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教学设计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贡丹
一、生活情境导入
让学生回忆入校报到的第一天,对南菁校园的印象。美丽,很像一个公园。
延伸问题:生活中的“园”有哪些。学生回忆身边的园林以及听过的名园。
图片展示
颐和园、黄山湖公园、拙政园、寄畅园、凡尔赛宫
二、东西方园林比较
通过图片对比,学生观察风格迥异的凡尔赛宫,对中西方园林风格进行具体分析,引发学生对东西方文化与美学哲思的追问,揭示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揭示课题:进入就让我们走进《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
什么是园林:园林,指特定培养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四、造园要素
那么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园林,需要哪些?也就是造园要素。
石、水、花木、建筑。
五、园林特点
(一)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1.石头
(1)一峰独立——石特点
瘦、漏、透、皱
(2)堆叠之作——石工艺
除了这一种一持独立的采集者,还有一种是体现千岩万壑的山石一般的是堆叠而成的。
限于开米和运输水平,大多石料都不大。但一件件石料叠加起来并且还要浑然天成,考验的不仅仅是一项体力劳动, 更考验他的——
生:审美水平。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艺术素养。
叠山艺术借鉴山水画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写意方法在三维空间的情况下发挥到了极致。
2.水
石头是园林的骨架,因为石,才能体现出山的峭拔。
但体现园林的灵秀之美就离不开水,园中对水的创作称为理水,手法因园而异。
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来说一说网师园、拙政园、沧浪亭分别是如何营造其水体的。
园林 |
1.网师园 |
2.拙政园 |
3.沧浪亭 |
水体布局 |
包围结构,水体集中。 |
水体很大,有小岛、桥梁等。 |
水体在外面,园内有一个很小的池子。 |
三园理水一览表
园林 |
1.网师园 |
2.拙政园 |
3.沧浪亭 |
水体布局 |
以水体为主,包围结构,集中营造。 |
水体很大,有小岛、桥梁等。 |
水体在外面,园内有一个很小的池子。 |
理水立意 |
|
|
|
这就是园林的特点之一,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二)人工美与自然美相融合
园林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作为“家”的园林,居住是最基本的功能,也是人工建筑存在的基本原因。
1.建筑名点题自然
2.建筑与自然相呼应
3.建筑拥有自然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二:人工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相融合。
(三)诗情画意般的情趣
下面大家一起来看以下建筑名,想一想它出自于哪些诗句。
建筑名 |
出处 |
拙政园“远香堂” |
周敦颐《咏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拙政园“听留馆” |
李义山《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留得残荷听雨声” |
颐和园“夕佳楼” |
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置身其中,你自然会找到王籍的感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陶醉其中,你自会产生晏殊的空灵:“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四)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特点:1.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2.人工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合;3.诗情画意般的情趣。
六、赏园
置身园中,如何赏至关重要。
(一)从园出发
(1)判断
园林种类 |
特点 |
皇家园林 |
|
私家园林 |
|
(2)门窗艺术
a 移步换景——空间
b移步换景——时间
(3)借景
读图,此处借的是什么?
生:塔。
(二)从人出发
而如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园林更多地成为了众人观瞻的骨董,人们也更缺失了欣赏园林的心。
分析解读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
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到来的今天,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呢?课后探索
作为置身在南菁,这所美丽的“园”中。你生活其间,对她又有多少了解呢?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最美高中校园——南菁”,去倾听百年南菁对你的诉说。
作为南菁人,请你用文字来欣赏她的美,用你的审美去改造这个园子。期待你们的投稿。
下课。
2019.12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