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乐队”形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陈悦宁 2021-07-19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摘录】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的合作开发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优化音乐活动方案,加强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激发学生终身学习与探究音乐的愿望。

【关键词】微乐队  必要性

【引言】在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层的渗透中,在美育的指导方针之下,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活动能力迫在眉睫。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孩子能够通过网络窗口快速且多层面地了解全世界不同类型的音乐文化,各式各样的音乐表现形式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同时与音乐课形成了极大地对比,在此条件下,我尝试将“乐队”这样一种在音乐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存在。却一直在推陈出新的音乐形式带进音乐课堂,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提升自身音乐综合素养。

【正文】

1. 微乐队进课堂的必要性

1.1微乐队的核心理念

   “乐队”这个词语既古典又新潮,在古代就出现了“歌舞队伍”式的乐队。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品位的需求,又陆续出现了编制不同、人数不同的各种类型的乐队,甚至乐团。这些乐队有的擅长演奏粗狂豪放的歌曲,如汉代的鼓吹乐队;有的善于表达细腻文雅的情感,例如唐代的燕乐乐队;更有极具音乐表现力的西方管弦乐团以及充满现代气息的爵士乐队、电声乐队、摇滚乐队等等。

“微乐队”是融合以上各类乐队的种类及风格,根据音乐教材所设定的情境进行变化,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的《鸭子拌嘴》,是用木鱼、锣、钹、鼓等打击乐器演奏的乐曲,那么就可以选用鼓吹乐的方式进行配器,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再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歌曲《铃儿响叮当》,是一首美国童谣,可以选用现代流行乐队的方式安排音乐实践活动,加入吉他、电子琴、打击乐器等。

“微乐队”不仅可以以班级为单元进行合作,在音乐基础水平较好的班级也可以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自由组合,每个组合可设计个性化的合作方案并进行展示,这样的方式也十分有利于将音乐的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堂外,每个组合可在课后利用自媒体查阅资料,进行排练,同时也可以鼓励有才艺的孩子将所学特长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在音乐基础教育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给学生提供展示和表演的机会,也能够使他们产生终身学习音乐的欲望,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1.2音乐课堂现状分析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走进小学音乐课堂之前,就已经开始培养音乐兴趣爱好,拥有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孩子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音乐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部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歌曲,也有一些离当今少年儿童生活比较遥远的少儿歌曲,但我认为这不是音乐课堂不够吸引孩子的主要原因,只要老师善于挖掘生活素材,多多关注充满正能量的社会热点,再运用自身积累以及教学智慧对教材进行重构和创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必能引发新音乐课堂的浪潮。

1.3微乐队进课堂的必要性

乐队是一群人的狂欢,在乐队演奏的过程中,既体现了音乐家们超强的合作能力与艺术上的默契,同时也能彰显了不同功能乐手的个性,乐队的形式既体现了音乐中的合作精神,又强调了个体的不可替代性。而根据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要求,我认为用乐队的形式去构建音乐实践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

“微乐队”不仅指向音乐合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因为这样的音乐表现形式能够极大地引发参与者与聆听者的共鸣,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情绪的前提下,激发学生表现情绪的欲望。而音乐本身正是情绪传递的最好工具,让学生通过“微乐队”的形式,积极参与音乐实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大量美好的情感体验,正是我将这一形式引进课堂的目的。

2. 构建“微乐队”式课堂初体验

2.1课例《铃儿响叮当》

《铃儿响叮当》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歌曲,这是一首来自美国的欢快活泼的节日歌曲,传唱度极高。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就引入了“微乐队”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

 首先我以吉他弹唱的方式演唱了歌曲的A段,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乐队中吉他的音色、特点,这样的方式旨在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吉他本身,与这种乐器产生连接并建立良好的关系。果然,学生一下子对吉他产生了兴趣,也表现出对歌曲学习的强烈愿望。由于学生对歌曲已经比较熟悉,我就让学生试着跟着吉他伴奏演唱歌曲的A段,感受吉他与钢琴制造的不同氛围,并说说感受,同时学习配合不同的乐器用合适的声音演唱歌曲。

 A乐段的音乐活动结束后,我选择用电子合成器作为B乐段的主要伴奏乐器。一来是让学生继续熟悉乐队中乐器的配置,能够直观地认识电子合成器这种与钢琴比较相像的乐器,并能通过对比去发现两者间的不同;二来,钢琴可选择的音色比较少,在电子合成器中,我可以选择更加贴合圣诞节氛围的音色来为乐曲伴奏,为学生创设更符合歌曲背景的音乐情境,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找到音乐情绪并表达。在歌唱教学中,我始终引导学生用合适地声音去演唱歌曲,反复强调歌唱的重要性,同时一直观察和寻找“好声音”,为了接下来的“微乐队”合作做铺垫。

顺利完成歌唱教学之后,我带领学生完整地了解“微乐队”的整体构成,让学生了解一个比较完整地乐队还需打击乐器组。我让学生分两种风格进行表现,一种是较为传统的用碰铃、串铃、铃鼓为歌曲伴奏,学生根据乐曲段落之间的细微变化去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自主设计节奏型,然后分组合作。第二种是在电子合成器中找到与架子鼓接近的二拍子节奏,让学生与电子合成器进行合作,感受较为流行的节奏风格,并认识“微乐队”风格的多样性。

在最后的“微乐队”唱演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发现了孩子们身上无限的潜力。在西方音乐思潮的冲击下,学习键盘的孩子越来越多,一些孩子到了四年级已经拥有较高的键盘能力,所以在每个班级的音乐课堂中,我都会去寻找1-2位厉害的“键盘手”,为他们提供由单音构成的乐谱,完成键盘铺底的作用,如果没有能够快速识谱的孩子,我就选择在键盘上做标记,只要学生按照节奏换音即可。当然,这一个项目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要求较高,如果学生按照标记依旧完成不了,我就选择用电子合成器提前录入。找到键盘手后,我让部分孩子扮演主唱的角色,而我就作为吉他手,鼓手既可以让孩子们来担当,也可以借助电子合成器去完成。多次实践中,学生总是表现出高涨的情绪、对乐队形式的喜爱以及继续探索乐队这样的音乐形式的愿望。

2.2“微乐队”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影响力

“微乐队”的形式,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首先是听觉的极大丰富。传统的音乐课堂都是用钢琴来伴奏,适当地更换伴奏乐器是十分必要的,我认为长期只使用钢琴伴奏是有弊端的,一是,演奏钢琴时,老师只能坐着,离学生比较遥远,一些比较活泼或者欧美风格的歌曲用钢琴伴奏会限制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也会限制教师的可活动空间,教师活动不起来,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活跃性,而一些可以手持的小乐器,就能很好地帮助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去,更好地完成音乐活动。二是,钢琴不可选择音色,对于乐曲情境创设的能力会有一些限制,而电子乐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音色的变化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其次是从视觉上充实音乐层次,“微乐队”的可视化让学生不仅听得到、看得见,同时又摸得着。不论是作品拓展还是视频欣赏,学生始终只能隔着多媒体去感受音乐的不同形态,但是将“微乐队”搬进课堂能够快速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学生更能从他们特有的儿童视角去开发各类乐器的使用技能,或在音乐表现形式上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3. 结语

     音乐之所以可以成为“世界语言”是因为音乐用它特有的方式在向人们传递情感,而音乐教师就像一个“中介”,作为一个桥梁向学生传递情感、引导学生感受情绪、鼓励学生表达情感进而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编创。“微乐队”这样的形式值得不断去尝试与拓展,同时这样的方式也对教师和学生的音乐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是如此,老师和学生才能更有探索音乐的欲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