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延伸性阅读的指导研究(华裕美) 2020-09-12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延伸性阅读的指导研究

江阴市城西中心小学 华裕美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只重视课内阅读,往往忽视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导致语文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新课程标准倡导课内与课外延伸性阅读的有效融合,特别强调延伸性阅读内容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课内阅读与课外延伸性阅读的高效融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教材与延伸性阅读内容的高效融合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提出了语文教材与延伸性阅读内容高效融合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延伸性阅读;指导研究

阅读是增长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如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广大语文教师致力于阅读效率提高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仍然缺乏对延伸性阅读内容的有效融合,还在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认为阅读是一项十分枯燥乏味的活动,逐渐失去了阅读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时间与空间,进而实现教材与延伸性阅读内容的高效融合。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教材与延伸性阅读内容高效融合的重要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阅读必须有数量的保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量为每学期五万余字。因此,仅凭课内阅读根本无法达到要求,学生需要通过图书馆、书店、网络等多种渠道开展课外阅读,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量。

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延伸性阅读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课内,教师引领的课文阅读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范例与方法,学生在课内掌握阅读方法,如掌握精读、略读、跳读等阅读方法,而课外延伸性阅读则进行技能的训练与强化。课内阅读无法代替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更强,个性化的阅读层面更广。许多课内阅读都只是节选于名著名篇的精华片段,使学生的阅读面教窄,这显然是不够的。仅依靠课内的片段式教学,学生对作者的思想与写作手法不可能全面了解,也不可能从中吸取精髓,内化为自身文学素养与阅读技能。课内阅读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名篇的片段有阅读整本书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了解课本片段与整本书的关系,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悟文本的真正内涵,从而提高阅读能力。课内阅读与课外延伸性阅读相融合,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内化,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与延伸性阅读的高效融合策略

1. 找出教材与延伸性阅读内容的融合点

一是加强以教材文本为中心的课内与延伸性阅读的融合。这种阅读是以理解课文为中心、围绕课文内容而展开的阅读活动,目的是拓展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全面理解。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教课文通常需要其他的内容来加以佐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时就可以将课内教学与外在的知识相融合,以达到阅读的高效与深化。例如,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第五单元识字8就选自《三字经》开头8句和中间8句,单从内容而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不太感兴趣,理解起来也较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讲一些跟文本有关的典故,听听古人是如何学习《三字经》的,学学《三字经》的歌曲,讲讲《三字经》中提到的历史故事等,就能够激发学生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把简短的教学内容变得饱满丰富,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二是以课外延伸性阅读为中心的课内外阅读的融合,即以教材为中心点向外辐射,在课内学习阅读方法与技巧,在课外开展实践训练。教师可通过教材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加高效,并且在课外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自主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合理科学的阅读方法,如阅读中常见的精读法、泛读法等,对不同的文章

采用不同的方法,以提高阅读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如摘抄、背诵精华语句与段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于一些没有必要进行深入阅读的文章,学生就可以采用泛读的方法进行阅读。其次,教师要发挥课外阅读的引导作用,运用这些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互动交流,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2. 建立教材与延伸性阅读体系

一是有针对性地精选阅读材料,做到精准推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课内阅读为基础,向学生推荐一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篇章。这些篇章不一定是与课文紧密相关的文章,可以是作者的系列性作品。对于一些名著,教师则可以让学生直接阅读原著,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是加强课外延伸性阅读书库的建设。教师可以采取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等措施,让学生将家中或者手头阅读的书籍进行交换阅读,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阅读书目缺乏的问题。

3. 提高课外延伸性阅读实践的有效性

教师要把课外延伸性阅读作为对课内阅读的拓展来对待,充分认识课内外阅读其实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是要做好阅读笔记。如建立阅读摘抄本,教师让学生对一些精彩的词语、语句、段落等进行摘抄,并要求学生时常进行翻阅,以便将精彩的语汇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摘抄进行检查,发现优秀的笔记及时展出,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二是实现阅读的定时与定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与培养。学生仅凭课堂上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课外的阅读,才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与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活动有一个明确的计划,让学生遵照计划,按时、定时地阅读,并且最好给学生规定每天的阅读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是提倡亲子共读、师生共读。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教育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在现实中,许多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情况关注度不够,闲暇时间只是一味地娱乐,很少与孩子谈及阅读的问题。因此,家长应该在阅读方面帮助孩子提升前进的幅度,把每天的阅读作为与孩子沟通的桥梁,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或者给孩子讲富有启迪意义的故事。这样,孩子不仅可以从书中获取营养,更重要的是还能受到家长良好阅读习惯的影响,从而重视阅读、喜欢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是组织阅读主题实践活动。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根据学生实际积累开展一些关于阅读的主题活动,运用这些活动促进学生进行阅读。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立志成才”的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相关阅读,并向学生推荐克服困难最终成才的书籍,如《张海迪》等;在“纪念长征”的主题活动中,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丰碑》《金色的鱼

钩》等相关文章;在有关亲情的主题中,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背景》《隧道》等文章。教师也可以开展阅读辩论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资料进行辩论,如“学生可以带手机到学校吗”“我们应该学习自己所崇拜的明星的什么品质”等话题。教师还可以把主题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围绕主题准备材料、进行阅读,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4. 对延伸性阅读进行科学评价

阅读评价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外延伸性阅读评价可以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与肯定作用,促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动力和成就感。为此,教师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小小书虫”“阅读小中队”等评选活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给予表扬与肯定。当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取得成绩时,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促使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为了肯定学生的阅读成绩,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看到自己在阅读中取得的成果,进而产生成就感,进一步对阅读产生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笔记等进行展示;通过开展阅读交流,如召开阅读故事会等,让学生展示自我、共同进步。此外,教师还要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档案,对学生的阅读成果实施评分管理,将阅读的项目细化,每项规定一定的分值,不断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阅读效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实施教材与延伸性阅读内容高效融合的策略,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教师要找出教材与延伸性阅读内容的融合点,建立延伸性阅读内容体系,开展高效、可行的实践活动,对延伸性阅读工作进行科学评价,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时丽萍 . 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J.

教世界,201304):261-262.

2  曾立庄 . 有教无痕润物无声——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

效融合的策略[J. 金田,20130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