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文章推荐《理念、策略与智慧:班主任如何撰写“育人故事”?》 2024-01-03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推荐理由:

班主任工作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串起来的,故事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班主任通过对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亲身经历的印象深刻的教育事件以故事形式进行叙述,从而揭示内隐于这些故事背后的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理念、原则、方法和技巧,这就是“育人故事”。讲好育人故事,是自我成长的沉淀过程,也是学习提升的过程。本文通过具体的育人故事进行分析,事例和理论结合,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如何撰写育人故事。

简评:

读完本文后,我不断反思我应该如何做?我想传达的是什么想法?我如何和学生产生共鸣?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育人故事不光光是一个故事的叙述,还能让我们学习不少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育策略,激发教育智慧,让我们注重个人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更坚定育人的教育理念,要做有温度的教育。


理念、策略与智慧:班主任如何撰写“育人故事”?

齐学红

育人故事作为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文本撰写上要求做到:以爱岗敬业、价值观教育、班级管理、师生沟通、家校共育等为切入点,讲述自身工作中的育人故事,结合新时期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新情况、新变化,彰显班主任人格魅力,体现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1]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面向学生个体或集体开展的教育,育人故事是将班主任的育人理念和方法策略以叙事的方式加以呈现,意在凸显班主任育人工作的情境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在细节处见精神;考察的是班主任对于自己育人过程和方法策略的批判反思意识,以及对于教育问题的敏感与觉察,不是成功经验的简单介绍。

为此,应增强班主任育人故事中的批判反思意识与能力,将育人故事的关注点从如何转化学生,转向对于自身育人理念与方法策略的教育觉察;在看见学生的同时,也要看见自己。

接下来,结合具体的育人故事案例,分别从育人理念、方法策略与教育智慧三个方面,对育人故事的撰写进行分析。

育人理念:唤醒心灵的艺术

在育人故事的写作与表达中,班主任通常会选取一些成功的教育案例,在追求结果的圆满中,往往忽略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对教育过程的批判与反思;育人故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思维定式:在内容层面,大多聚焦在“问题学生”或“学生问题”,很少指向自己的育人理念或方法策略。

例如,通常认为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异性交往问题、学习焦虑问题、手机成瘾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忽略了学生问题的发展性以及年龄阶段特征。

在问题归因上,缺少对于学生问题背后复杂的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深入分析;通常将学生问题简单粗暴地归结为家庭问题,认为“每一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很少指向对学校管理、班级育人环境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觉察。

由此,我将育人故事中一味关注转化改造“问题学生”的“成功”案例概括为“他向思维”,是指向学生问题,而不是对自己教育理念和方法策略的反思。

只有基于“我向思维”的班主任教育叙事,才能把批判反思的对象指向班主任的育人理念和方法策略,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好的育人故事一定来自真实的教育生活场景,是在解决真实教育问题中的智慧体现,进而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以及思想的启迪。

胡春美老师的育人故事《将沼泽变为池塘》,讲的是班主任从小璐同学总是不能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表现,敏锐地感受到学生家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家访过程中,班主任了解到学生面临的特殊生活环境和问题,从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到引导父母营造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再到引导学生学习与家人之间的有效沟通方式。班主任不是高高在上的先进教育理念的宣讲者,而是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其排忧解难,帮助其成为勇敢面对困难和问题的积极生活者。[2]

孙伟老师的育人故事《一碗鱼汤》,讲述的是宏志班班主任面对陷入网瘾厌学的小王同学,通过家访了解到她不幸的身世,在教育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允许其放弃学业的同时,给她一个缓冲期,让她体验打工的不易;在她重返校园后不断给予鼓励、支持和帮助。

小王同学最后顺利考上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一名宏志班的班主任。

育人故事是班主任工作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是班主任精神世界的叙事表达。

一个优秀班级一定是有故事的班级,而一位优秀班主任一定是有故事的班主任;育人故事集中体现了班主任的育人理念、工作策略与实践智慧。

而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便是走进了班主任与一群学生的精神世界,倾听他们之间的心灵碰撞与交流,感受班主任的用心、用情、用智,从中能够见证优秀班主任与学生一起成长的生命历程。

方法策略:因势利导的教育策略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结构变化,以及升学压力等因素引发的学生问题,如学习焦虑、心理问题等,在育人故事的写作与表达中,一方面,班主任通常会采取简单化、程式化的处理方法,如“个別谈话+家访+主题班会”的三段论式处理方式,故事结尾通常是“大团圆”的结局,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往往忽视了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在一味追求方法策略多样性的同时,很难聚焦某一具体方法的实际操作及教育细节,导致复杂问题的简单化处理。

育人故事通常采取的是案例研究的表达方式,写作格式一般包括“案例素描—分析原因—方法策略”等构成要素。

在案例素描部分,应尽可能详细地呈现案例学生(个体或集体)的背景性知识,以及班主任对学生的认识与了解过程,而不是心理学或医学诊断中的条目化罗列。

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的具体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群体特征以及个体差异性的了解越充分,对于学生问题的把握越准确,方法策略就越有效。

在分析原因部分,应体现学生问题形成的复杂性、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性,以及分析诊断的全面性,而不是班主任的主观臆断。

在方法策略层面,应体现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方法策略的针对性,而不是泛泛而谈、空洞说教。

1.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创新育人方法

面对由家长焦虑、学生迷茫、老师重视、社会关注交织成的一张密网,班主任往往需要有很高的教育实践智慧。

当一味说教难以奏效时,需要不断寻找适合当下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方式方法。

徐蕾老师的育人故事《“剧”说》中,面对来自家长的高期待与自己成绩之间的落差,当学生们不断说出“对不起父母”“考不上名校,活着没有意义”“我妈说,就当没有生过我”等话语时,班主任的言语沟通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家庭本该是学生前行的指路明灯、获取养分的沃土、放松身心的港湾,然而因为家长错误的认知、激进的做法,反而成了学生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阻力。

面对这样一些棘手问题,徐老师在学校心理老师的帮助下,将心理剧活动引入家校共育,通过学生的自我演绎,达成了良好的亲子沟通效果。

陈宗亭老师的育人故事《用赞扬燃心中之火》,面对军训时青春叛逆不肯理发的小田同学,陈老师根据自己对该类学生的分析判断,在用重话震慑住该生的同时,了解其“顺毛驴”的个性特征,发现其身上的“军人气质”,并加以适时的表扬和肯定,进而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陈老师通过对学生思想发展和心理特征的准确把握以及方法策略的拿捏,进而产生了好的教育效果。

2.对话学生文化,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青少年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阅读方式、交流方式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面对学生文化或青少年亚文化,班主任的价值引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李国伟老师的育人故事《我与“秦明”斗智斗勇的那些年》,针对《法医秦明》这部热映刑侦剧在高中生中产生的广泛影响,李老师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出发,不是限制他们看这个系列的书,而是和学生分享自己从书中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摆脱“快餐文化”的诱惑,走进经典书籍的世界;引导亲子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家校合作取得了好的效果。

瞿雯老师的育人故事《网红风波》,面对当下中学生渴望通过网红一夜成名的心态以及家长的焦虑,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打压态度,而是推荐其作为毕业生奖学金颁奖典礼的主持人,用中英文在云直播平台播放。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既帮助该生提高英语水平,又帮助其认识到,作为主持人需要具有语言功底、临场反应、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依靠青春美貌,发挥了班主任的价值引领作用。

教育智慧:点石成金的实践智慧

育人故事中的教育智慧,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上,更体现在表达形式上,进而体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将育人故事定位为班主任的教育叙事,应聚焦故事的叙事性表达,关注叙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矛盾冲突,还有作者的内心感悟和体验,而不仅仅是结果。

从表达艺术的角度来看,育人故事的标题大致分为两类:事情(事件)类和事理类。后者作为教育理念的表达,更能发人深思,启迪智慧。

看似平常的育人故事,往往蕴含着班主任独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智慧;生动感人的故事背后,体现着班主任的教育素养和觉察能力。

1.内心格局激发教育智慧

戚逍逍老师的育人故事《虫儿飞》,标题属于事件类的表达。

故事为我们呈现了一位优秀班主任的“妙手回春”,戚老师将一间破教室里因蚊虫叮咬给学生们学习生活带来的苦恼,巧妙转化为一场时空穿越和文化之旅:从20世纪50年代“除四害”运动中“爱卫生,讲文明”的初衷,说到“天上鸟飞绝”的生态恶果;从杀虫剂的海报设计,讲到做不出题时的出气包和“替罪虫”,把因教室条件恶劣引发的学生牢骚抱怨,转化成为一段教室里的美好记忆。

2.教育素养孕育实践智慧

昌晶老师的育人故事《目送》讲述的是一次到校园寻找诗意的语文课上,昌老师发现国际班的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优渥,上下学路上都由家人接送,缺少基本的出行常识。

基于独特的教育敏感和觉察,她把教学变成了生活教育实验,在老师的陪伴下,让学生们自己寻找路线,走出校门,了解城市的历史。

高中三年生活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成为一段奇妙的旅途:为学生们创造出一个开阔而自由的空间,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打下了良好基础。

正如陶行知所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我们总以为教育是多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激发一个人的心灵得下多么大的力气,其实教育很平常,就是带他们回到生活里,做原本在生活里就应该做的事情。教育就是回归生活本来的样子。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育人故事是班主任教育理念、方法策略与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们真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写照。

育人故事应从仅仅关注“怎么做”,到深入探究“是什么、为什么”的原理性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培养对教育问题的敏锐把握——在无疑处存疑,见常人所未见。

将问题还原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打破惯常的经验性思维,从学理的角度加以审视;同时,将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归类,并从专业化的角度加以分析;增强教育反思意识与能力,在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基本功的同时,自觉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专业基本功。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的通知(教基司函〔202129号).

[2]文中案例均选自:齐学红,主编.育人故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推荐人:工作室成员张茹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