浅谈《美育》
刚看到《美育》这本书的名字时,我原以为是一本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很强实践性指导的书。翻开细读,一时间有点消化不了。还在微信群和朋友开玩笑说,大概是老师当久了,自己的智商、情商也停留在小学生水平了吧。书一页页慢慢翻着,逐渐看到了一个个曾经熟悉的名字:柏拉图,孔子,康德,席勒,弗洛伊德......一天天普通而又忙碌的生活,让我慢慢遗忘了这些名字,慢慢忘记那些属于他们的故事,现在这本书,是一个契机,让我重新捡起“美”。
自认为是个审美水平不咋样的语文老师,最强的是能发现点文字里的美,让我现场看到大师的绘画雕塑等作品,大概也只能附和一声:“嗯,真好看呀!”这个假期里,天天接送孩子上暑期班,孩子的兴趣班也大都和艺术有关,这或许也是为了弥补自己儿时在艺术培养方面的欠缺。
我不知道每个人的审美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当然也可能是有机的结合,这不可一概而论。最近电视剧《三十而已》被热评,记得里面有这样的一个情节:顾佳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吐槽王太太分不清莫奈和梵高。原来人不是有了钱,见识就会跟着上升。我突然想起来自己也是在女儿学画画以后听了老师提了一嘴,才对这些大师们有了些许的认识,或许我还不如那王太太呢!
人类的历史过于宏大,我们当然不可能无所不知,但是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如果你是个对“美”一无所知的“班主任”,我觉得这应该算是失职吧。记得书中摘录了丹纳《艺术哲学》中的一段文字,告诉我们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我常想,文学也好,艺术也好,都无法脱离时代,单独来看。一个人也好,一个群体也罢,他曾经历过什么,或多或少会体现在自己的作品里,甚至形成一种个人风格,或时代风格。
亚里士多德是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思想的第一人,美育看起来排在最后的位置,也常被教育工作者忽略,谈到这,我情不自禁想起去年教过的一位学生,一个忽闪着灵动大眼睛的女孩。开学没多久,她就送给我一幅自己画的线描画。仔细看应该是没有使用铅笔,直接用黑色水笔画出来的,构图自是无话可说,比较令人惊讶的是画的功夫。一支小小的水笔,千条万条的小线条,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的耐心创作,才诞生了这样一份高大上的“礼物”。所以,我想这个女孩虽然现在她在学习方面并未很突出,我相信她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未来,她的那种耐心、韧劲,那种对艺术的感受,让我从一个平平凡凡的女孩身上看到了耀眼的闪光点。很多孩子从小喜欢在画纸上甚至墙壁上涂涂画画,却被“权威”的大人们一再制止。在美的范畴内,每个孩子都曾是“想象力的天才”,我想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应该正确地引导他们,而不是以一贯传统的“磨灭式”方法让本来很有艺术天分的孩子泯然众人矣。
当然,为了补足自己的欠缺,我还行云流水地浏览了蒋勋的《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毕加索等等,这些为我熟知却并未深入了解过的大师们,趁着这一股热劲,我和他们有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我家的客厅里挂着梵高的《向日葵》,那种热烈的画风,颜色的碰撞,让我很想去了解梵高这个人。之前只零星记得他是个艺术界的怪才,原来他是因为厌弃巴黎艺术圈的喧嚣与压抑,在阿尔离群索居才找到新的生命,怪不得那《向日葵》如火焰般晃动,那么炽热,灼烧人心。但他的后半生却是苦闷的,他用精神苦难结晶的杰作给人以安慰,舒缓了后世千千万万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对于孩子而言,生命才刚刚起步,面对未来未知的顺境也好,逆境也罢。希望他们都能在前人的美学作品中找到慰藉自己的“良药”。
读书使我快乐,读自己不擅长的书使我充实,这次跨领域的阅读真是收获满满,这个世界的知识更新太迅速了,但历史的沉淀使我们更能看清未来的道路,每一次暑期的阅读使心灵沉静,我想说因为“美”,我们就可以继续前进。
邹丽2020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