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中的思维》有感 2024-09-09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数学 资源类别:读书心得 资源年级:五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读《教育中的思维》有感

《教育中的思维:培养有智慧的儿童》是“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这一问题。我就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谈一谈体会。

李普曼认为,孩子们需要的并不是单纯灌输知识与传递信息的学校教育,这种索然无味的教育只是让学生获取信息,把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容器,无法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刺激,只会白白消耗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思维力,学校教育应该将发展学生的思维置于关键地位,主张让学生运用和发展自己的思维,成为更好的思考者和行动者。

2016年,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地位。经深入分析发现,核心素养理念和儿童哲学理论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儿童哲学理论重视发展学生的关怀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协作性思维,而核心素养理念也重视对学生的这些思维的培养,因此两者十分契合。

哲学思维的核心内容是辩证思维,数学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正是对辩证思维的应用。由此可见,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合理渗透哲学思想,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儿童哲学”视野下,探究性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数学教师的哲学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数学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方法理论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促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本身就与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数学教师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拓展和延伸,充分挖掘这些哲学元素,通过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及流向,进而明确知识的本质。这也是哲学思维的经典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叩问知识本质这一思维方式的运用,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李普曼强调,“人们一般认为,是思考引发了对话,而实际上,是对话引发了思考”。他认为,对话是探究的一种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促使他们进入对话、自我批评和自我纠正的过程,学生必须进行逻辑推理,才能跟上探究共同体的进展。

课堂上的对话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二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有意义的对话是促进学生思维成长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开放数学教学过程,这一要求有助于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单向传输知识的状况,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元、更具魅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自觉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我想,这就是李普曼提出组建哲学的探究共同体的意义,即让学生畅所欲言且言之有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而这也正是儿童哲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