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宇名师工作室成员周莉萍《唤醒心中的巨人》 2022-04-12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唤醒心中的巨人

——基于挖掘学生成长内驱力的几点思考

敔山湾实验学校       周莉萍

【摘要】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以“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巨人为主线,从抓住教育契机,拉近心理距离;完善沟通技巧,优化语言表达;巧借主题班会,纠正认知偏差这三个方面,针对学生“自信心、自觉性、自控力缺失”的问题,通过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教育方法,列举了一些班主任工作中的教育实例,开辟出了一条 “唤醒”学生自信心、自觉性、自控力的幽径,以挖掘出学生隐藏在内心的自助潜力,激发出学生的自我成长的内驱力。

【关键词】唤醒;契机;沟通;班会

西方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目的就是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从生命深处唤醒被教育者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美国作家,世界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说:“生活中最令人痛心的是听到有人说,我要是能像别人那样能走、能跑、能跳、能唱、能舞、能思考、能集中精力等就好了。那意思其实就是说,如果我能有别人那样的能力,有什么我干不了的呢?朋友,如果你没有使用你自己的能力的话,借助别人的力量你连棉桃都摘不了。你简直是在拿自己开玩笑。生活会告诉你,你越使用自己的才能,它越源源不断;越是不用,越会枯竭。” 每一个学生都发展中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人,每一个学生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巨人。“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教育亦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解放学生自身成长的力量,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巨人,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觉醒,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的生命的成长。笔者尝试从“抓住教育契机”“完善沟通技巧”“巧借主题班会”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抓住教育契机,拉近心理距离

“孩子,不是你不能学好,而是我还没有找到教好你的方法。”这是著名班主任万玮老师的教育工作信条。每一个让我们头疼的熊孩子背后,一定存在着转化的教育契机。学生的成长是一道最美好的风景,试着用欣赏的眼光看她,无论是优秀还是平凡,无论是完美还是遗憾,都是生命的奇迹。

1.一把木剑“走天下”

小姜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子,黑黑瘦瘦,个子不高,坐在教室的第一排。每次语文考试,小姜的作文都只能写满三四行。一日,小姜在随笔中写到一把木剑,说这是他爷爷给他做的,是他童年回忆。我想,机会到了。于是我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一批随笔写的好的同学,其中就有小姜。我是这样说的:小姜同学这次的随笔,选点精妙,他借助一把“木剑”,写出了自己对爷爷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坐在第一排的小姜,第一次因为作文而被表扬,眼神中闪烁着惊讶、惊喜的表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教师,我努力成为小姜的重要他人。重要他人,从心里学生讲,是指一个人心里和人格形成过程中,起到巨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面对小姜,理解他、靠近他,倾听他的心声,才能成为他的重要他人,进而才能影响他,对他提出希望和要求。

自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小姜的随笔都是有关“木剑”的故事。小姜通过写木剑学会了多角度的描写,通过木剑学会了表达情感。文字尽管比较稚嫩,但是,他的作文再也不会无话可写了,小姜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上课开始举手发言,更可喜的是,每一次布置的名著阅读,他都能认真完成。他告诉我,他要在阅读中学习语言描写。一把木剑,就是一次教育契机;一把木剑,打开了小姜的内心世界;一把木剑,激发了小姜的学习热情;一把木剑,树立小姜的学习信心。也许,小姜目前还不能成为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孩子,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以后的路还很长,只要有了学习的信心和热情,美好的结果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2.一个角色“拾信心”

小王,人高马大,略有些肥胖,学习上也缺乏主动性,在班级没有存在感。可是,一到公众场合,便会胆怯、不自信。一次班级举办《西游记》分组表演活动,因为其身材高大,长相憨厚,被推选出演猪八戒这个角色。我找来小王谈话,小王唯唯诺诺地神情告诉我他的紧张和害怕。我想,这一次表演,就是突破他胆怯、没有自信的契机。我找来小王,给他打气,告诉他,强壮的身型特别符合猪八戒这个角色,到时候表演时只要声音洪亮就可以了。比赛那天,小王穿上了猪八戒的服装,还带了一个白馒头作为道具,活脱脱一个猪八戒的模样。比赛时,尽管声音有一点发抖,但是我知道,小王已经尽力喊出台词了。大家都为他的精彩而鼓掌,最后投票推选参加年级组表演名单时,投他演“猪八戒”的票数最多。小王在经历了班级表演、年级表演、全校文艺汇演到最后参加市级比赛之后,变得越来越自信了。小王不仅把“猪八戒”这个角色演活了,还让自己的做事变得更主动更积极了。小王从一个不敢在公众场合开口说话的隐形学生,慢慢转变为了一个敢自信表达的学生。每当看到他能在上课举手发言或者在课间和学生侃侃而谈的场景,我都会在心里默默为他高兴。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学生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天赋,作为老师,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来束缚学生,而是要当学生的“放大镜”,放大学生的特点,创造条件,让特点变为优点,激发其潜能,促进其发展。小王属于隐形的学生这一类,他既没有出类拔萃的天赋,也没有犯错误的勇气,他不受关注,不受重视,永远默默无闻待在老师和同学阳光播撒不到的角落。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所以也不可避免地变得消极被动。对于小王的安静,教师应该回报以关爱,找寻激发他热情的契机,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发现自己的优秀。

二、完善沟通技巧,优化语言表达

好的关系便会产生好的教育。“花若盛开,蝴蝶自来”,这是对“吸引力”的形象的解释。怎样让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吸引力,达到同频共振呢?这就需要巧妙的沟通。巧妙的沟通并不是凭运气凭灵感,而是有章法可循的。和学生沟通时,我主要采取两个沟通模式,一是“谈情说爱”再“讲理”,二是不用“但是”用“如果”。我以前文中提到的小姜、小王为例进行阐述。

1.“谈情说爱”再“讲理”

每一个糟糕的表象的背后,都有一个无奈无助的缘由。上文提到的小姜,是任课老师们眼中公认的“后进生”,老实本分却又自卑懒惰。自卑和颓废的心理状态阻碍着小姜的进一步成长。他这样的孩子如果长期经历失败和打击,就会丧失了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漩涡。小姜上课常常打瞌睡、作业常常空着不做。初一第一次语文检测,小姜的作文只写了三行,而且字写得歪歪扭扭,无比难看。于是我找来家长,交谈中了解到,原来小姜曾是留守儿童,从小就跟老家乡下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直到今年孩子要上初一,夫妻俩才决定把孩子接过来,上了现在这所初中。我猛然意识到,不能把小姜的成绩落后归咎于孩子的学习态度差。孩子曾经的学习经历是现在学习难以提高的硬伤。

事后,我让小姜拿着语文试卷来找我,眼神低垂着。看着那歪歪扭扭的三行文字,我说:“考这么差,我也知道你很难过。老师也很难过。你以后在学习上有任何的困惑,老师都希望你能来找我。(谈情)我知道,你其实是一个很要好的孩子,你只是不知道怎么努力才有效果。老师很关心你,老师也希望你能改变。(说爱)这次的作文,你只写了三行,确实写得很不好。不过,你选择的“木剑”的角度很好,一些大作家都是借助某一个物来抒发情感的。爷爷给你做的这把木剑对你来说一定很珍贵。既然木剑很珍贵,那你就要好好观察它,描写它。(讲理)你能不能把爷爷给你做的“木剑”的颜色,形态等描写一下呀。下次的随笔继续写“木剑”,在这次作文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描写,可以吗?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找老师,老师愿意帮助你。”

这之后的很多次,小姜写的作文都会主动拿给我面批。每次我都会借着批改随笔的机会,跟他聊一聊。小姜慢慢开始不再那么害怕、胆怯了。他会跟我讲一些曾经和爷爷奶奶相处的事情,也会说一说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小姜来说,给予情感的关注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只有情感产生了连接,好好写作文的道理才能够顺畅的传达,认真把作文写好的想法才能落实到行动中。

2.不用“但是”用“如果”

赏识,只有被接受者认为有价值,才能发挥作用。上文中提到的小王,是一个胖胖的男孩子。平时不爱说话,在班级里也没有存在感。学生的改变的愿望,需要教师用巧妙的方式进行激发。很多老师认为,表扬、赞赏便是很好的激发。但表扬往往并不一定是时时管用,有时甚至是一种伤害。因为,我们往往会在表扬之后,跟上一句“但是”。学生都非常清楚,“但是”后面,才是重点,而前面的表扬不过老师的虚情假意罢了。

我说:“小王,我看到你在被组员选出扮演猪八戒的时候,很为难,是这样的吗?(看到具体的事件和行为)我认为你是能够胜任这次演出的,我很看好你,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王小声说:“我长得胖。”我说:“不是胖,是强壮。”(扬长避短)很多不自信的孩子其实是在内心深处对自己不认可,和这样的学生沟通时,要关注一些看似缺点的特点转化为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力量,然后才能给出一些成长建议。我继续说:“强壮,才能经受住八十一难的考验,护送唐僧取得真经。同学们都选你,说明大家都认为你可以演好这个角色。猪八戒是一个可爱、善良的角色,你在老师眼里也是一个可爱、善良的学生。无论是从外形上,还是从本性上,你都非常适合。”(给予信心)小王:“我害怕说不好台词。”我说:“你的声音确实有点小,你不是说不好,你缺乏的是勇气。这一次正好是锻炼勇气的机会,如果你能大声地把台词说出来,你就成功了。”(运用如果)如果老师能找到问题的关键,用“如果”的方式提出建议和表达期待,这样的沟通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我继续说:“如果你这一次演出成功了,你认为你需要做到哪几点?”(焦点解决)小王说:“声音洪亮。”我说:“对啦,你如果回家能模仿电视剧“真假美猴王”中猪八戒在边喊边找师傅的那一段,多练几遍,就一定没问题。”(运用如果)小王终于点了点头,决定试一试。

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最好的教育就是让每个人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小王最后参加市赛精彩的表现,让他告别了过去的“隐形人”人设,成为了一个自信积极的阳光少年。

三、巧借主题班会,纠正认知偏差

激情需要激发和唤醒,尤其需要集体氛围的感染。陆游曾说,写诗的功夫在诗外。主题班会,可以大面积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教师要讲的道理能够入脑入心;主题班会可以在班级里形成集体的共鸣,犹如一剂提神醒脑的良药,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在班级氛围中浸润,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我就已曾经上过的一节主题为“不畏手机遮望眼”的主题班会课为例,来进行阐述。

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发展,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迅速普及,并由此引发了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干扰课堂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加之青少年近视率的居高不下,使很多人将目光聚焦到手机上。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化正向引导,要求学校加强对中小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的教育引导工作,从而有效引导中小学生对智能手机的合理使用。在班级中,学生热聊的话题都是关于抖音、快手、手机游戏;而长时间沉迷手机导致孩子上课提不起精神,缺乏学习兴趣。本班会旨在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判断能力,让学生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唤醒他们对手机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他们对网络的“免疫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力求让学生意识到滥用手机的危害,进而使学生在使用手机的方式上从他律走向自律。

1.“信息茧房”知多少

主题班会中,通过刷手机为何会上瘾”的讨论,引出“信息茧房”效应。信息茧房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信息茧房”效应是指,人们往往只注意自己关注的或使自己愉悦的信息,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每天看到的信息全是自己感兴趣的,却忽略了更大的视野。通过比对“健康大脑”和“上瘾大脑”,让学生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进而从内心深处唤醒学生对使用手机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面对诱惑”亮行动

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懂得需要对手机进行时间管理、功能管理和空间管理。努力做一个能够严格把控使用时间,对手机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做一个学会筛选娱乐内容,对手机内容有选择、辨别能力的人;做一个能够挑选适宜使用地点,懂使用手机的分寸知和界限的人。让手机成为帮助我们飞向更远处、更高处的翅膀,而不是阻碍其眺望远方、飞往高处的捆绑。通过学习“希腊故事”来一起思考抗拒诱惑的对策。智勇双全的奥德修斯船长,让船员把自己紧紧地绑在桅杆上,让所有的船员用蜡封住耳朵,来抵御人面鸟身的海妖塞壬天籁般歌声的诱惑,避免了船只触礁沉没,避免了船员成为海妖的腹中餐的结局,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横渡海峡的任务。让学生在希腊故事中,找寻面对诱惑的办法,譬如请求大人监管、同学互相劝诫、寻找现实乐趣等,从而真正习得使用手机的能力和抗拒手机诱惑的办法。让学生懂得,只有学会自我控制,才能真正实现合理使用手机。

教育的核心就是唤醒——唤醒学生心中的巨人,唤醒的最好方式就是发现学生的内心需求、抓住转化学生的契机、认可学生自身的行为和具体表现,激发同频共振的集体共鸣。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的金矿,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挖掘,就会挖出令自己都感到惊讶不已的宝藏;每一个平凡普通的学生心里都隐藏着一个潜力无限的巨人,只要教师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有慧心,就会遇见一个个妙趣横生、散发光彩的生命奇迹。

【参考文献】

[1] 万玮.遭遇问题学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2]李进成.班主任有效沟通的艺术与技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3]郑学志.初中主题班会设计技巧与优秀案例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4]徐群.唤醒灵魂 激励精神 浇灌生命 塑造人格 [J].教育艺术,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