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人物描写一组》学习笔记 2020-10-02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学校

江阴晨光实验小学

执教老师

蔡海峰

听课时间

2020.6.12

班级

科目

语文

课型

无生上课,20分钟

课题

《人物描写一组》

课时

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强调“颧、跤、搂、挠、扳”生字的写法,学习儿化音的朗读、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方言词、文言词的意思。

2. 体会片段中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感受其表达效果,并尝试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片段练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听课点评

学习词语,认识人物

导语:同学们,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我们学过、读过很多小说,小说中的人物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草船借箭》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景阳冈》中一身虎胆的武松,《小英雄雨来》中机智勇敢的雨来。

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去探寻其中的奥秘。《人物描写一组》由三个片段组成,分别是《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它们都选自小说。

1.学习词语

第一组:脚腕子 腮 颧骨 喉咙 疤

指生朗读,强调“颧”字页字旁跟头部有关,这组词语跟人体器官或人物外貌有关。

第二组:摔跤 一叉一搂 三抓两挠 硬扳

指生朗读,引导发现这组词语都是描写摔跤动作的。提醒生字左窄右宽。

第三组:小胖墩儿 门墩儿 猴儿 牛劲儿 虎势儿

指导儿化音的朗读

第四组:杀进他的腰 “出号”的大脚

指导根据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理解方言词

第五组:莫不是 恐费了油

指导理解文言文

小结:课文的三个片段还出现了很多儿化音,方言词和文言词,再读这组片段,一起感受片段中的语言特色。

2.初识人物

交流片段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小嘎子 小胖墩儿 祥子 严监生

小结:小说中,人物的称呼很有意思。有的是人物的小名,如小嘎子;有的是人物的绰号,如小胖墩儿;有的表明了人物的身份,如严监生。小说中、生活中人物的称呼与人物的特点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

1.学习词语

第一组: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了解这组词语跟人物外貌有关。

第二组:读准字音,发现这组词语都是描写摔跤动作,掌握写字左窄右宽。

第三组:学习儿化音的朗读

第四组:根据生活经验、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第五组:理解文言词的意思。

2.梳理片段中出现的人物,发现不同称呼的特点。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开头导语部分,蔡老师引动学生阅读经验,以熟悉的小说中的人物自然引入,聚焦教学目标。

第一板块聚焦词语教学,蔡老师基于学情,进行词语组块教学。以人物外貌、动作的词语为第一组块,既切合文段特点都注重了生字词的教学,扎实。以儿化音、方言词、文言词为第二组块,引导学生感知了选段独有的语言特色。最后,蔡老师引导学生梳理了文段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体会了人物称呼的特点。词语板块的教学既注重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又巧妙地勾联“人物”。

板块二:以行识人,以行写人

导语:片段中的人物有哪些特点,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人物的特点的?我们先走进第一个片段《摔跤》。对“摔跤”进行描写,就一定会运用动作描写。

1. 聚焦摔跤场景,找出文中具体开始写两人摔跤的。

2. 联系摔跤经验,体会动作分步写。梳理“试探——纠缠——分胜负”的摔跤过程。

3. 默读课文,圈画表示动作的词。把动作词填入学习单,体会动作分类写。

4. 根据情节图把摔跤过程说一说。

5. 探讨:能不能换成小胖墩儿“蹦来蹦去”,体会动词准确写,表现人物特点。

总结:老舍先生这样说:唯有动作描写,人物才能立起来!

1. 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具体开始写两人摔跤的语段。

2. 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摔跤经历过程。

3. 默读课文,圈画表示动作的词,根据学习单将动词分类。

4. 根据情节图简要复述摔跤过程。

5. 同桌交流探讨:能不能换成小胖墩儿“蹦来蹦去”

第二板块以《摔跤》为例,聚焦动作描写,蔡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文本写作的特点。既有从整体构段即动作分步写,又有从具体语言即动作分类写、动词准确写这两大方面体会动作描写场面的精彩以及透过动作表现人物特点。

板块三:以貌取人、以貌写人

导语:我们再来看第二个片段,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一看这个题目,我们就知道这是对一个人物的外貌描写。“挺脱”也是个方言词,指的是强劲结实,挺括舒展。从题目看,我们就一下子感受到祥子是一个结实的人。

1.利用镜头,形成画面。引导学生体会运用镜头推移,从身量和相貌两个方面来表现祥子的外貌特点

2.比较图画,突出精神。体会写人物的外貌要写出人物外在的特点,写出人物的内在的精气神。

3.找“自己”的语句,感受祥子的自信。

总结:迪斯雷利说,外貌是人内心的表露。我要记住:写人物外貌,要写出其精气神。

1. 小组讨论:如果要拍电影中祥子出场,镜头如何拍摄?注意,镜头要拍那些部位?镜头又该如何推移?

2. 观察比较两幅肖像图,哪一幅更能表现祥子挺脱的特点。

3. 圈画表现人物外貌特点的词,说说理由。

4. 找出文中写祥子感觉“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语句,读一读,说说发现。

第三板块以《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为例,聚焦外貌描写。蔡老师巧用镜头概念,先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材料结构特点,采用镜头推移和镜头聚焦体会作者从整体身量到聚焦相貌脸部,从而体会抓住人物外在特点突出人物内在精神,在这环节中,最精华的一笔便是祥子看自己,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精神,更是把有精神的祥子写到骨子里去了。这样才能刻画出人物的精气神来。这才是老舍的写作功力所在,可见蔡老师文本解读功力之深。这样的教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

板块四:读写链接,表现人物

作业: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如调皮好动、文文静静、急性子、慢性子……

练笔:留心观察课间十分钟,聚焦安静读书的同学,调皮捣蛋的同学,爱讲笑话的同学;根据同学的特点,选择学过的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特点。

第四板块:读写链接,学以致用,将本课所学的动作描写与外貌描写灵活运用。动作表现人物性格、外貌描写有镜头感和“自己”,如果这样的要求再明确点,可能学生练起来会更有针对性。

板书设计

听课总评

听完蔡校长的课,有一句话在我脑子里久久徘徊,那就是“让人物立起来。”在名家名作中,我们总能感受到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可是在自己的笔下、在学生的习作中我们总是感觉欠缺血肉与生动,“纸片人”无处不在,如何让人物立起来,蔡校长的课就是引领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秘妙。总的来说,体现“通、透、活”。

1.通  什么通?目标!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习作要求是选择典型事例,运用学过的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因此本单元中每一篇选文的学习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习作服务的。以终为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蔡老师的目标非常明确,紧扣选文特点,着力学习人物的动作和外貌的描写方法。

2.透 什么透?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怎样运用好这个例子非常关键,这两篇选文一般的老师都知道教动作和外貌,无非就是找找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的词句、语段,然后读一读体会体会,表现人物怎样的特点。但是都缺乏文本解读的火候,蔡老师就发现了虽然是动作描写,但是作者在描写摔跤的过程时,运用了分步写、分类写、准确写,体会语段的顺序表达和动词的准确运用,尤其是动词的准确写是与人物的个性特点密切相关的。这样的教学是清晰而有深度的。再看外貌描写,蔡老师没有着力在作者写了什么,而是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外貌描写时先整体再局部,尤其在表现祥子“挺脱”的特点时关注到了文本的精妙之处,即叙述者视角的转变,重点关注祥子的自我欣赏,从外在到内在塑造了了一个有精神的祥子形象。这样的教学是扎根的且有灵魂的,是能够打破学生原有的人物描写的经验,从而生成新的经验认知,这才是有价值的。

3.活 什么活?方法!一堂有深度知识价值的课堂如何才能让学生习得方法、获得提升。高明的老师向来都是具有高超的活动设计本领。在《摔跤》选文中蔡老师采用的是通过讲述有梯度地学习,在《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蔡老师巧妙运用“镜头”来体会作者外貌描写的手法。有四两拨千斤之感。

虽然是一堂无生试讲课,但是蔡老师的活动设计聚焦语文要素,指向学生思维,如果真正有学生在场,我想我们更能感受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素养的提升。如果完整的一堂课,让学生由读人到写人到识人,会呈现怎样的效果呢?我想,人物应该能够立起来了吧!

  • 阅读(211)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