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临其境”让言语实践更有实效
——读《言语教学论》有感
华士实验小学 赵贞俐
因为疫情的发生,我们度过了史上最漫长的寒假;因为梁校的推荐,我读了我目前读过的语文教学领域中最为“理论”的一本书——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貌似彼此没有联系,实则关系可大了。比较长的“安静”环境为我读完这本书提供了可能性。这次读书有些费力,似一次“坎坷”的“深度游”,需要静心、耐心。尽管这样,书中的有些地方我仍一知半解,但它对我的冲击绝对是前所未有的,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新的、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感佩于李老师清晰的逻辑思维、不懈的学习精神,严谨的科研态度,真的是习得了知识,又收获了为人的道理。所以,《言语教学论》光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值得我们好好“翻草”。
当读到书的最后一章最后一节《生活与生活化:教学环境》时,我反复读了三遍,许是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许是正在做的课题也是“生活化”。书中提到“如果说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那么教学环境就好比是他们活动的舞台。”确实,语文教学活动是以言语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而任何言语活动都是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环境不仅为言语活动提供时空条件,更为言语活动提供意义背景。言语实践的目的就是培养言语能力。言语能力是积淀的产物,是一种必须亲自去体验不可的能力,它必须让学生亲自去参与“真实的”言语活动;而这种“真实的”言语活动是由“真实的”言语环境提供的。所以,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就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如何营造言语环境的“真实性”这一问题上。李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也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为提高语文教学环境的真实性找到一种教学方法的可能性。“生活化”不同于把语文课堂搬到社会,也不同于在社会开辟“第三课堂”,而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从而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我相当认同他的观点,也一直在实践着,这次阅读为我的实践找到了更好的理论支撑,也激励着我继续探索。
一、事件性引入,调整课堂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标准下的每一堂课都应该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它不应该受教材,受教师事先主观设计所框定,要让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让课堂乐意向不确定性开放。
例如,一次午后的语文课上,突然教室外雷电交加,下起了罕见的大暴雨,学生不禁都往窗外张望,注意力完全被豆大的雨吸引过去,这证明学生对雨是充满好奇的。这时,趁机给学生进行作文的实情实景的指导,引导学生先观察雨在空中、落地时的样子和周围事物的变化,再让闭上眼睛静听此时大自然的声音,然后站在走廊伸出手,让雨敲打在手心,感受它们的律动,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最后多角度把对暴雨进行描写,推动学生的情感表达。这种在不经意间写下的作文好像是随手捏来的,他们发现写作文并不是一件特别复杂困难的事情,是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景进行的。
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可得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一些预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不经意间闯入到课堂中来,我们不能回避、阻止,而是应该积极应对,合理引入,把蕴含在其中的可贵的教学价值,开发成难得的教学资源。对于习作教学,更是需要这种“意外”,“意外”才会激发创作的欲望。所以我们的课堂中,要机智地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意外”,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二、功能性引入,创设言语交际活动
如前两年,江阴一直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市上下携手合作,奋力前行。小学生也加入了争创大军,先要牢记24个“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的外显就是24个词语,那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呢?网上有一幅漫画《爸爸说》,画中一对父子在对话,爸爸机智的回答,没有灌输的感觉,而是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传递出正确价值观。我想到的是让学生围绕“核心价值观”,也来创编《爸爸说》。
这次功能性的引入,把学习任务变为一个特定交际任务的主体活动,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变为有特定“角色要求”的活动者。在这种“角色要求”的规范下,学生带着特定的、具体的言语任务,朝着特定的、具体的言语目标,开展特定的、具体的言语活动。也就是说,他有了“言语”任务,在创作之前,他必须与一些“材料”和相关实际有“交流”,内部就会发生一种“信息增殖”的结果。这标志着,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功能意义上的言语交际活动,达到了言语交际互动的教学目的。
因为有实践,所以对于教学环境需要“生活化“感悟会多些。当然这次阅读收获远不止这些,但因为理解有限,很多地方还没参透,需要进一步咀嚼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