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燕霞读书笔记 2020-09-28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我们比名师少了什么?

                             ——读《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例》有感

                                           

一直喜欢看接地气的书,所以捧起了《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例》这本书,在不断地赞叹一个个设计的精巧,一句句点拨的巧妙时,也不禁静下来思考:比起名师,我们欠缺了些什么呢?

记得以前听了一堂同事的阅读课《三打白骨精》,大家都觉得不错。阅读课与普通的语文课有什么不同呢?我想作为阅读课,视野应该更宽泛,起到的是以点带面的作用。看了窦老师的课例,相比之下,我们的设计就显得小家子气,连语文书都没跳出来,就讲到三打白骨精这件事,就讲了三个人。而窦名师把猪八戒先抛砖引玉,然后撇开不讲,学完课文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人物的多面性。(等于告诉学生:谁说八戒就只会吃,他还有什么特点?自己去读书。)那学生研究完了猪八戒,肯定有好奇者还会研究沙僧,如来,小白龙等,这种自主阅读比老师逼着读可有效,有意思多了。还有,从三变,三打,三折中联系到红孩儿故事中也有一波三折,又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真的是很高明的阅读推广法。教是为了不教。对于名著导读来说,通过一堂课的引领能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我想这也是很关键的吧!

一直很相信教语文是需要灵性的,需要教者有很敏锐的洞察语言文字的直觉,才能做到一切皆为我所用,一切皆为我的教学目标服务。我们的设计渗透了写法的指导,比如唐僧师徒的对话所刻画的矛盾冲突,但似乎只是蜻蜓点水,只求一个出现,并未落到实处。反观窦名师的课堂,她也是引导学生从三变、三打、三责中感受人物形象,乍一看没什么,但光从一个三打,就可以看出些不同了。窦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三打”,并没有停留在课文中,而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样写课文内容更为丰富,使人感到新鲜。然后,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当中,叙述同样内容时要注意:语句要有变化,文章才会更有吸引力。是啊,三打是文章的重点,是题眼,窦老师此举不光讲透了重点,而且是做精了。成功出于细节,精致源于打磨。的确,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多知识点都是交叉在一起的,也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我们能像窦老师一样时时指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相信学生会逐渐地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再谈谈读吧,阅读阅读,始终离不开看和读。应该说,《西游记》的故事,学生已经通过不同途径看过很多遍,像《三打白骨精》这样的经典每个学生都能流畅地讲述。但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熟悉故事很打程度上源于曲折离奇的情节,而非语言本身。所以当这样一个故事放到语文课上来,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读。我们平时的教学设计往往会因为不舍得舍弃一些看似精彩的环节而把学生读的时间给超浓缩了,讲的太多了,分析的太多了,学生的自主何在?学生自己独特的体验何在?看窦老师的设计,始终没有放下读,教三变,读出白骨精的美的面具下是恶,读出乔装八旬老妇的哭声。教三打,分小组读三打……比起名师,我们的课堂还是给学生读的时间太少了。

名师之所以为名师,一定有她的高明之处。我们到底比名师少了什么呢?也许少的是执着、投入、专注地钻研吧!如果我们时刻能从名师的身上找到差距,即使我们成不了名师,但我们离名师也不远了吧!

 

  • 阅读(127)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