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取向的STEM教学策略————以《小小设计师:做架子》教学为例 2023-09-29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项目学习取向的STEM教学策略

————以《小小设计师:做架子》教学为例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季荣臻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 称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特 点,体会科学、技术、工程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这与 2017 年版课程标准倡导的 STEM 一脉相承。STEM 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 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项目学习取向的STEM教学的特征

科学课程中的STEM以项目学习为主要方式,项 目取向的 STEM 教学体现出高度融合、立足实践、问 题解决、指向创造、注重设计等特征,转变了学生的 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从而提升 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STEM 视野下的课堂教学会呈现出更加丰富的 教学样态,更加凸显工程实践思想的项目学习,这 有别于科学探究取向的课堂教学。科学探究与工 程实践在内涵、目的、过程等方面各有不同的侧重 点(见表 1)。不同于科学探究,工程实践要求学生 确定问题,明确需求,学习相关背景知识;头脑风 暴后根据限制条件权衡利弊,提出设想、制定方 案;制作小样、反思评估,再改进并重新设计制作, 最后成果发布与分享。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 中,会有新的发现、新的问题,进而展开新的研究, 这些都聚焦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实践,突出了项目 学习的本质内涵。

二、项目学习取向的STEM教学策略

在设计、执教 STEM 课《小小设计师:做架子》 时,我们尝试把握 STEM 教学特征,并在教学策略上加以体现。

1.问题聚焦:基于真实情境的展现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视频:学生写作业 时,书本不稳定,容易自动翻过去,因此学生将手、笔 袋等压在书本上) 这位同学写作业时,遇到了什么 问题?你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生:拿物体压住书。

生:让书立在那里。

生:用物体压住页面。

生:最好有个架子。

师:为什么要这么做?

生:这样看书很方便。

生:如果用手压着书,这样写字的姿势不对,写 出来的字会很难看。

师:这些方法都是为了方便阅读。让书立在那 里的方法不好,书上的内容看不清楚,必须趴着才能 勉强看到书上的内容。刚才有同学说到架子,老师 这里有些架子的图片(平板电脑架子、餐具架、谱 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出示各种支架。)

师:如果离开那些架子,你觉得会怎样?

生:如果没有平板电脑的架子,我看平板上的学 习内容就只能用两个手捧着,这时一边看一边做记 录就很不方便了。

生:我是吹长笛的,这种谱架用起来非常方便, 它能够按照我的身高调节高度,书谱放在上面的板 上还能用旁边的夹子夹起来,这样即使有一阵风吹 来,书谱也不会飘起来。

师:看来,架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 的角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3D打印笔来设计并 制作一个给我们带来方便的架子。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书本如 何固定的问题,有效调动了学生要做一个固定书本 的架子的需求。这样的学习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机或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由此联系生活中 关于固定书本的不同情境,明确不同需求,对问题进 行反复描述,直到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进行方 案的制定、分析和优化。整堂课的活动具有极强的 计划性,学生清楚课堂上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活动中自己要做什么。此时的“做架子”不再是简单地动 手做,而是一种基于技术的设计与实践融合的深度 学习活动。

2.工程设计:基于问题解决的思路

师:你们都准备做什么架子?为什么?

生:我想做一个专门放红领巾的架子,每天回家 就把红领巾放在架子上,架子放在大门旁,这样每天 出门我就能看到架子上的红领巾,再也不会忘记戴 红领巾。

生:我想做一个谱架,虽然刚才看的谱架用起来 很方便,但是我觉得黑乎乎的不好看,我想设计一个 用起来很方便同时又很好看的谱架。

师:请大家小组讨论,依据你们的观察来确定制 作目标,这节课一个小组做同一个主题的架子。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师:看来集体的智慧果然强大。同学们有了更 多较成熟的想法,我们的学习就是需要这样的思考 与交流。要设计制作一个架子,你们觉得要考虑哪 些问题呢?

生:要考虑力学知识,比如怎样让架子更加牢 固;要考虑技术上的问题,比如如何拼接等。

生:还要从工程设计的角度综合思考。

生:要从数学方面的知识思考,比如各部分尺寸 的设计等。

师:大家考虑得很全面,同时要注意设计时有一 定的条件限制(出示任务表中的相关设计要求),下 面请同学进行设计,用3D打印笔将你们的创意“画” 出来。 (学生分组进行设计。)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工程活动的本质是创造 人工实体,设计与物化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引导学 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处理工程问题的规范 性、解决方案的多样性,以及根据反馈迭代改进作品 的必要性。显然,本课中,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让学 生体验工程设计的过程上。教师指导学生从定义问 题到聚焦任务,逐渐明确架子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多 媒体数字化手段初步建模,展现设计思路,并在与他 人的分享中发现不足,不断改进完善设计方案。学 生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知识运用到具体 的设计、制作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目标明确, 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设计属于自己的(或满足某一 特定对象需求的)产品,并不断优化设计方案。这里的限制条件可能是材料、3D打印技术、尺寸等,这正 是工程设计的显著特征之一,即工程设计受到规格 和条件的限制。

3.主动建构:基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师:同学们设计得都很认真,谁愿意把你们小组 的创意或者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 (教师投屏介绍几组学生的设计图。) 师:你觉得这些小组的设计怎么样?

生:第 1 小组的谱架我觉得已经比我们看到的 谱架好看多了,他们把谱架上的夹子设计成了一个 个蝴蝶,真生动。

生:我有个疑问,他们的架子上半部分看起来非 常大,而支撑的杆子很细,这样会不会重心不稳?我 觉得能不能减轻上半部分“托板”的重量,这样不仅 谱架会更稳,而且还能节省材料。

生:我觉得这个谱架的下面三个支撑脚还可以 做成像吸盘一样,这样谱架的上面即使重一点,谱架 也会很稳定。

师:你关注了功能,这也是我们产品是否合格的 第一要素。其他组呢?

生:我觉得第 2组设计的铅笔架太大了,应该把 铅笔架的长度和宽度与我们的文具盒配套起来,这 样就能直接放到文具盒里面了。

生:我觉得第 3 组设计的书架要加一个强力弹 簧,因为有些书很厚,如果没有强力弹簧的话,根本 不能让书保持打开的状态。

生:他们组设计的这个架子如果挂在门上,这个 突起的东西正好可以碰到我们的头,如果一不小心 我们走过去撞到眼睛就不好了。

师:同学们的眼光都很独到,设计的产品有实用 性、安全性、美观性。为了作品更加完美,我们再把 自己的设计稿完善一下吧。 (学生小组修改、完善作品。)

师:同学们,接下来就是见证精彩的时刻。哪个 小组先来展示作品? (小组展示、交流、评价。) 师:大家觉得这个作品怎么样? (教师出示并介绍分类评价标准。A 类是符合 要求的作品,说明架子的设计功能完全可以实现,了不起;如果再注重美观的话,相信这个产品会受欢迎 的。B类是未完成的作品,有的小组还没有完成,不要紧,爱迪生发明电灯都经历了好几百次失败,我们才试了几次,多做几次一定能做好。C 类是不符合 要求的作品,这个架子在功能上还有欠缺的地方,说 明我们的设计需要调整。小组内再讨论一下,看看 如何进一步改进设计,相信下一次会更好。)

设计意图: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参与者也 是设计者,体验了设计、分享、交流的乐趣。这种积 极情感是在融合学习中不断提升思维和能力所带来 的独特体验,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了充分激发与展 现。课堂上,教师只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空,他们的 想象空间就会非常大。虽然学生的设计往往会有些 稚嫩,但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了极 大的发展。学生积极调动原有经验并不断产生新的 经验,在建构中学习。

4.有效互动:基于教师角色的定位

整节课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课堂 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处处体现着对这种角色定位的理 解。例如:你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是怎么解决 的?你准备做什么架子?为什么要做?谁愿意把你 们小组的创意或者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觉得这 个小组的设计怎么样?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 会逐渐形成学习共同体,打破学科界限,展现出积极 的思维与情感,这样的课堂真正实现了从“教师让我 做”到“我想这样做”的转变。教师在数字化、融合性 课堂的学习空间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坐标,即关注 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儿童学习服务。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提供更多的小 组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设计思维 更多地可视、可感,这样,学生的 STEM 学习和体验 会更深入,收获会更大。

STEM是教育理念,也是学习方式,强调科学、技 术、工程、数学等学科思想的高度融合,而基于项目 或者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是有效载体,能有效促进 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显然,这样的融合课程不是 一节课所能全部体现的,需要学校和教师系列化、整 体化、系统化地规划设计与组织实施。


参考文献

[1]夏雪梅 . 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 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胡佳怡 .项目化学习中“教”与“学”的本质[J].基础教育参 考,2019(2).


点评:本文季老师针对STEM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具体做法进行的案例式剖析,示范性较强。深入浅出理清了STEM教学目的是学生学习方法、能力、态度的综合锻炼和全面提升。STEM学习是在基于真实问题情境开展的,指向解决实际问题的;用工程设计思路去尝试和探索的,聚焦可行性设计和调试的;培育主动建构的思维能力;教师的角色定位去转变学生的角色定位和能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