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青阳初级中学·范建英 2020-10-18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青阳中学 执教时间:2020-10-18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评《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青阳初级中学   范建英

对于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初中生了解的的不是很多,所以对于音乐课《嘎达梅林》的导入,我觉得用故事导入的方式更胜一筹(上课开始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快速地进入上课状态,课堂效果较好。新课标的理念第一条就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以故事开头并配上背景音乐《嘎达梅林》 为教学创设了教学情境,现在教师的职责更多的就是要为学生创设相适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提供恰当的帮助。这就是“情境化”教学。同时背景音乐也为后面的新课教学(歌曲环节)打下了伏笔,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真正达到“课未深,兴已浓”。

另外从故事中了解人物形象对接下来的歌唱部分也有帮助,能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演唱的情绪所以导入部分可以利用讲故事配上背景音乐《嘎达梅林》(听故事的时候让学生首次熟悉音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教学设计的导入部分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认为意义不是很大。

一、故事导入:

(在内蒙古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上,蓝天白云下风吹草低,牛羊成群,蒙汉各族人在悠扬的牧歌声中和睦地生活着。

    美丽的姑娘牡丹和自己的心上人嘎达在河边告别,因为嘎达要奉王爷之命到外地办事,没想到途中遭土匪袭击,昏倒在沙漠中。后来他被一个赶路的汉子救了。

后来王爷遇到刺客,嘎达挺身而出,救了王爷,被提升为骑兵统领——梅林(清代低级军官职名)在迎战过程中,嘎达发现刺客就是那个救过他的汉子,遂网开一面,放走了汉子。

    当时中国正是军阀混战,军阀强行“购地”放垦,收买王爷割让草原。出卖了蒙汉人民赖以生存的草原,原本肥沃的草原被破坏,逐渐退化为沙漠。

    嘎达梅林奉命将牧民逐出自己的家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狠狠地打了嘎达一个耳光,嘎达心中阵阵揪痛。看到大批牧民流离失所,草原上生灵涂炭,嘎达认为只有保护牧民才是梅林的责任。他毅然在请愿书上签字,并闯入王爷府呈交请愿书,被王爷投入大狱。第二天押赴刑场时,屠刀举起,突然曾经救他的带人劫法场,第二次救了嘎达。

    后来嘎达率众揭竿而起,起义的大火烧遍了大半个草原,王爷勾结军阀,假意答应牧民的要求,诱嘎达前来谈判,军阀埋伏开枪,起义军惨遭失败,嘎达梅林掩护妇女儿童撤退,自己在最后渡河时,不幸中弹,淹没在激流中。

草原上,伴着马头琴声,有人唱起了嘎达梅林”。

故事听完引出主题:今天就用歌声来表达对这位蒙古族英雄的敬仰之情!学习歌曲——《嘎达梅林》

 

二、教唱歌曲部分

在教唱歌曲部分可以说原作者设计的比较完美,紧扣教学目标,环环相扣并层层深入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1、在知识点长调和短调这个环节上我认为可以先从歌曲《嘎达梅林》本身的特点(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基本一拍一音)进而总结短调的特点,然后再用对比的方式总结长调的特点(对比是音乐创作、表演、欣赏过程中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对比使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各种情感、要素等。这里运用对比的方式更能让学生记住两者的特点从而达到能区分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歌曲)

2、在体会歌词内涵上这一点原作设计的比较细致,这也是一般音乐老师会忽略的问题,歌词虽然简单但意义重大,经过原作的三段歌词对比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作品情感、人物形象。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所以这首歌曲有必要让学生背唱,音乐课标对初中生的要求需要每年能背唱歌曲2-4首(其中中国民歌一首),另外在演唱第三段歌词中提示有四处临时的变化这一点也很重要,很多学生词谱对不准。

3、在演唱形式上:

1)、原作在齐唱的基础上首先设计了轮唱,这一设计一方面填补了原旋律的简单单调,使课堂效果不显得那么枯燥无味,另一方面又可以训练学生更好的把握歌曲的节奏、培养乐感,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增加课堂效果。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提倡的合作意识(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能与他人充分交流合作,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

2)、在轮唱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再设计合唱演唱形式(音乐课标中对于教学内容明确提出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并且合唱教学可以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其他多声部合唱形式。)所以整个过程衔接自然,这一部分低声部的设计非常完美,让学生自己创作低声部(空白的地方填上音符,按照下方三度音程创编)这一过程的设计对学生来讲没有困难,全体学生都会动脑思考参与。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本身就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3)、这首作品总共设计了三种演唱形式:齐唱、轮唱、合唱,可以说在演唱形式上已经非常丰富了,音乐课标中对初中生的要求就是能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并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进一步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

 

三、拓展

1、欣赏马头琴演奏《嘎达梅林》这一设计还是需要的,虽然教学目标中没有关于马头琴的知识点,但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说到蒙古族就要想到马头琴,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听马头琴演奏《嘎达梅林》又可再次熟悉本课所教歌曲的旋律,但这一部分的设计放在拓展部分时间有点紧张了,可放在故事导入时候的背景音乐,听完故事简单介绍马头琴,一带而过。

2、对比男中音版本《嘎达梅林》和腾格尔版本《嘎达梅林》的演唱更喜欢哪种版本?

这部分的设计还是可以的,这个答案是开放性的。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音乐音响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展现,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然而它又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化艺术如: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为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不同的学生聆听同一首乐曲,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演唱同一首歌,可能会有多种处理方式:完成同一个练习,可能会有多种途径或不同答案。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用“标准答案”或“统一模式”束缚学生。

四、总结

上课结束回顾知识点再加上优美的结束语,对照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解决方法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整堂课的设计比较完整,处处体现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