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位教育学教授的笔记》有感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吴喜喜
作为一名对口单招的语文课程任课老师,我的日常就是不断地提醒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知识要点,然后用抽背、默写等方式来进行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时常感到既辛苦又没有成就感,看到埋头苦读的孩子们,还常常会生出无奈之感。
中国学生的勤奋刻苦可以说是世界闻名的,但创新能力往往不足,这与长期以来的教育方式是大有关系的。现在我们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的尝试,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海林教授的《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位教育学教授的笔记》中,以丰富的课例方式直观地向我们展现了美国中小学部分课堂的教学现状。不能说这些课堂都是完美的,但确实有很多地方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思路。
一、重学法,学习形式多样
美国每个州都有独立的教育体制,因此课程和教材也都不统一。从课例中可以看到,很多老师把教材作为一种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并不会进行条分缕析地讲解,而是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些课堂更注重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生学到了什么。讲授法、阅读法和活动法相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学习方式,其中活动法的运用特别多。
我印象非常深的一堂课是《不同类型政府的优势与劣势》,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资料,明确政体的类型及具体特征,课堂上,学生按政体类型分成几个小组,并根据政体特征来解决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其中体验君主专制政体的小组选出了一名同学担任君主,所有问题的最终决定权都掌握在这位“君主”手中,其他“公民”即使有不同意见,这些意见也难以被接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该政体下,不会因为意见冲突而爆发矛盾,比其它政体可以更快做出决策,但君主是否英明对国家进一步发展有更大的影响。学生的体验深刻、准确,而且他们对此印象深刻,这比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的效果明显好得多。
二、教师说得少,学生做得多
李海林教授在书中提到,他听课过程中关注了教师讲课的时长,大多数课堂中,只有大概十分之一的时间是老师在说,通常是用来说明学习内容和活动安排,剩下十分之九的时间都是学生在活动,活动有资料学习,有朗读,有思考讨论,有游戏体验,有实验等等各种形式。整个学习活动“是一个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资料、得出结论的技巧和知识。虽然他们学习的内容可能不够深不够难也不够广,但只要是学生自己领悟的知识点,不仅终身难以忘记,而且往往能够举一反三。”
京翰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季宏老师在《中美教育比较及其思考》一文中告诉我们:“美国教育界深受古希腊苏格拉底‘产婆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教育是一个‘接生’的过程,教师就是‘接生婆’,人们之所以接受教育是为了寻找‘原我’以不断完善自身。他们认为,知识非他人所能传授,主要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的。”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也要甘做“产婆”,为学生的自我领悟提供助力。
李教授的这本著作目前我还只是浅读了一遍,但已经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相信接下来更深入进去阅读并思索,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