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治观念进阶培育的探究 2024-09-18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小学生法治观念进阶培育的探究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学习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基本的法律知识,要重视对青少年的法治观念的 培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的习惯。加强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对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全面加强依法 治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在青少年中开展法治观念的进阶培育,这是我们目前需要进一步 探索的问题。本文对小学生的法治观念的现状、进阶培育中的学段目标、培育的路径等展开探讨,目的在于让更 多的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起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法治观念 进阶培育

正文

一、小学生法治观念的现状

当前,在对小学生进行法治观念的培育中,存在 着以下问题:第一,小学生的年纪过小,他们的思想 还不够成熟,对他们而言,法治的学习与他们的日常 生活相隔遥远,尤其是对那些高度抽象的法律条文,他 们不能很好地理解。第二,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感知由无 意和情绪化逐步过渡为有意和有目的化,但总体而言, 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在记忆方面,通常 都使用了一种机械的方法来进行记忆;在思维方面,逻 辑性和思维水平不高,他们对事物的看法都较为直 观,同时,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概括能力也不强,在这 方面的学习会有一定的难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日益关注对小学生进行法 治教育,特别是从小学起,要加强法治观念的培育。 本着这样的精神,我们成立课题组,将小学生作为研 究的主体,将法治观念培育作为研究目标,探索怎样 进行进阶培育,以及对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 究,同时提出更有效的培育策略和方法

课题组对小学生的法治观念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开展。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案 制订,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法治教育的内容层面, 主要包括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公德意识等。二是教 育开展的方式层面,主要从“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生 活”和“课外生活”三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调查问卷 以课程的整体架构为基础,并尽可能与各年级学生的 行为能力、现实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相联系, 并且在语言表达方面更加简单易懂。为了能够获得更 多的信息,并能够更好地进行单个项目的对比分析,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时候,我们还特别注重针对各个年 龄段的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 2. 问卷内容的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 调查,我们发现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整体效果显著, 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不过, 他们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提 高。法治教育要从小学生开始抓起,要从小培养学生 的法治观念。然而目前,人们对法治教育的关注不 够,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的法治意识比较滞后,还存在 着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出 解决的办法,让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小学生法治观念的主要表现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依据学生成长规律及其在社会生活中所参与和体验到 的法律规范的范畴,以及运用法律法规解决问题、积 极参与社会生活和民主管理的要求,分别对法治观念 在1~6年级的表现进行了描述,主要表现为:宪法法 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守法 用法意识和行为、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 就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宪法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法 律法规有一定的认知,明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有一定的认识,自觉遵守法规,培养良好的守法习惯,初步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三、小学生法治观念进阶培育中的学段目标

第一阶段:小学低年级是法治意识的启蒙教育阶 段。此时进阶培育中的学段目标为感知生活中的规则 意识、安全常识,掌握常用的求助信息。具体包括遵 守规则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爱护国旗国徽教育等内 容,目的是对学生的法治意识进行初步的培育,让他 们形成一种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为小学中高年级的 法治教育打下基础。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小学生守则》, 并引导学生逐条分析理解《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和 意义,还可以通过出示图片、列举事例来创设情境, 使《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与学校的校规和班级的具 体要求建立联系,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判断标准,养 成良好的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家 庭和社区的作用,通过学校集体活动、家长学校、社 区活动等多种途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助教师抓 好学生的日常规范教育。通过学习《中小学生守则》, 学生能够树立起规则意识,自觉维护学校秩序,从而 适应校园生活。

其次,班级可以开展“诚实守信”故事会,让学 生懂得做人要讲信用,不失信于人。例如,答应的事 情确实难以完成时,应该向别人说清楚理由,用真诚 的态度向别人表示抱歉;如果借用他人的东西,一定 要按时归还;不轻易许诺,只要做了承诺,就要说到 做到;少说多做,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如此可以引 导学生遵守承诺,诚实守信.

再次,学校德育处可以开展“唱响国歌 守护国 旗 致敬国徽”主题活动,向学生讲解悬挂国旗、佩 戴国徽和奏唱国歌的有关规定,并在每周一开展升旗 仪式,激发他们对国旗、国徽、国歌的热爱之情;还 可以通过播放新闻视频、讲解法律规定、联系生活实 际,让学生知道我国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歌法》等。如果不尊重、侮辱国旗、国徽、国歌,如 随意丢弃国旗,毁损和涂划国旗,就会触犯法律,并 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遇到侮辱国旗、国徽、国 歌以及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时,要态度坚决地抵 制,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尊严。教师要让学生知道爱 护国旗、国徽、国歌既是热爱祖国的表现,也是公民 的法定义务。

第二阶段:经过1—2年级法治教育主题的学习, 学生基本建立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在此基础上,中年 级进阶培育中的学段目标为:引导学生初步树立平等 意识,知道法律能够保护自己的生活。

3~4年级的法治教育主题着重引导学生了解规则 的制定以及生活中常用的法律,初步认识未成年人的 权利,辨别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形成初步的法律意 识、平等观念和公共安全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 治观念、责任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师可以结合 制定规则的案例或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规则是怎么来 的,并让学生在参与模拟制定规则的过程中,进一步 树立参与意识和规则意识.

首先,学校可以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全国消防日、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开展走进消防队、 警营等社会实践活动,并请法治副校长讲课,普及有 关生命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生活中常用的法 律。如此可以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懂得交通标志的含义并能够识别、运用

其次,德育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强化规则和安 全意识教育,如12岁以下的儿童不能骑自行车上马 路、自行车不能走机动车道、行人不能穿越高速公路 等。以此让学生了解有关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防 安全等方面的法律。

再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制订班规活动。 制订班规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过程。让 学生参与制订班规,不但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是 对学生权利的尊重;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平等意识并 遵守规则,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班规制订 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班级情况的变化,也会出现不 合理的部分,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班规进行修 74 教师 新 TeachersToday 订。不论是班规的制订或修订,都要遵循一定的程 序,让学生共同参与。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虚拟情 境,模拟制订规则,例如,模拟制订班级的推优规 则,或者围绕本地或社区所要解决的问题,模拟居委 会召开会议,制订相关规则。

第三阶段:小学高年级的法治教育是贯彻落实以 宪法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教育,强调国家意识和公 民意识的培养。进阶培育中的学段目标为:引导学生 了解宪法和民法典,形成初步的法治意识,树立权利 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形成守法意识,体会到法律在 个人和公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自觉守法、 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首先,学校可以结合“12·4”国家宪法日,组织学生学宪法、邀请法官讲宪法,可以通过浏览橱窗的 宣传资料、听新闻广播等活动拉近学生生活与宪法的 距离。

其次,德育处可以在宪法日,举办“宪法在我心 中”故事会等,让学生全方位、聚焦式地了解宪法内 容及精神。另外,德育处还可以普及一些针对儿童问 题的法律法规,例如,留守儿童成长问题,部分未成 年人离开义务教育体系而步入社会的问题等,让学生 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再次,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播放、身边案例回放、 情景模拟判断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对照自身的情 况,用证据和法律寻求帮助,维护自身权利,保护自 己和他人。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今日说法”“模拟 法庭”“法治小剧场”等活动,让他们对自己在生活 中

感受到、听到的典型事例进行交流分析,通过情境 创设和对生活事件的探究,使学生感受到每一件事情 的妥善处理都要合理合法,同时理解法律是社会生活 的基本规则,可以指引人们的行为,衡量人们行为的 对错,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人们的正常生活、 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四、小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路径

(一)构建体验课程,培养学习兴趣,提升法治认知

小学生学习的最大驱动力是学习兴趣,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法律知识枯燥无味,法律规定严谨、条文 化。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小故事、小游戏、儿歌、手 抄报、演讲等实现教学途径的多元化,以寓教于乐的 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 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法治认 知,培育法治观念和法律信仰。   

(二)创设生活情境,注重生活化教学,培养法治思维

课堂要源于生活,回归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非 常重视生活化教学。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警 察、律师、法官、维权者等角色,让学生体会到法律 就在身边,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由此使学生产生生 活上的迁移,引起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治知 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实 际生活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与现实生活割裂 开来,而是要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以学生身边 鲜活的事例为中心,让学生进行探讨,培养他们的法 治思维,引导他们学会用法治眼光看世界、想问题。

在网络与大数据并存的信息化社会中,仅仅依靠 教师的言语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可以利用 法治漫画、法治微视频、法治动画故事等多种媒体、 多形式教学,使教学对小学生产生吸引力,从而拓宽 学生的法治视野,强化实践应用在小学阶段进行法治观念的培育,不仅是国家基 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 课程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我们要激发学生积极参 与、深入体验的热情,并在实践经验的指导下,不断 探索新的法治教育路径,为培养出既具有道德情操、 又具备法治精神的合格小公民而不断努力。

 

 

批注

 

 

 

 

 

 

 

 

 

 

现状分析非常细致

 

 

 

 

 

 

 

问卷调查贴近学生真实学习现状。

 

 

 

 

 

 

 

 

 

 

 

 

 

 

 

 

 

 

 

从各个阶段多角度分析。

 

 

 

【推荐理由】:

 

这篇论文专注于小学生这一特定群体,探讨了他们在法治观念培育方面的现状和需求,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论文不仅分析了小学生法治观念的现状,还详细阐述了不同年级学生法治观念进阶培育的目标,为分阶段、系统化的教学提供了清晰的路径。论文提出了具体的培育路径和方法,如构建体验课程、创设生活情境、利用技术融合等,这些方法都强调了实践性和操作性,有助于教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论文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这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论文强调了法治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责任感的重要作用,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社会参与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