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项目1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2021-08-12
网站类目:在研项目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江阴市大桥中心小学 孙英


现在一些教师与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较为片面,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面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多数学生心理或多或少均存在一些问题。诸如部分学生便无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常常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会处理不当,继而表出社交困难、性格孤僻、内心焦虑、嫉妒、人性等不良心理倾向。对于学生表现出的种种心理问题,若不能及时加以引领和疏导,轻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重则还会对学生往后的生活带来巨大阻碍甚至引发种种悲剧。因此,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当前需首要关注的重点课题[1]

一、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人的心理状态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趋成熟,但也并不能保证成熟心理便是健康的。而小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萌芽时期,就好像是在风中摇摆不定的小树苗,一旦缺乏有效的疏导和,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还将关乎学生未来人生的走向,因此,加强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应是每一名从事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心理素质不仅是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作为人才培养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方式对‘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有效落实”[2]。通过这里能够清晰地看出,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坚持以生为本,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一大目的亦是为了能维护学生思想品德的良好形成,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若教师能积极促进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结合,则势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水平。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仍需对两种教育予以合理区分,如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的培养目标当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思想道德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即帮助学生积极向上的成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简言之,即一者是为了帮助学生积极向上的成长,另一者则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道路,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便能够促使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学校方面应该采取多元化的心理测量与咨询相结合的策略,以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的方式来测量学生当下的心理健康水平,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如此方能基于学生当下的心理健康状况来设计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以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的堆积而导致其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行差踏偏。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可谓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3]。适当的心理辅导,能促使学生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继而在消除学生的心理疾病同时维护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当然,对于此前已然存在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教师更应对其给予高度重视,进而积极以心理辅导的方式来矫正学生的病态行为,以帮助学生逐步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中。当然,无论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或矫正的过程中,应该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展开,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产生自卑感,从源头上避免学生产生过激的思想或作出不恰当的行为。

(二)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展开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是一个孩子在成长阶段中的重要摇篮,对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品质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所以大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心理,具有较强的干扰力。如果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采取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很容易让孩子们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有些父母由于长时间忙于工作,常常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对孩子好的行为表现从不过问,却夸大孩子的错误,甚至以暴力的形式来教育孩子。通常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的性格都很暴躁,学习兴趣不高,很容易与周围的人发生矛盾。因此,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可通过开办家长会,或者是举办家庭教育沙龙的形式展开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能够了解更多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点让广大家长能够真正明白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单纯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对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和疏导,让其能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促使其真正感受到学习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同时,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坚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为孩子预留说话的机会,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从而与孩子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交流,让孩子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健康心理。这样通过采取家校合作的形式,为小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快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促使学生更加健康成长。

(三)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的其他事物所吸引,难以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其在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其逐步养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例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开展“这件事我想这样做”的交流活动;组织一些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展“这件事是谁的错”研讨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研讨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明辨是非,能够准确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以便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起到重要的导航作用。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电影人物解读”活动,甚至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心理剧场,积极邀请父母参加,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心理知识接受范围,强化亲子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语

总之,通过强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品质,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家长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以家校合作的形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其能够在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