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项目13:博悟主题行动与新时代少先队活动相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2021-08-12
网站类目:在研项目


博悟主题行动与新时代少先队活动相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江阴市城西中心小学

苏婷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逐渐被人们关注,博物馆功能的开发也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学校少先队活动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推动下,呈现出生动发展的局面,立足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文化自信,以及少先队改革中提出的“时代化”,我们携手博物馆资源,让学生从参观到参与,在博物寻宝中“博悟”新时代。

关键词博悟 少先队 新时代


博物馆珍藏着人类珍贵的记忆,具有保存文明、扬文化的功能。近两年,同学们走进博物馆参观学习已屡见不鲜。为了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文化自信,少先队员们携手研学“博物”,成立“博悟少年成长营”,为传播历史、科学、艺术服务,从而读懂中国,焕彩新时代。


一、携手校外博物馆,立魂聚焦风向标

1、行走在博物馆教育的春天里

2007年,修改后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第一次将“教育功能”排在首位。在我国,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博物馆资源全方面的利用和开发,对学生、老师、和学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提高综合素质。博物馆有形式各样的文物展品,在这些珍稀资源的支持下,学校所设计的课程或者活动更具灵魂,更有魅力。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主动地学习。另一方面,博物馆资源的开发,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万事开头难,我们尝试让同学们在假期开启一场奇妙的“博悟”之旅。同学们在假期中,带着我校“博悟争章卡”,好奇满满的走进博物馆,进行博物争章活动。这次最吸睛的是临时展厅的“江阴记忆”30件文物。同学们挥动彩笔描画下自己喜爱的文物。有的用写实的方法,栩栩如生;有的用夸张拟人的方法,萌宝归来。好奇宝宝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眼前的一件件“江阴宝藏”。开学第一天,通过假期的“博悟争章”,同学们立即进入选投文物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大家深思熟虑地选出了和自己确认过眼神心仪文物,投出了宝贵的一票。当天,在城西中心小学的另外一个角落里,有一群活泼泼的同学们带来了家中的老物件。这些“过气”物件在小主人的款款介绍中返场亮相,它们是岁月的记忆,是时代的见证。美好的一天,在城西中心小学的各个角落里,同学们将这次活动交流分享,大家共同感受到了底蕴深厚的江阴文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通过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究、记录、思考,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寻找美、发现美,在一次次探索中学会尊重、规则、匠人精神等良好品格。激发对家园、对江阴、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博物活动为载体。引导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提高。培养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勇于展示的能力,使他们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幸福感。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加强整合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教育的主题,学生的参与常常被忽略。而立足博物馆的实践性学习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学生必须是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航人。同时,博物馆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熟悉资源特色,另一方面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群体,这样才能将博物馆资源更好地整合和利用。如:我们把十岁将成长礼搬进地方历史场馆,在增进学生对家乡了解的同时,更加深入对十岁成长仪式的记忆,使同学们在仪式中了解成长带来的变化和责任。在活动之前,每位班主任老师根据自己班级特有的班风特征,确定一个主题词自己主题词,通过各种途径充分调查研究,找到和自己班级主题词相对应的具有历史文化涵养的“博悟”场所,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研学成长仪式活动。并要求同学在寻访参观之后完成一份博悟画报,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来凸显所选主题。以下是四年级各班“博悟”研学之旅列表:

之旅

参观点

主题词

讲解员

班级

自然科学馆

探索

博物馆讲师

*

古代史馆

文明

博物馆讲师

*

青铜馆

责任

校内老师

*

江苏学政衙署

好学

校内黄老师

*

巧工匠心

专注

校内徐主任

*

裳岛

敬业

校内老师

*

刘氏故居

立志

博物馆讲师

*

吴汀鹭故居

爱国

馆内讲解员

*

兴国公园

爱乡

校内苏老师

*

从被动到主动,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不断学习,增强自身专业素质、资源整合能力。

2、“博悟”,从参观到参与的蜕变

1)“追踪”博物馆,涵养品格

学校采用牵手江阴博物馆的基本形态,校内校外联动共同打造“城西博悟院”的方式,通过“一馆(博物馆)、双师(馆内授课制和校内授课制)、三阵地(绘本博物馆、创享博物馆、研习博物馆)、四式(浸入式、体验式、自我引导式、动手学习式)”的运作机制,借助博物馆里收藏着的人类历史发展痕迹、文化文明蜕变和行走的痕迹、让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在与历史的思想和精神碰撞之中,获得无价的精神财富,

2“自建”博物馆,点亮课程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教育学生要有国际视野,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在城西博悟院里,一根时间轴,串起了雕版印刷的前世今生;一段唐朝趣事,激起同学们澎湃的历史情怀。每一个孩子眼睛里看到了历史,感受到了雕版印刷的魅力;一群朝气蓬勃的阳光少年,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辅导员赞誉有加;而这一个充满了“味道”的雕版印刷室,也让一些辅导员忍不住动心了,他们穿上“围裙”,拿起“刷子”,虚心向孩子们学习,认认真真地刷出了自己的“作品”。由衷的点赞声,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的蓬勃生长力,这个团队的凝心聚力,和每一个城西人的辛勤付出。在城西博悟院里,我们博悟少年一起寻物、寻宝、寻美、;一起研讨衣食住行,形成了系列新课程。以下为寒假开学课程:

*少年寻“物”记@全体同学1、博悟争章节节高2、博悟栏目连连看3、博悟“舟”语——当江南遇见丝路;

@低年级——编舟记 ;中年级——行舟记 ;高年级——汇舟记;

*红领巾寻“美”记——建国70周年系列活动@全体同学 ——我看家乡美;@中年级——我拍中国年; @高年级我创中国文。

(3)关注“上下线”,拓宽思路

搭建网络平台,不仅仅是简单的“捆绑”,而是更精密地“焊接”,运用互联网思维,融汇“博悟”活动,创新新模式。一方面发动同学们关注各大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有条件的可以注册会员,通过关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参与其开展的研讨活动,增长更多历史文化知识,“线上互动”是提高“博悟”能力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踊跃报名,积极参加博物馆开展活动,如:310日下午,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应邀在江阴市博物馆报告厅作题为《扬帆起航——也谈江南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讲座。城西中心小学师生们通过公众号平台抢单报名,和广大“海丝”观众一起现场聆听报告。龚院长带大家一起回忆了自己在江南的幸福童年,详细介绍了江南的民风民情,用“文化上的学霸、财富上的巨贾、制造业的匠人、天地自然的写生者、衣食住行的生活家、多才多艺的达人……”等生动的比方介绍了江南精巧的手工艺、美食、私家园林、绘画技艺等,深入浅出地让孩子们体会到家乡文化的魅力,树立本土文化自信。讲座结束后,大家自发关注了南京博物院的微信公众号,发表自己的看法,与龚院长保持长线联系。

3、创享,见过世面的模样

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掌握相应知识的同时,展望未来。从过去到未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延展性,要求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全面地思考问题。例如:以“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为契机,让孩子独立策划一场“传统与未来”的服装秀,每个人都有自己研究的切入点,有的研究汉服的穿法,有的研究汉朝礼仪,有的研究现代潮牌保留传统的元素,还有人研究与服饰相关的古诗文,即探究了过去,又畅想了未来。

另一方面,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美和其他方面的兴趣,认知,并延伸到相关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爱好,有一副见过世面的样子。孩子们表示,每周都期盼能到“城西博悟院”里,与“文物”对话,其中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原创手工课,在手工DIY的课堂里,以“博悟”为宗旨,同学们大开脑洞,展示自己真正的技术,有的同学编织竹篾,在竹篾上画文物;有的用塑料纸做Q版文物热缩片,结合我校“红领巾商学院”,在红领巾淘淘乐活动月上,同学们将原创手工摆上“摊头”,加上独特的解说词,吆喝买卖,最终将“营业额”清点后捐赠贫困山区。


二、携手青年辅导员,立策相约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守正创新,怎样将品格的活水注入师生心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学生要有国际视野,深厚的家国情怀。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要有信仰,有扎实理论才能感染学生。而青年辅导员学校新生力量,是后续教育的主力军,关注青年辅导员意义重大。

一方面充分发挥青年辅导员自身兴趣爱好,点燃心中激情。有些青年辅导员对历史知识比较感兴趣,在举办“博悟”活动的时候,就可以请他们做“王牌讲解员”;有些青年辅导员擅长手工艺作品,就可以让她们多承担一些“博悟”策展的任务。

另一方面要给予专业指导。一是思想上的指导,就是大队辅导员要经常组织培训青年中队辅导员,使其认识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少先队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补课替代性。如:学校组建了青年教师“研博社”,试图通过这样的青年辅导员团队,辐射更多热爱少先队工作的辅导员;二是方法上的指导,在布置任务的同时,还要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也就是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以老带新,告诉青年辅导员“宣传鼓动、总结反思、骨干引导”等工作方法,并且在大队辅导员的“打样”下,跟着做,学着做,做后思,思后改。此外,经常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互相学习,也是一条好途径。

三、携手优秀“红领巾”,立行共好品格

如何给少先队文化建设更为广阔的空间? 如何让少先队员感受有温度、有厚度、有高度的传统历史文化? 如何为社会培养怀抱美好乡情,具备创享品质的生命个体? 学校组建了少先队“博悟少年成长营”,这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探索。在成长营里,发挥每一位少先队员自身潜力,立足于传统文化宝库的丰富资源,真正将品格的活水注入心田。

一方面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匠人精神。2016年岁末年初,队员们携手走进江阴博物馆, 参观了各地经典的年画展览。年画玄妙套色的高超技艺令队员们叹为观止,更加坚定了大家深入寻访雕版印刷的信心。学校开设了雕版印刷课程,我们的古书是怎样印刷出来的?又是怎么装帧制作?让古典文化走进生活的课堂,传承工匠精神。我校校博联动之雕版印刷为队员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雕版印刷在印刷上有“活化石”之称, 队员们在课堂上探究木板上的文字图案潜藏的寓意,再用纸、墨、等材料刷印,最后装帧成书籍。爷爷为我打月饼活字印刷术,有浅入深。博物馆陈龙老师特意为队员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中国手工造纸小讲堂》。“缣帛、简牍、麻敝布、皮纸、竹纸、宣纸、舀纸用的簾床(架),纸簾……”专业的术语和遥远的历史场景、造纸技术并没与队员们造成太多的隔阂。览一次博物馆,做一次博物馆调查问卷,刻一枚博悟校章,争做我校博悟好少年!求知与深究让雕版有了温度,小队成员们走心了,寻着了厚厚的历史感。 年画中寓意吉祥的各种形象,让队员们不禁想起寻找身边的年味,寻找江阴人过大年的小习俗,“雪花飘,新年到,家家春米蒸年糕, 瓜子花生炒米糖,馒头团子和酒糟。”队员们利用双休日,组团下乡镇学做糕点,感受经典的魅力,了解这些糕点背后的故事,多数队员表示之前从未吃过如此香饽的糕点,小吃货们主动提出要编写一本《家乡年味小吃》。大家拥有了一次美好的活动体验,队员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更认识了“人心齐、民性刚”的江阴精神。

另一方面代言“江阴宝藏”,争做新时代好少年。2018年是江阴市博物馆建馆30周年,以博物馆30件文物“记忆”特展为契机,队员们多次走进博物馆,“认领”自己心仪的文物,并画下模样,写下感言,回校后参加“涂说记忆”绘画比赛,最终200位队员脱颖而出,成为小小策展人,将作品布展在江阴市博物馆展厅内,并受大众一致好评。队员们为国宝代言,一次次多层次,多角度的寻访活动体验,增强了少先队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中国韵味实力打call。同时,也让我们寻到了少先队活动的新阵地和新的表述方式,相信阳光下的少先队员们定会追随历史文化的脚步,向下生根,向上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