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研讨
生命美育读书笔记 2022-04-10
网站类目:在线研讨

生命美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一)生命美育的误区与本质

一、美育的误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教育也开始起向了改革的道路,教育观念和体制正在发生大变化。这种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美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许多学校开始开设美育课,国家教委也把美育正式列入大中小学的教学大纲。这些都是令人可喜的现象。

然而,在为美育得到普遍开展而欣喜的同时,不能不看到,在目前流行的关于美育的观念中,还存在着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美育是德育的一个部分,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这种观点实际上仍然没有超出传统的伦理主义和道德主义教育观的范围。在这种观念中,学校教育的目标仍然是培养学生 在德智、体三方面发展,至于其它,审美教育、情感、劳动教育等等是围绕这三个目标、为这三个目标服务的。因此,所谓美育,不过是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和途径布局。如果不是为更好地实施德育、不是因为人的天性中存在“好德不如好色”的倾向,那么,美育的合法性就是受到怀疑的。所谓“大德育观”,就属于这种观点。

误区之二:美育就是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就是传授艺术知识和培训艺术技巧。这种观念有两方面的错误。其一,把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缩小了美育的范围,局限了美育的视野。美育是一种范围宽广、弹性很强的教育形式,其手段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艺术教育只是其中一种。其二,它又把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知识和技巧教育。艺术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要培养授教对象的艺术心灵和人格,使之去除名利心,保持赤子之心,培养和发展其丰富的感受力与想象力。而仅仅局限于艺术知识和技巧培训的艺术教育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在这种所谓艺术教育中,艺术知识成了与其它门类知识并列的一种需要掌握的知识,。而这样的教育给了给功课本已繁重不堪的学生增加负担之外还能得到什么呢?即便学生不怕负担,出于人们对艺术的天然兴趣接受这种教育,它也顶多只能培养出一些出色的艺匠而已。更有甚者,某些学校在利益驱动下,还使艺术教育带上了功利目的,比如一开始就抱着获奖拿名次、以给学校增光的动机。这样,学生受到名利思想侵蚀,一边学习着空灵无欲的艺术,一边却希望以这种空灵无欲的艺术给他们带荣誉和利益。这种浸染着功利主义的“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初衷岂不是南辕北辙!

二、美育的本质

那么,所谓美育的基本内涵到底是什么呢?

初看起来,美育的内涵是不言自明的:美育,即审美教育,顾名思义,是对授教对象进行美的教育,使之具有关于美的一般知识,能够发现、感受和创造美,亦即能进行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美的集中体现是在艺术之中,因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是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它通过对最直接最本真的生命活动——审美活动的激发、培养与引导,直达生命的本源,从根本上对生命存在加以影响和引导,使生命中那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因素能够符合理性的要求,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趋动。同时,它也是对生命的潜在能力的发展和挖掘,是对生命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等仅需要有理性知识,更需要有情感智慧的生命潜能的激发培养。总之,审美教育是对人的生命本身进行塑造、使之更加完美合理的一种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审美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和授教对象的生命意识。所谓生命意识是人的作为一种生命的自我意识,其内涵是尊重、珍惜和热爱生命。具有生命意识的人,才能珍惜自己的生命,了解自己生命的价值,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这种价值,并充分利用客观存在创造新的价值。同时,也只有具有生命意识的人才知道如何尊重其他生命的价值,因为他们懂得,其他生命也和自己一样的平等存在,只有尊重和珍惜他们才是真正的尊重和珍惜自己。而只有当一个人具有生命意识、能够珍惜和尊重所有生命存在时,他才能真正具有宽广无私的胸怀,才能不为世俗的和眼前的功利所遮蔽、而发现生命真正的美。同时,这种美才能导向善。正因如此,古人将“正德”与“利用”、“厚生”相提并论,只有“正德”才能“利用”,才能“厚生”;反之,能够“厚生”才可以“利用”,并进一步“正德”。也就是说,只有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人格,才能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促使和推动生命的诞生与运作,并利用万物生命为自己服务;而对生命的这种广泛的热爱、懂得合理利用天地万物又可促进道德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显然,能够做到“正德”与“利用”、“厚生”者,决非普通人,而是“圣人”,因为“生”是属于造化的功能。由此,古人又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育与德育在许多地方有着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对人的精神与灵魂的教育,其目标是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与整体素质,培养崇高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但是美育与德育与有重要的区别:道德是人性中的一种后天的获得性品质,德育的着眼点仅仅在于人的道德完善,而美育却着眼于人的全部生命,包括灵与肉两者。也就是说,美育的作用范围比德育大得多,对人的影响也深刻持久得多。其次,二者教育的途径上也有所不同:德育主要诉诸人的理性,道德教育虽然也常常借助艺术手段,也常有情感上的感染,但其最终仍然要通过理性发生作用,因为它需要爱教育者接受某种道德信念或伦理观念。而美育则主要诉诸感性,通过对人的感性存在施加影响而作用于人的整个生命,包括情感与理性、智慧与人格,因而其效果也就比德育深远得多。

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则是一种包容关系。其共同点是它们都直接诉诸人的感性生命。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对人都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并且,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也可以说,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审美教育。因为艺术是审美的集中体现。但是审美教育除了艺术教育以外还有许多其它途径,如观审自然美、日常生活的审美“点化”等等。因而,把审美教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实际上是限制了美育的视野。


读书笔记(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语言和文字源自生活,反映着生活,语文教学即生活教育,它在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审美和向善。所以,一位好的语文教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在语言分析中体味美

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只是学生与课本的关系,其中间有教师的参与,而且教师起着某种主导作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做到讲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也是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基础。美育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语文。我们通常说的“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语美的认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中有序的提高其审美能力。教师还应寓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当中,将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娱乐其耳目,激动其心灵,一词一句能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趣。通过适当的文学性语言渲染课堂的整体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良好的语言环境的熏陶,投身于美的文学氛围中。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于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文学语言有别于生活语言和理论语言,只有深刻体会,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驾驭语言的技能。如果不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真正内涵,便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精髓,更不可能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就谈不上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了。

(二) 在作品朗读中品读美

语言文字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鲁迅先生说过“音美以感耳”。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要从朗读开始,朗读作为有声语言艺术,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要读。”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的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觉。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世界,美化了心灵,指导了言行。朱自清写的散文《春》一文中“春风图”的描写,写出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这是一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朗读是对学生在停顿、速度、节奏、语调上加以指导,让读者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仿佛感受到春风的柔和,闻到春风的芳香,看到一幅美丽的“春风图”。因此,朗读是激发学生美的情感,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对课文的朗读。朗读要掌握语调、重音、停顿、速度,充分传达作品所蕴涵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必须带着学生设身处地的进入到文章中去,细细品读语言文字的奥秘,“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脍炙人口的宋词,应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的美好祝愿,这种感觉是愉悦的。但词中为何流露出惆怅的、无奈的情绪?接着向学生介绍苏轼在这一时期的经历——他因朝廷内部纷争被贬到密州任太守。此年中秋,他想到自己落得如此结局,又不能与亲人相见;想到朝廷的气氛令人不寒而栗,令他不想再回到那个伤心之地。故不免对月感伤。然后再请学生反复朗读词的上阕,读出词中淡淡的惆怅和忧郁。接下来在进行引导,令学生感悟到诗人的心态……渴望手足相逢的愿望既然不能成为现实,何不将这美好的祝愿遍洒人间?继而再组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整首词,并熟读成诵,从而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诗人的心境,体会他的旷达胸怀。

    

读书笔记(三)挖掘作品中美的因素


(一) 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大自然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文章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对自然风光的描述上,它不同于工艺美,也不同于音乐美,而是各种美的综合。并且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展示出不同的风姿。对于这样的篇章和段落要反复诵读,让学生感知体会自然美的形象。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学时可以首先让学生纵观全篇,总体把握作者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绘图的“特写”,从直观上欣赏到绚丽多彩的春天,从感情上领略到春天生机勃勃,催人向上的活力。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把春风写活了,且透过这一个字,仿佛看到了绿草如席的江南美景,抒发了赞美之情。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那些优美片段背诵下来,加深对自然美的理解。这样可以使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

(二)体会作品中的社会美

   社会美又称社会生活美(现实美),它包含两种基本方式:扬美和抑丑,即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歌颂、扶持和对假、丑、恶的揭露和抨击。语文教学中,社会美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对于那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鉴别和评价文学作品的典型形象,正确把握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的美学意义。例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分析这样的人物艺术形象时,如果只停留在笑声之余对他遭遇的惋惜与同情,那就太肤浅了,没有充分发挥这篇小说所应有的悲剧的审美作用。所以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探讨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真正原因,这样使学生不但在感性上,而且在理性上认识到封建教育的毒害,并进而痛恨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教会学生什么是真善美和假丑恶。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具体内容出发,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美的事件和美的素材来陶冶学生情感。例如《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可以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我与地坛》中所体现出来的母子情深,可以培养学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社会亲情美。

(三)欣赏作品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最高形式的美。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是上述自然美与社会美在作品中的“立体化”反映。具体表现在作品中有血有肉,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情景交融、绘声绘色的意境创设,完整有序、主题明确的结构安排,个性鲜明、准确精妙的语言运用等等多个方面。语文教学内容中的艺术美,可以使学生在熏陶中有序提高对美的鉴赏、分析、判断、思维等综合能力,在“润物细无声”中表达美育的效果。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主要通过语言上的遣词造句和结构上的匠心独运来表现。并通过这些,再现美术、音乐、戏剧式的美。如《天上的街市》诗中的第一节,“远远”二字写出了诗人与街灯之间的距离,用词准确,具有音律美。在欣赏作品时,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艺术美。


读书笔记(四)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生命美育


一、“古今交响”——唱响生命之美

   生命美育重在感知力的培养和体验,而这种生命美育的意识,不仅要对自身的生命美有着较为清醒的意识,而且要对自身之外的生命美有强烈的认同感,能够充分感知生命美的价值所在。刘士林在《中国诗学精神》中指出“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其文化基因库是《诗经》,其精神峰顶是唐诗”。可见,诗词是人们精神生活的载体,也是生命美育的输入资源。在《唐诗宋词选读》中就有一些体现生命美育价值的诗文,我们教师在教学汇总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亦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乐了,自然有了智慧和灵感,有了体悟的基本感知源。“古今交响”就是一种能让学生乐学能感悟生命之美的方法。

    我所说的“古今交响”,是陈少松古音“吟诵法”和现今流行的“经典咏流传”两种吟唱法,在教学中让学生以吟唱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让学生沉浸于诗词的意境,感悟诗词传递的生命之美。如教岳飞《满江红》,我就采用了“交响乐”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生命美感。《满江红》是一首有着生命激情的诗词,在节奏上气势磅礴,感情激荡,风格豪放,把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豪情表现地淋漓尽致。所以一开始我让学生聆听陈少松的古音吟诵法,古音吟诵时,背景是深沉的古琴音,吟诵者带着浓浓的爱国情,悠扬而坚定地吟唱,聆听后再脑海中会呈现一个忠君爱国的人物形象。然后我让学生带着感情跟着一起吟唱,进一步在情感上感知。接着让学生欣赏现代节奏感强烈的“经典咏流传”中杨洪基老师演唱的《满江红》,现代版的则是气势磅礴,音色雄浑,特别是杨洪基老师演唱的这首词时,“怒发冲冠”带着几分秦腔的气势,“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又直冲云霄,“朝天阙”的无比慷慨,唱出了生命的激情,唱出了人格的美好,把诗词中塑造的完美形象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最后我让学生一起跟着杨老师演唱这首词。学生通过这两种音乐的交替演唱,唱出了豪情,唱出了美感,用学生的话说仿佛自身就是那一位充满爱恨情仇的爱国将领。无疑,这样的“交响乐”法,完全把学生的生命本位和审美意识调动起来了。

    二、“解读讲坛”——畅言生命之美

    冯友兰先生所说:一个真正能审美的人,于欣赏一个大艺术家的作品时,会深入其境,一切人我之分,利害之见,都消灭了,觉得天地万物都浑然一体,我们称这种经验为神秘经验,这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的确,感知诗词的生命美感只有与作品有着深刻地交流才会有思维火花的奔发,才能体现其中的生命豪情。在《唐诗宋词选读》中有很多诗文中表达的情感,如伤春悲秋,如美人迟暮、烈士暮年之感,战场豪情,背后都是生命意识在起作用。让学生体会了这种生命意识的作用也就提升了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肯定,有就有了审美素养。“百家比拼”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

    “解读讲坛”不仅仅是直观地看“百家讲坛”中名家对诗词的解读,被动地接受他人的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在解读诗词后发表对诗词的看法。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机会,我在每周都会设立一节课,命名为“解读讲坛”。在这一节课上,我让学生自己解读文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图文并茂,可以音乐辅助,可以桥段再现。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感悟诗词之美。在第二期的讲坛中,有两位学生讲解很出彩,一位讲解了苏轼《定风波》,一位讲解了辛弃疾《元夕》。他们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查阅了许多的资料,利用了图文手段,再现了作者作词的背景,声情并茂地解读苏轼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乐观旷达,意志坚定的解说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不与他人同流合污的气节。解读最后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与当今社会的低迷气氛,一窝蜂的风气作了对比,都感慨于词作者的傲骨,诗文中传递的生命本体之美。我想,这种解读,不是教师灌输的理解,而是他们自己与诗词对话后产生的结果,是在与作者对话的过程真正体会到的生命之美,这样的诗词对话为培养健康心灵、健全人格和建构积极人生发挥潜在、深刻的作用。

    三、“留白美绘”——点染生命之美

    大力倡导美育的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指出: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更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与〈时代画报〉记者谈话》,1930年)的确,诗词时美的再现,诗词有留白艺术,有时候,留白可以用绘画实现,而绘画也是一种生命美感的交流方式。《唐诗宋词选读》中有很多具有生命美感诗篇都是可以用画也解读的,有时候画画比言语更有说服力。

    在诗词大会上,北大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康震老师一手画图功夫为诗词大会添彩不少。原因无他,画解读了诗歌,实现了人与诗词的对话。基于这样的体验,我在讲读唐诗宋词时也利用了语文俱乐部的时间让学生体验了一把“留白美绘”,让学生通过诗歌解读,画出心中的图景,居然出乎预料收获颇丰。如在学习北宋词晏殊《破阵子.春景》时,我让学生通过诗词的解读画出一幅与内容相关的画。学生们基本都画了阳光明媚的春景图,女伴的春宵好梦图,斗草游戏图,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都着重画了女伴的笑容,有绘画基础不好的学生特地在图画的旁边注明“满脸微笑”“充满朝气”“阳光灿烂”。不难解释,学生在诗词留白艺术的感染下,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鉴赏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既包括对审美对象性质的深刻理解,又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学生能特地注明微笑、灿烂,说明美已在他们的心中,生命的感悟已悄然扎根心中。

    生命审美感知不是独立的,而是通过感知对象发出的,《唐诗宋词选读》课本也许不是最好感知生命美育的载体,但是它却能带给学生生命美感的灵感。“没有灵魂的卓越”“没有生命基础的卓越”,生命美育要做的,就是让人体悟到这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想通。对于这本选修教材而言,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悟到人与诗词的想通,点亮生命之光,凸显生命之美。


  •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