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阅读”养心田
江阴市第三实验小学 章莉英
提到“阅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是为了活着”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样的句子纷至沓来,阅读的重要性自是不必赘述。本来,读书修身养性,学以致知,学以致用,于所有人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扪心自问,现在主动阅读的,又有几多呢?网上曾有人戏言“高考很有可能是大部分人一生中知识量的巅峰时刻”,戏言不能全然当真,但是却往往也令人沉思:如果没有硬性制度,阅读能走多远?如何能让阅读贯穿于每一个人的生命长河中?
一、氛围振“食欲”
曾国藩说:“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换言之,读书学习全在于有没有意愿与动力!譬如吃饭,一个人若是没有胃口,你提供了再多玉盘珍馐,他也食之无味;若是心急强塞,他转身全部吐掉也不是没有可能。折腾到最后,你气急败坏,他伤心伤胃,你们的感情也伤上一伤,得不偿失。其实,我们有不少的老师和家长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给孩子“灌食”,我们深知阅读的好处,就像我们深知实物的营养,但是逼着读,孩子吸收得了吗?个人认为,还是得把阅读的“胃口”先养起来。
我在家观察自家孩子吃饭,发现这孩子自己吃饭的时候,有些拖拉,对有的食物兴趣缺缺。但是当他和同龄的孩子一起吃饭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对食物的超常渴望,碗里食物基本都能做到一扫而光。老人们说这就是孩子间“抢食”,我想这更多的还有一种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愿意吃,我吃得多,那么阅读是不是一样可以遵循这个道理呢?9~12岁被阅读专家认为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年龄段,而这一阶段的孩子是非常看中同伴关系,重视同伴的认可的。如果在这一阶段我们能让几个爱阅读的孩子阅读同一本书,那么他们在谈论这本书内容的时候,必定会有孩子因为对内容的好奇而被吊足胃口,自愿地参与阅读;会有孩子虽然对内容兴趣还不浓,但是为了赶上其他孩子也开始尝试翻阅;当然,肯定也会有油盐不进的孩子,依然不为所动,但是当他所处的环境都是如此,他耳濡目染也应该会有被动摇的那天。以点带面,蔚然成风也不是不可能。
不时会听到几个孩子在一起讨论游戏或者电视剧的场景,也不免感慨:你们那么全情投入的如果是阅读该多好! 不过,想来如果孩子能在同伴的氛围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他们兴趣点的转移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了。
二、“思考”促吸收
精神食粮已经下肚,那孩子是不是就一定能吸收其营养呢?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不少家长在我面前抱怨孩子平时书没少看,就是一落到写作文仍是千难万难。我大都回复语文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坚持阅读会看到成效的,但是现在想来,不尽然如此。金圣叹说:“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书了。”对于这类孩子而言,其实他的阅读还不能称之为是真正的阅读,或者只能说他只是知道了一些信息、事件、知识点,并没有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食物并没有转化成为我内在的能量,滋养我的成长,为我所用。因为,阅读力不等同于阅读,并不是阅读了就一定能快速提高阅读的能力。
聂振宁教授在《阅读力》中说道:“如果我们一直坚持如此这般勤于读书勤于动口,阅读力必定会得到明显提高。”这里的“如此”是指在读了读了一本书后能有评析、触类旁通,使用书中的一些观点归纳演绎、生发开去,做一番讲述。从“阅读”到“动口”,其实中间还隐藏了一个“思考”,如果没有思考,何来的归纳、生发?学而不思则罔,边阅读边思考的精读更有助于阅读力的提高,而我们的思考必定会化作出口的“语言”或是落笔的“文字”向外界传递。聂教授大力倡导“全民阅读”,他在书中历数各个时期的一些“为了读书的聚会”,尤其是为我们称道的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各个学派在“稷下学宫”争辩、诘难,收获的不仅仅是阅读,还有那远超阅读本身的闪着光芒的思想与智慧。
思维往往实在表达中愈发清晰,一边思考一边表达,我们才能在基于阅读的学习中收获更多。放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果只是将孩子放之于课堂,给他几本书自行阅读,不能说没有收获,但是如果能够该孩子们创设平台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孩子们势必能在他人的发言或者文章中激起自己更多的思考。而这更多的思考必定会激起他更多的表达欲和求知欲,形成一个“阅读-思考-表达”的良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书读得越多会越觉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有了这样的感慨,自然会将阅读这一习惯融于自己生命的每一个日常。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曾一度认为阅读在校园才需大力提倡,出了社会顺其自然,但是在看到社会上一些浮躁、恶劣甚至是可怖时,我惊觉全民阅读的势在必行。“人是他所读的书籍”,人怎么样,社会就怎么样!我盼望我所热爱的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用阅读所得滋养心田,获得精神的富足;我期待这片土地,因为我们的成长与成熟而愈加踏实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