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述评 | 戴正兴:殷鉴历史,展望未来——2019年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重点聚焦 2020-03-03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一、回溯历史:寻觅语文课改发展的轨迹

70年小学语文课改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近年来,诸多语文教育主流期刊相继发表了相关主题系列文章,众多语文教育专家、资深教学研究人员以及一线语文教师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以70年的时空维度,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小学语文课改发展轨迹进行梳理并作出各种评说,受到了语文界的广泛关注。


(一)70年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小学语文教育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马磊、徐林祥在《新中国小学语文七十年:回顾与展望》一文中,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这70年小学语文教育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年到1977年,其主要特征为从命名“语文”到“工具论”的提出;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2000年,其主要特征为从科学主义到人文主义;第三个阶段从2001年至今,其主要特征为从课程改革到核心素养。70年来,小学语文教育界通过艰辛探索,逐渐建立、发展了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要求的现代小学语文教育事业。


(二)70年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发展轨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时俱进,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在小学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白金声在《小学识字教学70年》一文中,以建国以来历次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为线索,分四个阶段,对70年的小学识字教学作了一番回顾。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识字教学。这一阶段识字教学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坚持在阅读中识字,二是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三是提出识字教学“四会”要求,四是逐步形成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观点。第二阶段:1958年以后的识字教学。其特点是汉语拼音进入小学语文教程,为识字教学奠定了基础,“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实验进入人们的视野。三部《语文教学大纲》和两套小学语文教材面世,小学识字教学逐步走上正确的道路。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的识字教学。这一阶段识字教学有两个特点,其一,1978年、1987年和1993年三部《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改进识字教学方法,保证识字教学的质量,进而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水平提供了条件。其二,识字教学研究与改革进入活跃期,出现了多种识字教学改革实验,其中效果较好、影响较大的有注音识字、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字族文识字、四结合识字等。第四阶段:2001年以后的识字教学。其特点有二:一是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更加强调了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识”“写”分流,把“识字”与“写字”分开提要求,提倡低年级应“多认少写”,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二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不再将拼音作为唯一的学习内容,而是把学拼音、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培养观察能力等诸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初入学就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定的基础。


(三)70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面面观


1.阅读教学内容的发展轨迹。


阅读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长期命题,努力实现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性,在确定性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已经成为研究者的普遍追求。如何选择和确定小说教学内容、散文教学内容、诗歌教学内容,70年来,研究者们审辨思考、多元对话,成绩斐然。


(1)小说教学内容研究的发展。


小说教学内容研究的发展与不同时期语文课程相关文件的导向联系紧密,体现了不同时期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变化。吴欣歆在《小说教学内容研究四十年:审辨思考与多元对话》一文中梳理了1978~2018年的文献资料,把小说教学内容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立足基本要素的知识建构。1978年的小说教学内容主要讨论如何从“思想政治课”回到“语文课”,小说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分析,在确定小说“三要素”为主要分析内容的同时,提出分析所占比重不宜过大,要警惕把语文课上成文学欣赏课。第二阶段:指向内容更新的知识拓展。这一时期的研究表现为继承性和探索性两个特点。继承性研究关注建构“三要素”教学内容的程序性知识开发。探索性研究侧重引介不同领域的理论更新小说阅读知识,主要涉及文艺理论、语用学和阅读心理学。第三阶段:基于共同认识的纵向开掘。一是以文学价值挖掘为基础,依据“课标”、教材的要求,立足学情分析,确定教学内容;二是引入叙事学和小说文体学分析小说的教学内容;三是重构小说阅读知识体系和分类确定小说教学内容成为普遍共识,成为本阶段的热点话题之一。


(2)散文教学内容研究的发展。


70年来,教材中散文的选编及其解读,产生了一系列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方法策略的转变。管然荣在《中学语文教学》撰文,从教学大纲、教材修订的角度,以鲁迅的散文作为个案,简要分析了散文教学内容的发展轨迹。鲁迅散文教学,集中体现了散文教学内容大致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传授“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基础知识来确定,尤其偏重于文学、文章、文化知识的积累与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其中积累性与理解性的教学内容得以凸显强化。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体现“三维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发生了新的变化。与第一阶段相比,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丰富得多。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渗透“核心素养”。随着语文学科育人目标与方式的不断改变,“学习任务群”的面世,“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专题式教学”与“群文阅读”的兴起,当下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必然始终维系着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3)诗歌教学内容研究的发展。


诗歌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陈家尧在《诗歌教学教什么》一文中简要分析了40年来诗歌教学内容的发展轨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2000年:酝酿期。研究的内容包括诗歌的情感、思维、意象、意境、跳跃结构等方面。第二阶段:2001~2010年:发展期。较之第一阶段,研究内容有所扩展,涉及了诗教、情感、语义、意象、意境、对比、反讽、悖反、音韵、节奏、思维、语序、虚字等方面。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兴盛期。这一时期,在诗歌体式上更见细分,内容涉及了古典诗歌与新诗教学内容的确立与重构,文本细读理念下的诗歌教学,体式思维,诗歌教学内容与形式的融合,语言学理论的引入,诗歌“留白”与诗歌教学等。其发展趋势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对诗歌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展,多元的诗学理论与诗歌教学内容的不断融合;二是教学内容包括意义情感思想类、手法技巧类、文化审美类、阅读策略类;三是教学内容确立的依据包括学生、文本、教师、编者意图四类。


2.阅读教学模式的嬗变历程。


随着教育思潮的涌动和发展,阅读教学模式不断革新。审视与反思70年阅读教学模式的嬗变历程,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其发展意义和现实价值。70年来,阅读教学模式基本上走过了教育类、工具类、人文类和素养类等一个既线性又复合的演绎流程。从教育类模式的“育人”功能,到工具类模式的“语言”训练,从人文类模式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审视,再到素养类模式对学生发展关键能力的聚焦,阅读教学模式一直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新时代涌现出众多的素养类教学形态,如“阳光语文”“绿色语文”“深度语文”“生态语文”“文化语文”,这些富有特色的语文教学形态,都昭示着新的模式的发展方向。


3.阅读教学改革的路径。


周一贯在《小学语文教学》撰文,站在国家改革开放时代的刻度上,以小学阅读教学的改革步履为主线,作一梳理,总结出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路径。一是在拨乱反正后第一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推动,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阅读教学有了不少新的目标和要求,不少成功的尝试和实践。二是20世纪80年代小语教改发展中的阅读教学,“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成为20世纪80年代执行1986年《语文教学大纲》,改革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向和重要内容。三是20世纪90年代的小学阅读教学,改革开放呈现出新姿态,2000年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思想,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各年级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阅读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有了显著的提升。四是《语文课程标准》为阅读教学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在“课标”的引领下,小学阅读教学从理念、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有了极大改进。可以说,在我国小学阅读教学发展史上,这一时期的改革是根本性的、大跨度的。五是三科统编教材施行下阅读教学的大变革。在统编教材的推动下,小学阅读教学的改革取得了最为显著的成绩,首先是阅读量的扩大,同时还表现为在阅读面的开放上,从根本上冲击了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阅读课堂旧模式,学生自主阅读的氛围得到了极大强化。六是深度学习:展望小学阅读教学在“统整”中的跨越。“统整”中的跨越是一种产生问题意识和以解决问题为旨归的深度阅读,这是当下小学阅读教学的新的发展目标。


(四)70年作文课程内容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发布了多个《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课程内容进行了不断探索。荣维东在《我国建国以来作文课程内容发展审议》一文中,对70年来我国作文课程内容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客观审议,选取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改革开放后和新课程改革以来四个阶段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了勘察分析。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大纲:尊重经验,革故鼎新。1955(1956)年大纲对写作教学内容序列化的研制,具体表现为:层级细密、前后连贯;文类多样,由易到难;口头、书面语并重,说写、读写结合。1955(1956)年大纲对写作内容来源和语言表达的探索,具体表现为:强调了“写作内容的两个来源”:一是儿童实践活动和经验,二是儿童阅读文章所得到的认识。重视作文语言的连贯性。第二阶段:1957年“作文方案”:课程内容和知识开发的重要探索。“作文方案”在学理上具有如下几点价值:一是体现语文课写作教学的独立意识,二是作文类型“三分法”,三是作文样式多样化的探索,四是作文教学内容序列性的探索。第三阶段:1963年大纲:延续传统,凝聚共识,提出问题。具体表现:大纲确立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地位,强调“作文是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的综合训练。”在作文指导上提出首先是观点、态度方面的指导,也要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在作文批改时提倡学生自己“领悟”,提倡讲评多样化,大纲特别提出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好文风。第四阶段:改革开放后:细化写作内容,分条款逐级表述。提出生活对写作内容的重要性,提出作文能力观,提出作文的分阶段要求,提出文风或文章评价标准。第五阶段:新课改后:集成共识,瑕瑜互见,创新不够。2001年新颁《语文课程标准》除了一些基本理念外,大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知识基本上还是原来“教学大纲”时代的内容,没有什么革新和进步。


(五)70年小学语文教材的变迁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考察建国以来,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以及语文教材的使用策略,有助于我们了解语文教材变革的全貌,把握新编教材的特点,树立科学的教材观,用教材教文育人。


王淦生在《辽宁教育》撰文分析了我国母语教材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基本上沿着这样一条路线发展:从政治挂帅到人性追问。这70年,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建国初期,语文教材体现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和强烈的国家意志,文化品位放在选文的第二位;“大跃进”时期,政治色彩愈加浓厚,文化色彩渐趋淡薄;“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文”合并;改革开放时期,拨乱反正,教材选文文质兼备;进入新世纪,教材百花齐放,选文多元化,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文章分析认为,从政治挂帅到人性追问,这不仅是新中国语文教材走过的历程,也是我们民族生存状态的投影。建国70年来社会价值的快速转变,一一映射在语文教材中,令人感慨无限。70年来,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模式大体经历了由传统的文选型到能力训练型再到实践指导型的演变。


二、寻根探源:剖析引领语文课改的背景

70年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进程与历史时代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引领语文课改的背景和影响改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笔者梳理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的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课程改革文件的颁行,为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由此拉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标志着新课程改革正式开始;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指出核心素养的内涵。


70年来,教育部颁布了多个《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课程改革导航,给一线语文教师带来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路径,代表了国家对中小学语文课改新的要求,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国家意志和新的导向。


(二)语文教育的“百家争鸣”,课程理念和教学智慧不断得到新建构


70年来,涌现出大量对语文课进行反思的论文及专著,理论争鸣和实践探讨一直未停。1953年关于观摩《红领巾》教学的大讨论,1959年关于语文课程目标任务的讨论,1997年的语文教育问题社会大讨论,2004年关于“语文知识”的争鸣,2013年关于“真语文”的大讨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更加开放了,思想的解放,文化的多元,价值取向的多样,使人们的民主意识和创造精神得到了极大提升,也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审视、评价中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语文教育领域各种问题的争鸣,不断推动语文学科建设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三)语文教育专家对语文课改的探索追求作了重要的舆论铺垫


每一次对历史的回顾,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提升。1962年吴天石在《江苏教育》发表文章《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语文教育界在对语文知识的范畴,语文知识与语文训练的关系探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语文“八字宪法”。


1978年3月,吕叔湘在《人民日报》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尖锐地批评了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强烈震动。随后,叶圣陶发表讲话《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呼吁“语文教师和语言学科工作者通力协作研究语文教学,做到尽快地改进语文教学!”1987年,陈钟梁在《语文学习》发表了《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一文,他认为现代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很可能是科学主义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实现语文教学科学的艺术化与语文教学艺术的科学化。这一推断引起了语文界对于“人文主义”的广泛注意和深层思考。


2004年,针对语文教学在语文和人文之间不停摆动的现象,王尚文呼吁“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


2004年10月,《全球教育展望》发表了钟启泉的《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一文,从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知识教育观以及新课改在继承与借鉴、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等四个维度,试图澄清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2010年7月,崔峦在大连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提出“向分析课文内容形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的观点。主张阅读教学要把工夫用在指导学生读懂一篇文章上,指导学生怎样从文章中学语言,学习表达的形式和表达的方法,进而实现阅读教学的转变。


在语文课改的每一个阶段,人们对语文教学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辨、求索,给我们带来了诸多重要的启示。


(四)语文教育类期刊引领语文课改的方向,推动语文课改的进程


语文教育类期刊密切联系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进展和教学实践,传播具有引领性的语文教育理念,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处处折射出全力推进语文课改的新思维、新探索、新经验,深受语文教师的喜爱。如《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月刊(小学版)》《小学教学研究(语文版)》《小学教学(语文版)》《小学语文教学》等,这些语文期刊在传播新课改的理念和信息,引领新课改的方向,推动新课改的进程,宣传新课改的典型经验等方面功不可没。


(五)丰富多彩的研习活动,促进语文课改蓬勃发展


语文课程与教学层面的研究,吸纳各派学者专家思想睿语,诸多的主题研讨丰富多元,语文教育研究的品质不断提升。各种“高端论坛”和“观摩研讨会”有力地推进语文课改向纵深发展。众多名师工作室、工作坊、研究团队、教学沙龙、区域联盟,聚焦课改热点、重点、难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研习活动,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等混合研究,开发出更多样态的实践方略,有力地促进了语文课程的蓬勃发展。


(六)语文教研秉持“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加快语文课改步伐


70年来,与语文课改一起成长的教师,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课程意识。他们用生动的课程范式诠释了新的课程理念,演绎了新的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活跃了教研气氛,70年课改历程实现了新的跨越。


三、展望未来:洞察语文课改发展的前程


小学语文课改的历史进程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如果从历史的节点来划分,大致每10年会呈现出一个阶段的发展态势。语文界对70年来的语文课改发展轨迹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说,如吴立岗的《建国后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任务认识的历史发展》,王相、魏本亚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70年探索》。它们都印在宏大的时代坐标之中。70年语文课改的历史,就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进入新时代,语文课改如何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是我们应该努力思考的问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如何将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水平、新境界,需要我们积极探索。


有识之士论道中国语文教育的未来,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思维空间。


(一)未来的学校:将会被“未来学习中心”所取代;未来的课堂:应解放人的自主性与个性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对未来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队伍、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发展趋势做了梳理和预测。针对当下诸多教育痛点,朱永新对未来教育趋势做出了预判:学校会被“未来学习中心”所取代,教师不会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


2017年9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强调:“深入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该怎样认识“课堂革命”?有识之士认为,“课堂革命”是一种“心灵革命、观念革命、技术革命、行为革命”。未来的课堂应解放人的自主性与个性。


(二)未来的语文教育:读书为要,少做题,多读书;以考试指挥棒倒逼读书


中国语文教育的未来是什么?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的一篇万字长信(陕西师大程世和致北京大学温儒敏的“万言书”)引起热议。温儒敏曾提出“新教材专治不读书”,要“用考试倒逼你读书”。程世和担心“将书目弄得越来越多,让孩子们望而生畏,不但收不到良好效果,反而败坏孩子们的阅读胃口”。这场讨论关系到中国语文教育的未来。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在《上海教育》撰文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使孩子们获得享受幸福的能力,最终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课堂讲授、习题作文、整本书阅读、研究性学习、文化行走乃至应试,都不能背离这个目标。他提出,学习的关键是要有收获,有兴趣,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以考试指挥棒使其导向读书,改变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揣摩、迎合、套路置于无用之地。指挥棒一旦指向考读书,气象就会为之一变,读书多、多读书的风气就会逐渐形成,学校教育、语文教育也会呈现出新气象。


(三)未来的语文教师价值功能:从“教师”转型为“导师”


以“核心素养”为纲领的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启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而“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功能和价值的转变,语文教师必须尽快从“教师”转变为“导师”,严华银在《中学语文教学》撰文说,所谓导师之“导”,区别于教师之“教”,应该重在关键问题的“发现”,应该重在问题症结之“梳理”,应该重在问题解决方向的“指引”。“导”是教育中的最高境界。对于当下在应试中苦苦煎熬的语文教师来说,如何才能迅速顺利转型进入“导师”的境界?文章认为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内涵、功底、初心和品质方面做出扎实的努力,直至成为“四者一师”。具体而言,一是“书者”,语文教师写好汉字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母语教育的基本功。二是“读者”,语文教师要在阅读个性、习惯和素质方面率先垂范。三是“作者”,写作对语文教师修炼自身、指导教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让写作成为自己的生活常态。四是“学者”,具有深厚的语文功底,较强的思维理性,具备学术眼光和道德坚守,是未来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若“四者”并具,语文教师也就能水到渠成地转型升格为语文“导师”,语文教学也就能顺理成章地由“教”而“导”。


(四)未来的语文教学:深度学习是促进学生言语智慧发展的新动力


深度学习是促进学生言语智慧发展的新动力,深度学习将带来语文教学的变革。深度学习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关注,逐渐渗入语文学科层面的课堂教学研究。近年来,学者围绕深度学习的内涵展开不同维度的探究,综合国内外有关深度学习的研究成果,我国研究者徐鹏在《中学语文教学》撰文,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沉浸式学习,是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各个维度的全方位投入。它以浅层学习为基础,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的符号表征,更要学习知识的逻辑形式与意义系统,不断建构和完善知识体系与认知结构。随着语文课程从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转移,深度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21世纪重要的学习理念之一,深度学习在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它与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同构性。


深度学习是当代学习科学理论提出的重要概念,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质和方向,也是语文教学改革走向深水区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李广在《课程·教材·教法》撰文,对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核心特质以及实践路径进行阐述,其价值取向表现为:语文教育思维由“演绎”走向“归纳”,语文学习内容由“蓝本”走向“文本”,语文教学文化由强调“德性”走向尊重“个性”。其核心特质是:知识有宽度,情感有温度,资源有广度,文化有厚度,结果有效度。其基本实践路径是单元主题教学。


(五)未来的阅读:不再是类似知识搬运的简单劳动,深度阅读引领阅读行为变革


阅读是人类的重要生存法则,更是人类文明前行的支柱,理应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信仰。这几年,“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论调盛行,由此衍生出“得阅读者得天下”的说法。阅读不再是类似知识搬运的简单劳动,深度阅读在引领阅读行为变革。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课程室主任朱传世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提出未来阅读变革需多管齐下。第一,阅读变革要让“爱上阅读”成为国家的大气候,国民的生活方式,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而不是赶时髦、蹭热点、做表面文章。学校应把阅读变革作为国民素质改造和培育工程看待,而不是仅仅盯着考试分数。第二,要做好阅读课程顶层设计。阅读不再是考场阅读教学这一独立事件,而是作为主体事件,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方方面面,应以阅读课程为本位系统进行顶层设计。第三,优化阅读课程实施方式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改变阅读时空,避免将教室作为阅读学习的唯一场所,将正规学习时间当作阅读的唯一时间,学校和家庭的很多空间都可以改造为阅读空间;二是变解剖型阅读为生成考察型阅读,着重考察文本创作者的动机、敏感点、灵感源、学识基础、认识高度、人生境界、思想素质、生成文本的机理,然后引导学生反躬自省,真实体验不同的生活,把阅读读书课上成阅读实践课、人生体验课、自我反思与提升课。第四,教师要引领学生树立个体阅读史意识,总结读、思、悟,对自身增广见闻、积累学法、发展思维,以颐养性情、形成良好价值判断、提升审美情趣等方面大有裨益。


(六)未来的写作教学:将从关注写作知识、写作技巧走向关注人的发展


面向新时代,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如何实现从知识传授、技巧训练走向“人的发展”,这是未来作文教学变革的着力点。长期以来,一些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多在形式上着力,而忽视对思想内容的指导。其实作文训练是一次生命的释放和修行,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是修言修身的生命过程,是将言语之“术”融入育人之“道”的整体性生成过程。周京昱在《中学语文教学》撰文认为,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说,重在教什么,教师对学生的点拨不外乎“道”“术”二字,当下的作文教学大多偏重于技术手段上的传授。新形态下的作文教学正在形成一种倒逼:重在传“道”,“术”为“道”谋。“道”是什么?文章认为,一是提升思想境界,将立德树人在作文教学中落到实处,只有真正提升了作者的思想境界,才能看到有温度、戒空洞的文章。二是提高思维品质,这是使学生具备一种脑力,使个人生活资源转化为写作所需要的写作内容。当下学生思维能力的现状是懒得想、不敢想、不会想,想法简单低能、僵化守旧,这些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作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作文教学首先是人格的教育,写作技法的应用是在理解思想深刻标准基础上的,具有明确方向性的思维活动,只有适合思想深刻标准方向的方法才能使文章思想更深刻。丁国斌在《初中生世界》撰文提出,知识的传授和技法的训练要顺势而为,必须建立在所写内容的基础之上,不能为技法而技法,否则最后学到的只能是“屠龙之术”。文章认为,技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多阅读加以解决,比如“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过渡”“怎么写人”“怎么写景”,皆可以通过日常阅读教学随文点拨。


新一轮语文课改大潮正在天际线深处奔流涌动,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迈进新时代,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应该进行怎样的深度改革,研究者展开了深入、持久的探索,提出了诸多具有时代感的新策略、新思路。张聪慧在《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转型》一文中提出,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课改必然会引起语文教学的一系列转变:教学目标从“指向三维目标”转向“指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从“语文知识体系”转向“语文核心素养体系”;教学方式从“反复记忆与强化训练”转向“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语文教学评价从“以语文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导向”。有研究者提出,语文教材要从“教材”转向“学材”,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语文教学要从重“语言理解”转向重“语言运用”。还有论者提出“后课改”的概念。在语文教育由“课改”到“改课”的变革中,语文课程、语文课堂必须在更宽的程度上实现整合与超越。


研究者们高屋建瓴,为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迈向新时代提出了方向性的思考,富有创意的探索,帮我们拓展了前瞻视野。语文课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热点,远非上述几点所能涵盖。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语文课程改革如何才能更好地符合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讨


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语文课改站在一个新起点,我们又将再次出发。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20年1期)

  • 阅读(302)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