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见真知
数学实验是一种活动,是一种探究的、实践的或认识的活动;数学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发现结论、解决问题;数学实验要具备一些特质条件、设备或技术手段。数学实验是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以“做”为支架的数学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有关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在认知与非认知因素参与下进行的一种发现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验证数学结论的思维活动。
一、结合动手实验,在抽象与现实之间建立联系
数学有很多该领域的专业概念,比如分数、小数、整数、乘法分配律、公因数、公倍数等,这些概念虽然在教材中也会有所解释,但很难被学生理解和吸收。因为小学生在一至六年级之间,抽象思维能力还是比较弱的。这也是我们一旦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知识,学生会感觉到沮丧和失落。而数学概念是学习的基础,学生不理解概念,之后的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有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动手操作实验,引导学生去主动建立抽象概念与实际物体之间的思维联系,为学生学习之后的数学课程提供有利条件。
比如,在教学指导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章节内容时,就涉及两个物体容积的概念:升和毫升,如果此时我们告诉学生“升和毫升都是用来形容和表示物体的容积大小的量”,那么学生会延伸出另一个新的问题:“什么是物体的容积?”而对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如教师或者学生的水杯,或者是专业的教具,如量筒、量杯,来为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如,生活中往往会有人问我们“你的杯子里有多少水”或者是“你的杯子能盛多少水”,那么我们如何表示呢?大家请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水杯,我们不知道它能盛多少水,现在老师把它灌满,现在我们可以说它满了,但是如果我们喝掉一口,如何表示剩余的水的多少呢?或者是喝掉两口呢?或者再多呢?都如何表示呢?此时,我们拿出量筒和量杯,为学生演示如何倒入规定容积的水,以及通过这个实验启发学生思考想要得到规定容积的水,应该如何利用现有的量筒和其他器皿进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抽象和实际之间建立关系,更可以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结合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立体空间思维能力
空间思维是数学学习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拥有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现实问题,比如,房屋设计师需要凭借空间思维来绘制出想要的房屋样式,作为路人,我们在寻找某个地点的时候,也需要用到空间思维来看懂平面地图,雕塑家则需要凭借空间想象力来塑造立体的艺术品,等等。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依靠动手操作教学来实现的。比如,在教学指导四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熟练绘画出“上面”“前面”“右面”的三视图,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实物,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画一画,在学生熟练了这个思维方式后,我们再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如给学生几组“上面”“前面”和“右面”的三视图,然后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图都对应了哪些实际物体,由此,帮助学生在动手绘画和动脑想象的过程中实现了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发展。
三、结合动手实验,强化学生数学审美,陶冶情操
实施小学数学动手实验教学,启发学生动手拼一拼,把纸折一折,或者用小方块摆一摆等,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进来,有些数学动手活动还可以赋予学生视觉审美,从而陶冶学生情操。比如,在教学指导“轴对称”的知识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去试着折一折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形等,然后启发学生说一说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都在哪里。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汽车品牌的车标,然后同样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折一折,感悟数学中的轴对称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和积极的态度。
数学实验,它是一种活动方式,是一个教学问题,不是讨论如何做实验。它是为了让学生发现验证某个数学结论,加深对数学结论的理解,它只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主要利用工具通过操作完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要体现儿童立场,凸显数学实验独特的育人价值;要突破单一的课时设置,突破线性的师生问答互动方式;要弹性设置课时,根据实验内容及难易程度,长、短课相结合;要基于课标要求,合理处理教材编排内容,丰富学生对具体数学知识的体验、理解及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