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莲老师对大班科学活动《文具的平衡游戏》做出细致科学的点评分析
大班科学活动:文具的平衡游戏
江阴市西郊中心幼儿园 管莲
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的设计背景基于三点考量因素。
1.基于大班幼小衔接的课题背景。
在孩子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衔接时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如何帮助孩子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是我们大班教育教学的重点之一。
孩子们在活动中逐渐认识了铅笔、橡皮、直尺等文具用品。而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也让这些文具有了更多新用途。瞧,用橡皮堆高,用直尺做跷跷板,用铅笔做指挥棒……孩子们无限的创意,也给我们很多教学启示。《文具的平衡游戏》就是源于孩子们用直尺做跷跷板的创意。
2.基于大班下学期末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
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为幼儿入学作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因为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大班幼儿对数字敏感,具有一定比较、判断和书写记录的能力,在学习中幼儿具有主动性。因此我在设计活动环节时,既注重教师的“引”,更注重幼儿的“主动探究”。把老师的引导更具情境化,同时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的学习经验,给予幼儿充分探索、质疑、交流、提升、总结的空间,对于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分层解决。力求让活动生动有趣,富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
3.帮助大班幼儿认知思维的拓展。
关于平衡游戏,以往,幼儿只是关注到平衡板两端的物体,但在这个活动中,我把幼儿的关注点拉到了支点。我们让孩子原先的思考“两端物体平衡吗?为什么(不)平衡?”转换为“怎样让两端的物体平衡?”。“平衡”的概念不再那么直观简单。原来影响平衡的因素不仅仅是两端的物体,换个角度,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发现。不同维度的思考会使幼儿的思维方式更加立体,可以帮助大班幼儿认知思维得以激发和拓展。这也是我这个活动想要给予孩子的,是我开展活动的目的之一。
基于以上三点思考,我设计开展了大班的科学活动“文具的平衡游戏”。活动过程如下。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在动手玩文具的平衡游戏时,发现移动支点的位置能使两边物体平衡。
2.通过对不同物体的平衡操作,发现支点位置与一边物体轻重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平衡游戏得快乐,激发幼儿的探究欲。
活动准备:
教师的教具尺、大夹子2个、书包(里面装有铅笔、橡皮、直尺、透明胶带(大的)、小刀、剪刀、涂改液、一盒回形针)、记录纸、教学课件
学具:人手一份(铅笔、橡皮、直尺、透明胶带、小刀、剪刀、一盒回形针),记录纸,记录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文具,重点认识直尺。
1.老师一一取出书包里的文具,让幼儿快速的认识,将文具在展示台上一一排队。
教师总结: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老师演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些文具。
(文具的出示从熟悉到陌生,给孩子一个经验进入的过程,也是引出活动主题的过程。认识文具的速度稍快。)
2.老师取出一捆直尺人手一把。
观察:看看直尺上有什么?(上面有刻度,有数字)直尺上最大的数字是几?最小的呢?刻度“15”在哪里?
3.老师取出一个夹子,夹在刻度“0”上。幼儿同样操作,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此环节的设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幼儿刚才对刻度的认识,同时又为后面平衡环节的开展做一个铺垫。教师选取的三个刻度是本次活动中用到的三个关键位置,在这里预先认识。)
二、介绍平衡板玩法
1.老师取出教具大尺,演示平衡板的组成。
(此处重点引出支点,初步让幼儿了解支点的概念和作用。)
2.老师提出质疑:咦?怎么不平衡呀?引导幼儿观察平衡板一头重一头轻。老师追问:那怎样才能让平衡板平衡呢?引导幼儿发现只要在另一端夹上一个夹子,两边一样重就平衡了。
3.老师追问:你们猜这时平衡板的支点应该在刻度几上?(刻度“15”上,是尺的最中间。)集体记录下来。
(此处是一个把幼儿平时对“平衡板两端物体重量”的关注点,转移至对“支点变化”的关注点上的过程。老师隐性地向幼儿传达两个信息:影响平衡的因素还有可能是支点,支点是可以移动位置的。)
三、引导幼儿进行第一次平衡试验,发现移动支点就能让两端不同的文具平衡。
1.老师演示把刻度“30”一边的夹子拿下来,换成透明胶带。引导幼儿思考:平衡板还会平衡吗?怎么样让尺子重新平衡呢?
2.鼓励幼儿自己去试一下。并观察两边的文具平衡时,支点在刻度几上?集体记录下来。
3.小结:虽然平衡板两边的文具不一样重,但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支点的位置来保持尺子的平衡呢。
(此环节老师重点关注幼儿实验中各材料组合摆放、调整支点位置、观察支点所在刻度三方面,为后面幼儿自主实验打基础。以透明胶为例,通过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小结、验证发现。)
四、引导幼儿进行第二次平衡实验,并从中发现支点位置和物体平衡的规律。
1.老师引导幼儿把刻度“30”处的透明胶带换成不同文具进行平衡实验,观察记录支点的位置。
2.集体交流:看看我们实验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谁最重?支点在哪里?谁最轻?支点在哪里?
3.小结:刻度“30”一边的东西越重,支点就越靠近重的一边。其实,支点是最公平的,刻度“30”一边的文具太重了,支点就给他短一点的平衡板,刻度“0”一边的夹子太轻了,支点就给他长一点的平衡板。
(这一环节中,幼儿通过不断地更换文具来不断地验证上一环节得出的结论,同时,又通过许多的实验结果推理的出新的经验总结。是一个不断递进深入的环节。)
五、挑战设疑。
老师质疑追问引发幼儿思维进一步挑战:这些文具盒里回形针最重,它的支点在刻度“26”上,我在最重的回形针一边再加上一瓶很重的涂改液,让他们平衡,这时的支点会在刻度几上呢?如果刻度“30”一边没有文具了。只留刻度“0”上的一个夹子,还能平衡吗?
(活动的结束老师向幼儿抛出更具拓展性的问题,对幼儿的思维提出新的挑战。既是这一活动的结束,又是新活动的开始。使活动呈现开放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