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游泳的最好方法是在游泳中学习游泳。那么这种方法在数学的学习上行不行得通呢?国际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并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提出:“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为此,他提出了“再创造”数学教学思想:就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去“创造”、去获取数学知识,而不是生吞活剥地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新课标同样也鲜明地指出:“要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要让学生自主地去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使学生在“做数学”中经历、感受、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数学思维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舞台。
一、创设条件“做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积极地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促使学生平衡发展,更有助于他们发现和掌握规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各种三角形,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面积相等的、等底不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请同学们尝试拼摆。学生经过拼、量、凑等系列活动,发现其中的规律,只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然后,再引导观察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样教学一改以往只给学生提供几对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使学生一拼就对,一试就灵的做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历了满怀欲望的期待,操作失败的痛苦及获得成功的喜悦等情感体验。整个探究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学生真正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及探究知识奥秘的乐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因此,课堂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情景是非常必要的。但除了课上的细心引导外,课下也可以给学生适时地布置一些"课外作业",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如教学“多位数的认识”后,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你所感兴趣的数的知识,例如数字是怎样产生的、演变的,不同的计数方法等;教学“统计的知识”后,安排学生分小组,确定调查的主题,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教学“几何初步知识”后,引导学生帮助家庭设计房屋装修方案,等等。通过实践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了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深入问题“做数学”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的科学家波善尔认为创新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正是因为问题激发学生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去创新。学生的“做”源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利用问题,深入问题充分发挥在“做”数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做”数学的活动中,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教学“平均数”时,我首先利用踢键子活动引入,比两队踢毽子水平,由于“人数不相等”学生不能直接比较,面对这一问题,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比总数、有的说比一个,但对于这两种方法很快大家就不认同了。就在学生很无奈的时候,我又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我们的平均分是怎样算的吗?”,这下大家炸开了,很快就有学生说出了方法。利用这一过程产生平均数,不仅让学生感悟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而且让学生体验了平均数的优点。通过这样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经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模拟情景“做数学”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新增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个学习领域,并从关注人的发展的高度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数学的价值。”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能亲身经历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丰富对数学的认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如学习相遇问题应用题,在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解法有基本了解时,布置这样的活动: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应用题中的情节作表演,并口头编应用题,再解答。表演者在教室外可自由找,5分钟之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在活动时两位同学站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两地),面对面的站着,喊“预备走”一齐面对面走来(同时、相向),经过一定的时间,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相遇了)。如果没有同桌帮忙,一个人可以表演吗?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举手示范:将两手掌竖直,掌心对着掌心,慢慢靠融,经过一会儿时间,两手掌合在一起了。经过这样的演练,学生对“两地、相向(对)、相遇”等实实在在的了解。让学生对相遇问题中常见的专业用语有了清晰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了算理,解法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种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返回生活“做数学”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地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实例,把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处处与生活同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原型,经过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上升到数学知识,也就是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亲身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生命力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创造的无穷乐趣。
例如在讲授完角的特征之后,我是这样设计练习的:
师:你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角吗?能说给我们同学听听吗?
生:(边指边说)房顶有一个角。
生:小朋友的书上也有四个角。
生:乒乓桌上有四个角。
生:黑板上有四个角。
生:国旗上也有角。
生:柜子上有角。
生:红领巾上有三个角。
生:窗上有角。
……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角的概念判断生活中有哪些角,并指名上台一一指出来,学生的热情非常高,都很愿意上台一展自己的才能,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观察力。这样教学,不仅再一次巩固了角的概念及指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情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观察和思考中增强自己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更是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将学生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带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实践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让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跳跃,他们就会发现数学是多么的有亲和力;让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跳跃,数学就能成为学生成长轨迹中一个难以磨灭的亮点!如果数学教学还是只提供“思维的体操”,不注意实践的操作,这是不能适应学生心理发展和时代需求的。我们应该以数学新课标理念为坚实的支撑点,赋予传统教学以新的活力。让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跳跃,让每个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学生会学数学成为我们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