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设疑提问,培养思维品质
□ 张铭芳
【摘 要】思维品质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做到课堂精准设疑提问,教师可以从“问在恰当处“”问在巧妙处“”问在适时处”这三个方面出发,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使英语课堂成为灵动、智慧的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精准设疑;思维品质
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言学习的基本任务,也是英语课堂不可或缺的要素。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推动思考,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工具。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究, 有了探究才会有创新和发展。因此,课堂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很多小学英语的课堂中,教师提问比较随意,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不是很强。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一、问在恰当处,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指思维活动遵循逻辑的方法和规律,按照逻辑的程序进行。无论是思维的过程, 还是思维的形式、方法,总要有根有据,条理分明, 层次清晰,前后连贯一致。恰到好处的提问,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厘清思路,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必须把握好提问的难度、频率及程度。
(一)难度恰当,跳一跳,能摘桃
教师的提问要精准,把握好难易度,所提的问
题应处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里,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首先,教师应该少问一些可有可无的问题。比如“是不是?对不对?懂了没?”等,多问一些难度正好,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如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恰如其分的提问,帮学生复习旧知;可以根据课文插图提问,让学生猜测将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帮助学生厘清思路,理解教材内容。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 B Read and write 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后,出示图1,并给出问题:What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 情境图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他们纷纷给出答案:I see Wu Yifan, he is looking for his cap. / I see a dog. It has a
cap. It’s Wu Yifan’s. / I see Yifan’s parents. They are saying“Hello”to Max. 在观察和描述图片的过程中,学生弄清了图片的逻辑顺序,也基本理解了图意。此外,教师课堂问题的设计还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学生理解图意后,教师告诉学生这个故事发生在以前,请学生用过去式说一说How did Wu Yifan meet Max?有了前面问题的铺垫,学生就能有条理地回答此问题了。
图1
(二)频度恰当,循着问题厘清思路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把握好提问的频度。教师提问过多,会让学生疲于应付,他们忙着寻找信息,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直被教师牵着走。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学习状态, 他们的思维活动就会受阻,学习兴趣必然减退。仍以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 B Read and write 的教学为例,根据教材上的日记,某教师在上课时一共出示了 12 个问题 ,如“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What did they do in the morning? /
How many people were on the bike?/ Where was Max?/ Was that fun?/ What did they do in this after-
noon?”等等。学生一直在被教师提问,他们的思维
活动受教师的限制,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提问的频度,既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又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空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厘清所学的内容。
二、问在巧妙处,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学生需要学会去伪存真,学会好中选优,学会思考,学会判断。批判性思维是核心,是社会人的必备能力。但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普遍不够重视。其实,只要教师有意识,肯钻研,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可以通过提问加以利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一)善发现,敢质疑
问题是思维的触发点。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要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进而分析、解决问题。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对同学、老师甚至是教材的观点、看法进行质疑。如人教版 六 年 级 下 册 Unit 3 Where did you go? B Read and write 一课,学生观察情境图回答完How did Wu Yi- fan meet Max? 的问题后,教师抛出了问题 What will happen next? 学生 1 答:“Wu Yifan took the dog home and they became good friends.”学生2 答: “Wu Yifan couldn’t take the dog home. He should find the loser. ”教师继续提问:“Then who is right? Why?”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This dog was fat and clean. It had his own home.”有的说:“It be- came Yifan’s dog. I knew from the diary.”还有的说: “Maybe Wu Yifan couldn’t find the loser. So he gave the dog a family.”“We should change the picture of the dog. Make it thinner and dirty.”一个问题,引出 了学生的各种看法,还有甚者认为教材插图应该修 改。可见,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课堂提问中得到了 激活。
(二)有意识,会提问
课堂上,更多的情况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淡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思维的动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可以从基础问题开始,再慢慢引导其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Unit 3 Where did you go? B Let’s talk 一课,学生初步听读对话后,教师给出特殊疑问词“what/ how/ where/ who”等让学生自问自答。因为有A 部分对话的铺垫,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完成该环节。在熟悉对话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对话的插图进行提问。虽然难度增加了,但有教师的引导与提示,学生十分乐意去尝试。针对教材插图上的Day 1,学生提出以下问题:What did they do on Day 1? Where does Amy live? Is Beijing far from Sanya? How long did it take from Beijing to Sanya?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开动脑筋,组建问句,既活跃了思维,也提高了语言的综合运用水平。
(三)会思考,敢评论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要抓住批判性思维的特点与本质,以问题为抓手,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潜质和特点,给他们创造参与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思维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多提类似的问题: Why do you think so? How do you know that? Do
you think it’s a good idea? Why?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在交流辩论中否定或认可别人的见解。问题是学生思考的动力,也是引导学生思考判断的手段。比如,学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Unit 4 When is Easter?之后,教师针对现在反对中国人过圣诞节的现象,提出“Do you think it’s a good idea? Why?”虽然很多学生无法全部用英语来回答,但教师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并努力去探寻问题的答案,这也达到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三、问在适时处,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创新思维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和方法。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准提问或者追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其学以致用,尽可能地达到深度学习。
(一)适时想象开思路
任何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想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如学生在学完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Unit 4 Then and now B Let’s talk 的对话后,教师让其说说自己身上发生过的变化。学生有对话的铺垫和句型支架的依托,能回答得很顺畅。之后,教师又抛出另一问题:How about 20 years later? 并 给 出 支 架 “... will (be) / can...”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适时的提问,让原本即将结束的课堂又有了新的高潮。“I will be fatter and taller. I will be a math teacher. I can drive a
plane. I will have a big house.”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地勾勒出20 年后自己的样子。课堂
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口语表达能力得以提升。
(二)适时联系接话题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所学与其生活联系起来,即让知识来源于课堂,又能运用于生活。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Read and write 一课,教师根据日记内容提问:Why did they stay in the hotel?等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抛出另一问题:If your mother doesn’t feel well at home, what will you do for her?学生回想生活中的类似情景,想象自己的做法:I will cook for her. / I will ask my father to take her to the hospital. / I will
look it in the Internet and do something good for her.
/ I will do some housework for her / ...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所见所闻来回答教师的问题。在这样的言语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语言的运用,也得到了关爱亲人的情感认同。
(三)适时追问深度学
英语教材中有很多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深刻含义的内容。教师需要创新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对这一类内容展开深层思考,让其在追问中达到深度学习,培养思维的创新性。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Unit 1 How tall are you? B Read and write 一课,学生阅读并初步理解短文之后,教师抛出问题:Do you agree with Old Tree? Why? 学生各抒己见。虽然学生用中英文夹杂着表述,但其情绪高昂,思维活跃。接着教师给出自己的看法:My answer is no and yes. 学生惊讶,连忙追问Why。教师给出答案: If I’m a science teacher, I don’t agree with Old Tree. Little Duck’s shadow is taller not because he is grow- ing taller, but because the sun is going down. If I’m
a mother / father, I agree with Old Tree. Because I want Little Duck to be happy. He is growing taller. 学
生很是信服。教师最后又追问:But why does Old
Tree answer like that? 学生又开始思考,并纷纷给出
(下接第23 页)
领进行指导的过程。教师将实践指导要领及步骤进行简化,创编成简短而富有韵律的同步歌谣,使学生便于吟诵、便于记忆,更便于清晰落实和训练巩固,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 课《干点家
务活》一课中,有个学习叠上衣的活动,虽然教材给
出了图示和简短的口诀,但其过程缺乏连续性且只针对汗衫,一年级学生很难根据图片学会外套、衬
衫等上衣的叠法(图6)。
图6 《干点家务活》
于是,教师创编了有关叠上衣流程和技巧的同
步歌谣,结合演示视频,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模仿视频进行练习,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一技能。
。
。
。
。
对于一些平时较难的实践活动,利用歌谣进行概括指导,会变得趣味横生又容易操作。在课堂上,这些朗朗上口的歌谣只是方法指导的开始。当学生回归生活后,这些歌谣就会成为生活实践的指
南,在一次次指导提示中强化学生的生活技能,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指导学生生活的现实意义。
学生与同步歌谣的快乐对话是一种真实、真诚、真切的交流。教师只有从生本出发,巧妙应用同步歌谣,学生才能更积极、更主动、更生动、更活泼地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生活的质量, 真正实现课程所倡导的“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参考文献:
[1] 于虹.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 名师在线,2018(31).
[2] 梁宇宁.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8(29).
[3] 刘建效. 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思考[J]. 人民教育,2003(19).
[4] 李敏.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变”与“不变”[J].中国德育,2018(16).
[5] 李鲜艳.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7.
[6] 葛松梅. 关注细节,使思想品德课程更具有“品德味”[J]. 学周刊,2011(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教师进修学校 315511)
(上接第40 页)
答案 :He wants Little Duck to grow up fast. / He
loves little duck very much. / Old Tree is very old, he wants to see a Big Duck. 在不断的追问中,学生大
胆思考,说出自己的看法,深入学习,提升了思维的
创造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原动力,精准设疑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学生
将思维与语言有机结合,让学习朝纵深处发展。当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精准设疑提问,在很多情况下是多种思维共同参与的。只要教师能合理、精准地利用好课堂提问,必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浙江省桐乡市虎啸中心小学 31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