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落实于“写”
——以《小露珠》课堂教学为例
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袁祎
邮编:214433 电话:13182784789
正值“读写结合”课型研究如火如荼之际,看多了读写结合中“浮光掠影”地写,“草草收场”地写,“耳提面命”地写,愈发清晰地感觉到:读写结合,最终的落脚点应该在写,把“写”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儿童言语生长,正是读写结合的目的所在。那么,我们该如何把“写”真正落到实处呢?
朱玲洁老师执教的《小露珠》一课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一、定准“写”的目标
《小露珠》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童话,很受小朋友们喜欢。拟人是童话特有的表现手法,课文中处处可见拟人手法的运用,文中的小露珠和植物们都具有了人的特征。根据文体特征,把握文本语言特色,把“学习并尝试运用拟人手法”定为写的目标显而易见。
但是,拟人手法的运用在学习了《小露珠》之后该提升到一个什么度,恰恰是本文读写结合目标确定的难点所在,让人大伤脑筋。朱老师慧眼独具,发现了本文很具典型性的两个拟人句,“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和“小露珠向大伙儿一一告别,她笑盈盈地说:‘我明天还会来的。’”前一句赋予了植物人的动作,后一句赋予了小露珠人的神态,把它们写活了。根据本课拟人句特有的表达特点,朱老师为本课读写结合的目标准确定位:“想象人的动作和神态,写写小露珠玩的样子。”
那么,定这样的目标,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否有难度呢?研读小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编者在四下《练习1》安排了一次运用拟人手法把句子写生动的练习。可见,在三年级安排拟人手法的相关学习和运用,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学生可以接受的。
因此,读写结合中“写”的目标确定不仅要准确,而且要适切。
二、激发“写”的热情
写作是一种“情动而辞发”的活动,读写结合中的“写”也不例外。如果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勉为其难地写,那这样的写味同嚼蜡,堪比鸡肋。如果在读中积蕴起学生饱满的感情,那后续的写自然就洋洋洒洒,一吐为快了。
我们一起来看朱老师执教的《小露珠》一课,朱老师在学生一次次品读中激发起学生对小露珠的喜爱。“在你眼里,小露珠是怎样的?”“这么美,难怪小动物喜欢,还有谁喜欢?植物为什么喜欢?”“你们看,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变样了!(出示一幅幅小露珠装点植物的美轮美奂的图片)”“在小露珠的装点下植物像什么?”
学生对小露珠的喜爱指数明显在上升。起先,小露珠在学生眼中是美丽的、可爱的、透明的、漂亮的、晶莹剔透的……从中我们可以听出学生很喜欢小露珠。后来,学生愈发惊叹起来,他们看着被小露珠装点的植物说,“雪白的铃兰戴上了美丽的耳环!雪白的蒲公英戴上了亮晶晶的皇冠!碧绿的小草戴上了钻石手环!”喜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有了这样的感情铺垫,学生心怀对小露珠的喜爱、赞叹,当然很乐于去想象,去书写小露珠玩耍的可爱身影,笔下自然流露着真情和爱意,这样的“写”恰恰延续了学生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
三、指导“写”的方法
读写结合,需将读中所学到的知识、方法在写中加以运用,以形成相应的能力。因此,此时的“写”应为获得一定知识和策略后的实践练习,教师的指导自然必不可少。不过,教师的指导是灌输式的一股脑儿告诉,还是体验式的渐次发现,产生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
我们不妨来看朱老师指导写法的教学片段1:
师:随着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她的身子越来越轻了,谁来和她告别?
生1: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
师:我们可以这样说:向日葵向她告别,白杨树向她告别,喇叭花向她告别。好不好玩呀?
生(齐声):不好玩。
师:同样是告别,高明的作者是怎么写的?(出示书上的句子)
生齐读句子: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
师:你喜欢哪一种写法?为什么?
生1:我喜欢作者的写法,因为这个句子长,写得具体。
生2:我也喜欢作者的写法,因为他当作人来写。
师:感觉?
生2:生动了,有趣了。
师:作者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这样写读起来特别有意思,这种方法叫拟人。我能不能把这句话改成“向日葵动情地吹奏着乐曲,白杨树向她点头,喇叭花向她招手。”
生1:不能。向日葵的花盘大大的,一阵风吹过,点来点去的,在点头。
生2:不能。白杨树的枝干长长的,被风一吹,飘来飘去的,在招手。
生3:不能。每个植物都有特点的,所以不能换。
师:看来,拟人时,要抓住特点,用上准确的动词。加上动作,小朋友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出示句子“小露珠向大伙儿一一告别,她笑盈盈地说:“我明天还会来的。”)
师:从“笑吟吟”这个词中发现了什么?
生1:小露珠很开心。
生2:小露珠很高兴,她明天还会来。
师:“笑吟吟”是人的表情,在写拟人句时,还可以想象人的表情,把事物当成人来写。高明的作者用拟人手法把告别情景写得特别生动。
从片段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朱老师指导写拟人句是分三步走的:
第一步,感受拟人句的生动有趣,认识拟人句。第二步,发现写拟人句要抓住特点,用上准确的动词。第三步,发现写拟人句可以想象人的表情,把事物当成人来写。朱老师的指导步步深入,渐次提高,清清楚楚地教给了学生写拟人句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其次,朱老师教方法并不急于告诉,而是采用“故错法”,制造“矛盾冲突”,引发“头脑风暴”,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体验、发现。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以往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被瞬间激活,自主建构了写拟人句的策略,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这样的学习,这样的指导,产生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学生在用拟人手法写玩耍的小露珠时,想象丰富,生动活泼,充满情趣,有的说“小露珠在跟七星瓢虫玩捉迷藏”,有的说“小露珠你追我赶,在比赛滑滑梯”……
四、创设“写”的情境
读写结合的“写”不是排除在课堂之外的小练笔,也不是与课文压根无关的八竿子打不着的附加练笔,而是与“读”紧密相连的不脱语境的练笔形式,脱离了语境的写只是机械被动地摆弄文字而已,只是枯燥的训练而已,根本体验不到用文字写作的快乐。
朱老师细读文本,利用“小露珠爬着,滚着,笑着。”这句话,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与课文语境相连的情境,请看教学片段2:
师:作者写小露珠只写了一句话,读着这句话,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听到小露珠在咯咯地笑着。
师:哦,你听到了笑声。
生2:我仿佛看到了小露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画,(出示)小露珠在怎么玩呢?
生1:小露珠在跟小草玩荡秋千。
生2:小露珠在向七星瓢虫问好。
生3:小露珠在跟铃兰握手,她们笑开了花。
…… ……
师:请你运用拟人手法,想象人的动作和表情,写一写动植物们和小露珠玩耍的情景。
从教学片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创设“写”的情境的精心。
朱老师先用一句话造境,让孩子们在想象中走到了小露珠的身旁,聆听她的声音,欣赏她的活动情景,自然而然地与小露珠亲热了起来。接着,朱老师巧妙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小露珠与动植物们在一起的图片展现在大家面前,多姿多彩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进了美妙的小露珠与动植物的世界里,接下去的故事当然就很精彩啦!
因此,要把读写结合中的“写”落到实处,目标、情感、方法、情境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它们对于提高“写”的有效度,增长学生的言语表达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