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经过长期使用而形成的教学用语。课堂语言是教师教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心灵的最基本工具,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
今天听了江山校长《行星的运动》一节课,我深深体会了精炼的课堂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的脑力劳动事半功倍。
引课阶段,江校长播放长约35秒的宇宙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谈感想,很多同学看到了宇宙的浩瀚,仿佛穿越了时空,被宇宙的神秘所震撼,江校长话锋一转,“神秘只是因为我们对宇宙知之甚少,但是科学家对宇宙的探索从没停止过,他们发现无论多复杂的运动都遵循着简单、完美、和谐的规律,也正是这些规律吸引着更多的人去探究。”这么简短的几句话,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了课题,还让学生明白了物理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蕴含的本质和规律、化繁为简,为人类服务。
在介绍物理发展史时,江校长由地心说讲到日心说,紧接着介绍“开普勒的老师第谷由于数学基础不够好,穷其一生,测量了大量很有价值的数据,没能从理论的角度通过计算发现行星的运行轨道。而数学拔尖的开普勒在哥白尼日心说的基础上利用第谷测量的数据经过七十多次的演算,发现计算出来的结果总是和第谷的测量数据存在着8’的小小误差。他坚信老师测量的数据是精确的,因此没有放过这个小小的误差,而是进行思想突破,将假定的圆形轨道进行修正,假想了其他多种轨道模型再进行反复计算,最终发现了行星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简短的几句话不仅让学生知道了开普勒第一定律及其发现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还让学生明白了以下道理:1、数学是进行物理研究的工具,不同学科之间是有紧密的联系的,要做到全面发展。2、物理学科是十分严谨的,物理规律的发现是建立在科学家大量实验基础上的,经过理论推导得出的,要经得起现有理论的验证。3、开普勒的发现和他的老师是分不开的,没有精确的测量数据,他无法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站在巨人肩膀上。所以同事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信任、互相帮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4、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漫长的艰巨的,要有恒心和毅力,正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5、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略到精确。
在认识椭圆时,江校长先让同学们跟着视频两人一组合作画了一个椭圆。接着在椭圆的图旁边投影了一张圆的图,说“圆是完美的”,问同学们:“圆有什么特征呢?”学生甲答:“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江校长:“这是一种守恒美。”学生乙答:“圆还有对称美,圆是轴对称图形。”江校长:“对称美自然界中随处可见,人的身体就是极好的体现。如果你的脸不对称,还美吗?”幽默的语言活跃了气氛,学生开心一笑。“那么椭圆有没有永恒美和对称美呢?”将圆的特征这样的旧知识上升到美学高度,瞬间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冰冷的知识充满了情感,启发学生将旧知识迁移发散。结合刚刚画椭圆的过程,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椭圆上任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和相等,椭圆也是对称图形,对称轴是长轴和短轴。即椭圆椭圆存在守恒美和对称美,与引课时提到的宇宙的运动遵循着简单、完美、和谐的规律相呼应。
总之,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要让课堂舞起来、高效起来,那么,老师就要不断地修炼提高课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