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认真阅读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一书之课题6:忽视“包含除”后患无穷,看完后发现有些习以为常的东西,在不经意间被打破、重组,有刚看时的困惑,有思考后的澄明,此时的心境,应合了王国维的那句话:“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一阶段如果按慧能禅法来理解,这就是把主观和客观对立起来了。我是我,山是山,水是水,山和水都是客观存在的风景,我则是那个站在山前水畔欣赏风景的人。这样一个场面,如果按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说法,就是“有我之境”。
对于除法,一向以来,我都习以为常地去教,从来没有去深思过教材中包含除与等分除孰轻孰重这一问题,哪怕是在前不久教《分数除法》这一单元时,虽然我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学生对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很容易从等分除方面来理解,但对于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学生无人能说,最后还是我牵强地从包含除的角度直接告诉学生,现在想来,张先生所说的“分数除法对包含除的需求特别强烈”,正是一语中的。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二阶段是指主观与客观的界限已经消弭不见了,山和水不再作为客观存在的风景而对立于我这个欣赏风景的人。按照王国维的说法,这就是“无我之境”。
看了课题6,让我重新来审视除法,重新来认识等分除和包含除这对孪生兄弟,终于对除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认识1: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忽视包含除的倾向。认识2:小学教学不能忽视包含除的教学价值。认识3:教学中要实现等分除与包含除的统一。认识4:用包含除可以来呈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推导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法则。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对等分除与包含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知道等分除是指知道总数和平均分的份数,用除法计算每份是多少。包含除是知道总数和每份数,用除法计算参与平均分的份数,即总数里含有多个份。
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在经历了上面两个阶段后,我慢慢开始达到第三个阶段,因为我心里知道,其实山不是山,水不是水,那才是“真谛”。当然,对于除法,在经历了包含除与等分除的辨析、比较、统一的一个深入的认识过程之后,我又回到除法本身来思考。什么是除法?除法的本质是什么?《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一书中指出:除法是平均分的数学化表示,除法的本质是平均分。既然除法本质是平均分,那么不管是包含除还是等分除,都属于除法,都应该具有除法的本质属性:平均分,那么,何不以平均分为主线,将包含除与等分除很好地合二为一呢?
事实上, 仔细推敲不难发现:“ 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也可以说成“15里面包含有3个几?”同理,“15里面 ( 包含 )有几个3?”不也就是“把 15平均分成几份, 每份是3” 吗 ?“ 平均”与“包含”在叙述上是相关的, 我认为可以统一用“平均分”来表述。如下图:
从这个角度上来思考的话,我觉得学生不需要理解哪些题是等分除,哪些题是包含除,只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能够力求在分物活动中,利用自己的策略实际进行操作,并在操作中感悟除法的含义。同时,教师不必对除法作如此细致的划分。因为除法就是分配东西,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除法时,我们不可能先在头脑里区分是等分除还是包含除,而是直接进入分配物体的计算。无论是等分除还是包含除,学生只要理解除法的意义:即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会用除法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即可。
下图呈现了学生学习除法的认知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说,学生不知道包含除还是等分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实物操作、表象操作和抽象操作,能够寻找到除法的意义,能够对除法的本质——平均分有深入地理解,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正确地运用除法来解决问题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