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家庭良性互动合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机制的研究》中期报告
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课题组
一、背景介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因此,培养儿童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的健全人格,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小学和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独立意识和性意识迅猛发展,他们开始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生活,以利于积累人生经验。他们大都为独生子女,被称为“小太阳”,倍受长辈的娇宠、爱护,但缺失一份兄弟姐妹的友爱,孤独而封闭,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加上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往往侧重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情感体验层面的教育,忽视了情感智商的开发,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少人意志力不够强,自控能力偏弱,耐挫力不够,人际交往的亲和力不足,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学生违法违纪、自杀自残事件时有发生。健全人格是孩子今后融入社会,适应各种社会压力和挑战的必要前提和基本要素,也是今后家族得以延续的有力保证。而健全人格是长期培育和铸造的结果,它需要良好的学校、社会和家庭环境和条件以及需要良好品质的师长去塑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问题日益为教育界所重视。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办实验学校,教师队伍中男女比例小学约为3:7,中学约为5:5,小学教师中将近一半年龄在30岁以下,约有30%是代课教师,小学教师中除了8位音体美教师以外,其余都为语数外教师,德育骨干教师的比例约为10%。大部分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高,但理论功底不扎实,教育教学经验不足。初中教师中90%是年龄超过40周岁的中青年教师,中学教师中除了12位音体美劳教师外,其余几乎都是语数外物化政史地教师,德育骨干教师比例约为18%,大部分初中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学习和研究氛围较浓。学校所在地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对学校工作非常重视,在物质和经济上能给予学校全力保障,但在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方面指导不多,学校所在社区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工作也非常支持,非常关心学校的教学质量,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关注不多。小学学生家长中新市民占比超过50%,初中学生家长中新市民占比接近50%,这些新市民家长主要以种植塑料大棚为主,文化程度较低,为人非常本分,吃苦耐劳精神较强,但教育方法比较简单,育人理念和培养目标不够清晰,还有50%左右的本地居民主要以乡镇企业职工和个体经营为主,整天忙于赚钱和生意,对孩子期望很高,但关心和陪伴不够,特别在疫情期间对孩子的网上学习和心理健康指导不够。因此,学校、社会和家庭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既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
为此,我校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决定申报《学校、社会、家长良性互动合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机制的研究》这个课题研究。我们开展这项课题研究,主要针对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需要,在社区、学校和家庭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构建一套三良性互动合力培养的教育机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我校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为建构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协作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课题界定
(1)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向上、向善的整体精神面貌,在能力、气质、兴趣、动机、理想、信念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素养,具有阳光般明朗的健康的心理倾向。健全人格的标准应是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应该热爱生活,崇尚自然,淡泊名利,具有忧国忧民的深思,献身报国的壮志,矢志不渝的顽强,艰苦奋斗、卧薪尝胆的坚韧,诚信、 真挚的浓郁情怀。
(2)良性互动
互动就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良性互动就是指良好的相互作用,积极的相互影响。
(3)合力培养
这里所指的合力不是物理学上的合力,而是指同心协力,共同出力,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4)教育机制
教育机制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的层次机制、教育的形式机制和教育的功能机制三种基本类型。三类机制有着不同的内涵,又有着必然的联系。探讨教育机制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教育机制的内容,把握教育机制的规律,理清教育机制的思路。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学校、社会、家长良性互动合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机制的研究,普及健全人格知识,加强学生健全人格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让教师、家长了解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2)、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健全人格培养协作体系。以学校为主体,社区为基础,家庭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共同构建一个互动的教育体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保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通过对学校、社会、家长良性互动合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机制的研究,探索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实现培养活动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使健全人格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并努力构建一个和谐、完善的服务体系和操作体系。
四、研究内容
主要围绕学校、社会与家庭良性互动合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机制等内容来开展研究,具体分5个子课题。
(1)本校学生人格培养的现状调查研究
(2)学校与社区良性互动合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方式和方法
(3)学校与家庭良性互动合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方式和方法
(4)三位一体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典型案例研究
(5)研究体系的推进和服务体系的构建的研究
五、阶段成效
1.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三位一体教育机制 |
社区教育 |
学校教育
|
家庭教育 |
开放学校资源 |
建立帮教机制 |
编写 相关 读物 |
课题研究 |
心理咨询
|
德育活动
|
课堂 教学 |
基地资源 |
家庭教育活动 |
家长学校 |
知心对话 |
面授 |
信箱咨询 |
主题教育 |
开设课程 |
亲子活动 |
刊授 |
普及知识 |
网上咨询 |
宣传活动 |
学科渗透 |
家长沙龙 |
函授 |
开展活动 |
团体辅导 |
创建活动 |
电话咨询 |
个别咨询 |
实践活动 |
2.初步形成了校本教育内容
我校尝试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各年级所开展的教育内容各有侧重。比如,在初中学生中,我们确定了这样的教育内容。
初一年级: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适应,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适应;对学校老师教学风格的适应,与新同学之间关系的适应;对班级地位改变的适应;学校学习方法的适应;与父母关系的适应。针对这一特点初一学年级学生校本教育内容主要有:(1)消除学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形成和谐的、融洽的氛围(2)人际关系的辅导,尤其是与同学之间的交往辅导(3)初学校习方法的辅导(4)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
初二年级:(1)学会分析学习的压力和任务,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效率,并能针对自己的人生发展任务,确立自己的兴趣爱好(2)了解自身的身心变化,努力塑造健康的形象,进行健康积极的异性交往。(3)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主动调节自我情绪的辅导,从而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生活(5)勇气和耐挫能力的培养。
初三年级:(1)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带来压力的普遍性(2)学习方法与考试焦虑方面的辅导(3)使学生认识和协调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主客观自我的差异,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初步形成生活目标,正确作出人生抉择。
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通过开设心理课程、主题教育活动、文明创建活动、心理辅导、课题研究、差异化评价和成长导师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2)能与周围的人正常交往,懂得合作,乐于帮助别人,尊重别人;(3)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适应环境;(4)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4.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涌现出一大批思想素质好、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他们逐步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骨干力量,他们在构建学生健全人格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自身的素质,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有多位老师的论文在省市杂志上发表或获奖,殷余忠老师出版了6本教育论著,徐纪华老师在2019年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会课比赛中获一等奖;陆晓芳、袁俊柯、李倩分别获全国青春期教育会课比赛一二等奖,王艳华、张燕老师分获无锡市班主任技能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吕艳、徐美、仇云松、戴丹、蒋亚芬等老师获评无锡市德育新秀、德育能手等称号,学校德育骨干教师比例超过全市绝大部分学校,这在一所农村中学是不简单的。
5.家庭教育指导初步形成系列化。
近几年,我校通过开设家长学校、知心对话、编写家庭教育读本等活动,初步做到了面授家长学校、刊授家长学校、函授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相结合,构成了一个家庭和学校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完整体系。在“十三五”期间,出版了《淡定面对青春期》和《成功的家教塑造优秀的孩子》《正能量家教》三本家庭教育书籍,提高了全体家长的育人水平。
6.推动了学校与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进程。
我们在探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整合过程中,与社区一起通过宣传活动、教育讲座、社区咨询和建立跟踪帮教机制,建立了社区、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工作网络,共同推动了教育的进程。由于工作得力,学校与家庭、社会整合程度高,学校先后被授予教育部培育温馨校园典型案例先进单位、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青春期教育基地学校、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实验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无锡市新优质学校、江阴市高品质学校等荣誉称号。
六、后期设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的。
1.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人格培养教育的衔接
健全人格的培养工作必须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遵循未成年人各阶段品质形成的规律来进行。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注意横向各教育因素之间的联系,还应注意纵向各教育阶段的衔接。为此,我们需加强中小学之间的联系,开展好教育衔接调研活动,开展小学毕业班学生与初一学生的互动活动,使小学生对初中生活有更多地了解,升入初中后能较快适应学校生活。
2.进一步强化家校教育协同观念
一方面学校要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来,共同促进教育机制的顺利构建和实施。另一方面学校要有针对性地举办好家长学校,组织家访,举行系列讲座,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合作打好基础。
3.进一步探索学校与社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近年来,由于社区在建设过程中把许多力量放在了体制改革和物质文明上,教育、科普、文化娱乐等精神方面的服务水平较低,与社区成员的要求及社会对社区工作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还未引起社区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我们顺利开展三位一体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教育机制的研究。为此,学校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努力探索学校与社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4.进一步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充分挖掘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积极因素,构建完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1)学校是主体。学校要担负起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主体责任,在教育目标、教材、内容、形式和师资等方面作出统筹安排,系统传授孩子政治思想、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审美观念和劳动观念等方面的知识。(2)家庭是重点。家长要努力学习,做好孩子的榜样,接纳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家庭教育工作。(3)社会是基础。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努力营造教育氛围, 各种社团组织要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传媒要创造文明、科学、健康的文化环境,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三者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5.加强后测,完善课题研究成果
中期评估后,学校课题组要根据前测量表进行后测,分析与处理好后测数据,并进行前后测对比,为结题报告提供实证,以便量化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示范辐射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