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好,并不是说给孩子无穷无尽的东西,而是给孩子一个储钱的习惯,让孩子进人社会后有独立的经济意识和一定的经济实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颖颖今年 6岁了,正在上幼儿园。颖颖妈妈说,当孩子还在牙牙学语时,就对货币——商品交易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继“爸爸”“妈妈”之后,颖颖学会的第三个词就是“钱”。颖颖 4岁时,花钱的兴趣 “日益浓厚”,不管是大超市还是路边小店,只要她认为是能够买得到好东西的地方,总要拉着爸爸妈妈进去,非要带回点东西才肯罢休。为此,颖颖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批评、教育、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收效甚微。
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经常缠着父母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零食,一旦不能得逞就嚎啕大哭,搞得家长非常难堪。家长在难堪的同时,也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甘苦。其实,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在孩子,而是家长没有从小帮助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只有从小就教会孩子把一角一元储蓄起来,孩子才能深刻地感受到金钱来之不易。这时候父母建议孩子用自己储蓄的钱去买一样东西,孩子就会像个小大人似地仔细衡量一番,这件东西该不该买,会不会一下子把“自己的钱”全花完。当孩子明白一样东西可能要花掉自己好几个月的储蓄时,自然会有所触动和顾忌,可能会放弃花费这笔钱的想法,也能深刻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挣钱的辛苦。因此,家长爱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好,并不是给孩子无穷无尽的东西,而是给孩子一个储钱的习惯,让孩子进人社会后有独立的经济意识和一定的经济实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星期天下午,爸爸在看电视,宇翔聚精会神地数着从储钱罐里倒出来的钱。突然,宇翔高兴地站起来告诉爸爸:“爸爸,我现在已经有220多块钱了。”爸爸笑着回应道:“儿子都成富翁了。”宇翔高兴地笑了,“我还要存更多的钱。”说起宇翔存钱的故事,里面还有一段小插曲呢。那还是宇翔刚读二年级不久,有一天,爸爸送宇翔到学校去,班主任老师向宇翔爸爸反映了一个情况,说宇翔最近天天买零食吃,而且经常发现他身上有小玩具。爸爸愕然了。因为家里从来不给宇翔零花钱,对宇翔的花钱要求,家里基本都能满足。那么孩子身上的钱是哪儿来的呢?经过一番盘问,宇翔终于承认,钱是从家里的储钱罐里拿的。每天早上,趁家人不注意时,拿上一两元钱到学校去。“家里好吃好玩的东西不是很多吗?为什么还要拿钱?”宇翔说:“班上许多孩子都有零花钱,都能随便买东西吃,所以很羡慕。再加上有些要好的同学总是请自己吃东西,不请别人吃,实在过不去。找爸爸妈妈要零花钱,估计通不过,看到家里有储钱罐,所以就拿了。”听到这里,爸爸感到了自己教育上的失误。宇翔本来是个好孩子,可现在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实在太多了,正无孔不入地引诱着宇翔做坏事。孩子年龄还小,怎能抵挡如此诱惑,想想大人,控制能力比孩子强多了,不是也有不少人因一时的糊涂而造成千古恨吗?宇翔爸爸想:如果把储钱罐藏起来,切断孩子的诱惑源,是不是孩子就能改正这个乱拿钱的坏毛病呢?回答是否定的。如果这样做,孩子是拿不到储存罐里的钱了,但外面的诱惑还在,最后有可能发展到偷家里的钱。看来,单纯地采用“堵”的办法,是行不通的。这样做的后果是逼出坏孩子。最好的方法还是应该让孩子自己从心里意识到这种做法不好,自己督促自己改正。经过一番讨论后,家里最终决定,充分相信孩子,把储钱罐交给宇翔自己管理,让宇翔做储钱罐的主人。于是,爸爸妈妈把宇翔喊来,共同商议零花钱一事。通过商议,全家决定每天给宇翔一元零花钱,由他自由支配,但宇翔也要答应父母一个条件——不能买小摊上的豆腐干、豆腐串之类的油炸食品吃,因为这些食品不卫生。如果发现一次,就扣除五天的零花钱作为处罚。宇翔点头同意了。爸爸妈妈开始按照要求给宇翔零花钱,宇翔也开始自己管理自己的零花钱了。可惜好景不长,没到半个月宇翔就违规了。班上同学告诉宇翔爸爸,宇翔又买了油炸豆腐吃。按照要求,爸爸妈妈停了宇翔五天的零花钱,算是给他的惩罚。也正是这次之后,宇翔再也没有买过那种不卫生的零食吃,真正做到了自己管理自己。几个月后,家里召开了一次关于零花钱的家庭会议,决定把宇翔的零花钱进一步放宽,由原来每天一元改为二元。除了继续坚持不能买不卫生的零食吃以外,又多了一项新的政策,如果今天宇翔省下一元的零花钱放进储钱罐,那么,父母就往储钱罐里放五毛钱作为奖励,每周兑现一次。储钱罐里的钱今后归宇翔自己支配。就这样,宇翔开始慢慢学着节省零花钱了,几个月后,就出现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
宇翔爸爸让孩子储蓄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攒钱”,而是用“储钱罐”这种快乐又贴近生活的方法,让孩子从小认识金钱并尝试学习理财的理念,这样的做法比许多空洞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一个小小的储蓄罐,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今后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本领。那么,如何使用储钱罐储蓄零花钱呢?
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的重要日子中,和孩子一起去挑选孩子喜欢的储钱罐,当作礼物送给孩子,让孩子重视自己选择的礼物。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戈弗雷在《钱不是长在树上的》一书中,建议父母最好给孩子买三个漂亮的储钱罐,第一个罐子里存进用于日常开销的钱;第二个罐子里存进将来某个时期购买较为贵重物品的钱;第三个罐子里的钱则长期存在家庭银行里。当孩子看到储钱罐里存有数目不菲的钱时,他会觉得很惊喜。当孩子用“自己攒的钱”买到自己想要玩具时,会比轻而易举地从父母处得来更加珍惜。当然,如果父母跟孩子一起做一个独特的储钱罐就更好了。妈妈的洗发香波用完了,洗干净,用美工刀将塑料瓶揭开,上半部分做成猪身,下半部做成猪屁股,接口部分修整齐点儿,在小猪背部的中间位置剪出一道口子作为投币口,供孩子投币使用。
有了储钱罐以后,还要教会孩子如何储钱。一开始指导孩子储钱时要让孩子尝到甜头,比如, 6岁大的孩子想买一件价格200元的模型汽车,父母可以告诉他:“只要你存了40元,我就出其他的160元。”孩子一听,有利可图,就乐意去尝试。如果父母告诉他各出一半钱,孩子一想要存那么多钱才可以买到模型汽车,有可能会放弃存钱的念头。等到孩子尝到甜头后,家长再根据平常的花销,计算出孩子每天可以节省多少钱,引导孩子将这些钱存起来,每隔一段时间父母检视一下孩子的财务状况,若孩子确实做到了,可以颁发一笔“量入为出”奖金,或是增加一点零用钱作为鼓励。
教会孩子储钱后,家长还要结合储钱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告诉孩子勤俭节约、积少成多的道理,帮助孩子合理消费,鼓励孩子用储钱罐里的钱向贫困家庭或灾区群众捐款,培养孩子的爱心和感恩心理。
如今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浸泡在商品经济的海洋中,他们必须要学会在这个海洋里游泳。开始时,父母应拉着他们的手慢慢地让他们感受海水的温度和深浅;等他们长大一些后,就应该给他们套上救生圈,让他们体会海浪的起伏和海水的滋味;再大一些,可以适当放手,让他们往深一点、远一点的地方游一游,这时他们可能会呛几口水,但最终一定能学会在海里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