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
2017年6月28日,我有幸成为省乡村小学数学骨干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
从毕业至今,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十几年,在教学岗位上的各种琐碎,各种压力,已经磨平了我的棱角,也磨去了我的职业理想和追求。对待工作偶尔更会有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开班典礼上,王华平主任讲:“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愿望,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在教书育人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追求。”他的一席话唤醒了我,让我顿悟。事实上,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知识都是有保质期的,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我,才会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淘汰,还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们常读有字之书。杨绛先生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我觉得说得特别有趣和恰切。那些你要参见的老师或学者,他们都静静地在那里,你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这真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常常去大师家里坐坐,与大师对话,可以充实自己的精神,可以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特别感谢包静娟导师为我们精心挑选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她指出,好书要多读,反复读,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上自己的思考读。是啊,我愿意足不出户,在书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
生活是本无字之书。培训班里的导师们是无字之书,同学们是无字之书,我身边的同事们是无字之书,他们都是一本本读不完的书,向他们学习,不但能检验自己学习有字之书得来的知识是否“精、专”;而且还能把他们的“精、专”的知识带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从而更加优化自己的教学。
无论是读有字之书还是无字之书,我们都不是为了拿文凭,不是为了评职称,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在书里,我们可以观照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当问题出现,书也许不一定能够帮你解决,但是它却能给你提供一个更好的视角;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考、逻辑、谈吐等等;它会让你的内心强大,不轻易决堤;它会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读书,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
赵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