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当下景·换位巧沟通 2024-10-21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德育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一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小学班主任的 78 个临场应变技巧》

观察当下景·换位巧沟通

——读许丹红老师《小学班主任的 78 个临场应变技巧》有感


从事教师这个行业已近三十年,自认为有责任心、踏实努力之人。我喜欢看孩子们认真练字的样子,喜欢听孩子讲一些生活中的趣事,也喜欢盯着孩子一天天地过关作业,日日成长。看到孩子进步,我也发自内心地高兴;看到家长赞同,也为达成“共识”而庆幸。在学校德育处,在余家宇名师工作室的驱动下,我也自感压力,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看着一个个充满干劲的青年们开展特色班队活动、撰写心得体会,获得一张张证书,我也为他们开心;看着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小青年们发动家长,把山水家园搞得有声有色,我也有点儿窃喜;看着孩子们欢快地奔向禽园喂点儿菜叶,奔向劳动教室包几个元宵,奔向百草园摘几片花瓣包几个香囊,我也非常欣慰。当然,看到花坛中的草儿越长越旺、花儿越来越弱,我也会“有点儿烦”——暗自责怪:为啥不好好地维护呢?看到一个个红头文件发下来,按部就班地做,也感觉有点儿“腻”——总是这样做,缺了点儿新意嘛。也许,真的在各种琐碎、重复中会只顾应付却仍疲惫不堪,对育人这项工作失了信心,没了兴趣。

这个假期,应景式地读了浙江嘉兴市德育名师、一线班主任工作者许丹红老师的《小学班主任的78 个临场应变技巧》,才发觉自己要走的路、能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这本书共有七个章节,分别讲述了许老师在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品行问题、班级管理问题、意外突发事件、家长的行为问题、与同事有关的问题的78个典型事例,每个事例又分情景再现、临场应变、温馨提示三个板块。初一翻,框架一样,每个事例又似曾相识,因为都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历过的,感觉只须简略一读。但抛开杂念,静下心来,才发现许老师对故事的描述也充满童趣——画面感强,故事性也强,读来很是轻松,代入感极强;特别是读到许老师不同的处理方式时又不禁会心一笑,促使我要急迫地往下读,犹如在看情节足够吸引人的连载小说一样,迫不及待地看到当日更新。

根据许老师每篇文章的三个板块,我感觉,我们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可以依托四个环节: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交流沟通,时刻提醒。

一、观察当下细节,敏锐发现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告诉我们,敏锐的观察力是每一个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许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非常细心的老师,她能够透过平凡每一天中的鸡毛蒜皮般的琐碎小事看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并且深入思考、寻找原因。她会抓住孩子不良行为的表象,在同伴关系中寻找原因,在亲子沟通中探究根本,习惯养成中找到方向……有人这样评价:许老师记录的这些事情与大江东去无关,与豪迈壮志无缘,但却透过三尺讲台、小小教室和青青校园承载着几十个孩子的悲欢离合。她不吝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亮。她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显露出来的教育细节,耐心地叩问,静静地聆听,深入地挖掘,在细节上做文章。许老师就从试卷上慌忙的涂改痕迹中发现了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及时与学生沟通,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意识到犯了错误不可怕,关键是做错了事要有承认的勇气。最后,许老师还耐心地将错题的做法重新教了一遍,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成绩。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谎话,一个异样的表情,一丝不屑的态度,都需要我们去了解情况,剖析心理,并且抓住这样的契机,引导沟通交流。比如,我们在巡视班主任没有按照要求及时上晨会而“沉浸式”讲练习题时,是否可以不忙着去制止,先耐下性子仔细观察当下发生的每一桢,看一看孩子的听课状态、老师的教学方式;再试着了解老师其他时间段的行为,分析此种违规行为是常态还是偶然;若是常态的,是否可以走进老师的课堂,去听一听课,了解一下课堂效率,共同剖析原因,进行更深入的“对症下药”,分享同伴晨会的小妙招;若是偶然的,面对面地了解原因,来个温馨小提醒。

二、换位巧妙沟通,尊重不同需求

许老师在书中曾说:班主任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伤害一个生命。”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当下的老师,只有行走在学生心尖上,投入热情,投入爱心,投入精力,踏实、用心地去做,才会牵动学生细小的心灵,让学生从老师的身上得到正向引领。那么,我们老师的沟通方式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只有老师学会了换位思考,学生才会跟着换位思考;只有老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越来越尊重老师。

很多老师在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时,都偏向于成绩较差的,或者家庭教育有缺失的孩子。其实,现在孩子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趋向普遍性、低龄化。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也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低层次需要有了保障,高层次的需要就会突现。写到这儿,就不由想起于洁老师曾经每天为她的一个学生准备早饭的事例。那样的一个孩子,吃穿要发愁,当然先解决他的“生存需求”。满足了生存需求的学生,渐渐就有了情感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不同的学生遇到问题哪怕是相同的问题,原因可能会因为需求的不同而不同。许丹红老师在看到偏差行为,感受到不良情绪时,总是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换位思考来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或循循善诱,或教会孩子采用恰当方式发泄情绪,或给孩子树立榜样巧妙化解各方面矛盾,极大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发现在其他课堂上看课外书的孩子,她没有按照惯例批评,而是让学生评出“痴爱语文龙虎榜”,并真心地表扬,奖励了一本书。班级自习课纪律不好时,许老师先进行自我检讨,然后让学生每人写一封批评老师的信。这种隐形的批评教育,就是老师学会了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自然就好。

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我们的新老师们常常会因为经验的不足使具体的操作完不成预定的目标。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的需求。首先增强同理心,感受到他的情绪,鼓励他勇于走出困境。其次积极地倾听,共同“复盘”,准确地理解他的立场,当然,还要不断地根据小年轻的反馈来进行调整。我记得实小老特级王丽新老师听我们年轻人上课磨课时,发现我们做不好,就常常自己做老师,让我们做学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抠”,一句话一句话地“练”。现在回想起来,她这样手把手地教,不就是一种模拟的角色扮演么?她演示后,让我们练,发现问题再调整。通过这样的“模拟-演练-反馈-调整”的过程,应该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到我们这个层次的老师的需求,更快捷地找到适合我们的表达方式。当然,我们在与小年轻们沟通交流的时候,还需要有开放的心态。许丹红老师的每一次沟通和交流,总是会耐心地倾听对方的想法,尝试打破思维定势,发现新的可能的解决方案。许老师每一个案例的第三板块“温馨提示”应该就是一个解决方案的形成,一个跳出当下事件带着普适性的应变技巧吧。

读完许丹红老师《小学班主任的78个临场应变技巧》,深深地为许老师的坚持而折服。教育案例,我也写过;别人的教育案例,我也常读。可是,能坚持创作的人却不多见。薛瑞萍老师、管建刚老师……都是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的时候坚持记录日常教育教学点滴生活的成功者。许丹红老师不仅仅着眼于现象,更多地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归纳总结方法,尤其是棘手问题的处理,对一线老师有着极为具体的指导意义。正如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老师在《序》中所言:只要把最初的那些微不足道的一点勇气坚持到底,任何人都能像许丹红这样创出教育生命的奇迹。这正是这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取得不平凡业绩的原因。面对28年的教龄,是否也需要坚持更多地观察细节,坚持不断地思考,做好大量的细致工作,将持久战打得更漂亮一点儿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