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佳蕙老师的《认识克》教学设计 2020-10-20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数学 资源类别:教学设计 资源年级:三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认识克
一、教学内容
第五册第31-33页
二、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学习结果)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克”,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1.1通过掂一掂、称一秤、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概念。
1.2通过感受比1克轻的物品,比1克重的物品,加深对1克的认识。
2.在操作实践中,感受几克。
2.1认识用克作单位的盘秤,正确地读出秤面上的数据。
2.2在称一些常见物体的活动中,建立几克、几十克、几百克的质量观念。
3.会简单推理说明简单换算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4.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建立几克、几十克、几百克的质量概念。
四、教学准备
教师:两袋共重1千克的盐、2分、1角、1元的硬币、羽毛、尺子、小型电子秤。
学生:硬币(2分、1角和1元)、橡皮筋、树叶、水果等。
教 学 活 动 方 案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一、质疑导入,引入新课
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物品的质量单位千克,称出了1千克的大米(出示:1千克大米)你能说出一粒大米重多少吗?对于很轻的东西,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合不合适呢?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克”
(1)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来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板书:克g)
2.认识小型电子秤。
(1)介绍小型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1克到底有多重?我们可以先通过小型电子秤称出来。大家看这就是小型电子秤,使用非常简单,我们只要将要称的物体放在托盘上,电子显示屏就会显示出物体的重量。
(2)用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
分别称出2分、1角、1元硬币重量。再让学生分别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克”。
 3.体验“克”
(1)教师:1克很轻,大约是一枚2分钱重,那么黄豆大家见过吧!你感觉黄豆大不大?重量怎么样?那你估计下几粒黄豆的重量是1克?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称一称,看看是否接近1克。
(2)用手掂一掂:1克黄豆、一枚硬币、一根羽毛、一片树叶、一把尺子。
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轻?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比1克轻?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要用到“克”这个单位?举例说明。
(4)估一估
一本数学本大约有多少克?先让学生掂一掂,估计出数值,然后用电子秤称一称看看估得准不准。然后再让学生估一估文具盒的重量。(数学书约300克)
4.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1)观察一袋盐重多少,(500克)两袋盐呢?(1000克)
(2)用台秤称一称(师演示)把这两袋盐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问:这个台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看一看这两袋盐有多重?
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1千克=1000克   
小结: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注意读法:读作“1千克等于1000克”。
(3)口答单位换算

三、实际运用“克”
1.体会克的应用:想想做做1
(1)观察包装袋,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你还见过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单位的?有多少克?
2.感知物品的轻重,认识称:想想做做2
先出示一个桔子,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是多少克?一个哈密瓜呢?然后再让学生完成。
3.巩固千克和克的关系:想想做做4
单位换算: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每题是如何思考的。
4.解决实际问题:想想做做6
活动:“称一杯水的重量”
(1)观察“想想做做”第6题图,说一说“杯里的水有多少克?
(2)说一说:如果要称出一杯水有多重,该如何称的?
(3)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
用“千克”和“克”说一句话或讲一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