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研讨
蔡成德老师执教的《蒹葭》教学简案 2018-10-11
网站类目:在线研讨

《蒹葭》教学设计

蔡成德

文本解读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中的名篇,于古于今,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它描绘了一幅唯美而感伤的场景:深秋的清晨,抒情主人公在长满芦苇的河畔苦苦追寻心中的伊人,而伊人始终飘渺阻隔,可望难即。对《蒹葭》的赏析是多维度的。最常见的是从音韵、意象和情感三方面领略它延续千年的美。《课标》要求初中生熟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所以,对教材的解析不宜过深,对诗歌的意象有初步了解即可。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诗经》与音乐密不可分,教师应该注意这个特征,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能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除此之外,应该对诗歌的意象有大概的了解。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应该激发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目标:

1. 学习《蒹葭》,体会比兴和重组叠句的艺术手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借助意象,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评价

    1.背诵、默写,了解重章叠句。

2.意象比较,理解重章叠句。

3.句式写话,理解作品主题的多元性。

    4.拟写标题,体会作品的影响力

教学活动设计:

背诵《蒹葭》——默写《蒹葭》——批注《蒹葭》(画意象、不叠词、再拟题,说变化)——句写《蒹葭》

【课堂实际板书活动——1.默写、订正(解决识记、了解重章叠句)。2.批注变化部分(深入了解诗歌内容,追寻的时间之长,空间之广,难度之大)。3。圈画高频词(理解主旨。动词——伊人“在”、我“溯从”,这是一个追寻理想或美好目标的故事。名词——“水”,这是一个和水有关的生命故事。)4.给诗歌再拟题。“在水一方”“秋水伊人”,了解这首诗的文化影响力。】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诗——《蒹葭》。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评为《诗经》中的最美诗篇。感兴趣,课后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这一方面的信息(邓丽君《在水一方》)。

     (二)背诵《蒹葭》,引重章叠句

已经布置大家背诵了,下面,我们就一起背诵看看,还不熟练的要借此机会巩固。

     请同学说说看,背诵这首诗,有没有什么诀窍。【了解重章叠句】

    (三)默写《蒹葭》,说重章叠句。

    为了检查大家阶段性学习成果,下面我们默写。请三位同学上黑板默写。其他同学在默写本上默。

交互批改。

集体批改黑板上的,并说说默写错的依据。

    在水一方【在水之边】【在水之岸】(不因句失韵)

白露为霜【白露未霜】(不因文害意)

    (四)说《蒹葭》,读出意境的变化

用五种符号标识出诗中的“人”(画圆圈)“地”(画单横线)“时”(画双横线)“事” (画波浪线)“物”(画小三角)

说一说意象  【叠词、成语】

蒹葭苍苍,秋水(茫茫)(森森),道路(漫漫),伊人(远远),白露( 闪闪

白露晶晶,秋水盈盈,伊人影影,河道弯弯,伊人幻幻,芦苇青青

 

秋水伊人【指思念中的那个人。】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即水的对岸。】(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拟标题】

 

说一说画面【层次、虚化】(时空的变化)(修饰语)

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都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恫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这是道阻的渲染,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诗中还巧妙的运用了如苍苍、凄凄,使全文声情兼备。

【说一说,诗人是如何通过时间空间、过程等的变化,使得故事层层深入,递进发展,在变化中给人一种悠渺深远、意味无穷的意境。【时空变化为序】

读出时间的变化,空间的转换,以及道路的特征【批注】

“白露为霜”(日未出)——“白露未”(日正出)——“白露未已”(日已出),

“在水一方”(对岸上)——“在水之湄”(水草交接处)——“在水之”(水边)

“宛在水中央”(在水中)——“宛在水中坻”(在水中小陆地上)——“宛在水中”(在水中稍大的陆地上),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小渚曰沚,小沚曰

“道阻且长”(向前延伸)——“道阻且跻”(向上延伸)——‘道阻且右”(向旁延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曲长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弯弯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回溯

“只在此水中,道阻不可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