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夏协蓉名师工作室顾裕婷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2024-10-18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德育 资源类别:读书心得 资源年级:三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夏协蓉名师工作室顾裕婷读书心得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顾裕婷

 

一直很喜欢电影《编舟记》里面的一句话:“在很年轻的时候,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是件很幸福的事。剩下的,只要埋头前进就好了。”是的,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时会发光会发亮,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成为一名教师,于我而言,是热爱,更是幸福。初为人师的时候,读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从中受益匪浅,此去经年成为教师已有八年,重看此书又有一些新的感想,故将感想总结如下。

 

一、终生学习,与书结友。

“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是一位有着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面对邻校的一位教师关于自己准备这节公开课所花时间的提问时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在本书第二节“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中讲了这一故事。当看到邻校这位教师所请教的问题时,“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一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我还以为这位历史教师会以确切的数字回答,要么是半天,一天,两天,再者一个星期?没想到答案是“一辈子”。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这个回答开启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初为人师,更是从中受益匪浅。还记得第一次准备公开课,仅仅是理清上课的思路就花了4天时间(当时正值国庆假期),每一次有新的思考内心都特别丰盈满足,但每每思考过后还是没有思绪就会焦虑不安。这些思绪的阻塞与自身的知识储备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终生都在备课的优秀教师们,他们是如何进行这种准备的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知识的海洋。

还记得一位热衷于国学研究的副校长对自己的勉励:“多读书,多动笔,储备知识,把每一次的经验当做练兵。”我想,他们从来不抱怨自己没有空闲时间,大概是因为,他们从来多没把读书储备知识当做负担,这就是他们充盈闲暇时光的方式,希望自己也能够像他们一样,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备课,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阅读,终身学习,与书结友,寻得书中的“黄金屋”,寻得书中的“颜如玉”,寻得教育的真谛。

 

二、言传身教,授之以渔。

 

“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据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并不是将自身的知识转移到学生的头脑当中,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疑难。

常常会听到高年级的教师抱怨班里好些学生跟不上学业,与及格线相差甚远,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会学习,在低年级阶段没有掌握学习的能力,一旦知识量大,学习难度加大,他们就无法理解,进而会产生害怕学习的心理,甚至厌学。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谈到“中、高年级的顺利学习首先取决于自觉阅读的能力,即边读边想和边想边读的能力。因此,低年级教师应仔细地研究每个学生的这种能力如何得到发展。”作为一名刚走上教育漫漫长路的新教师,能够在书中看到如此具体而又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甚是感恩。若是能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并主动思考的能力,就不用担心学生在学业上落后,这于学生,于老师而言,都是极好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还提到更具体的目标:“你给学生讲述一点什么,让他们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你所讲述的内容,而同时还要把他自己的思想简明扼要地写出来”,并且这一目标应当在三年级时就教会学生。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不然也不会频频出现上到高年级就落后的学生。于我而言,要做到“授之以渔”,除了在教学上贯之以培养阅读与思考能力的方法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言传身教。还记得刚给孩子们上写作课,书上有一篇50字左右的必背范文,孩子们一听需要背诵立刻垂头丧气。后来在课上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范文拆分给孩子们复述了一遍,并向孩子承诺,老师先给大家背一遍,大家再试着背出来。听到这个消息,孩子们纷纷起哄,就在孩子们的起哄中我一字不漏地把范文背了出来,等孩子们反应过来课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从那以后,每一次写作课,学生都根据课上老师的分析与拆分,主动要求把课本里面的范文背诵下来,并在每次的写作测验中运用其中的亮点句型,这让初为人师的我感动不已,也着实感受到了“言传身教”的力量。希望自己在教育的漫漫征程中,始终言传身教,探索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授之以渔。

 

三、勤于计划,善于反思。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这一节中谈到,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写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鉴于孰轻孰重以及如何写,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适宜的方式去做。还记得参加入职培训时,陈非非主人对新教师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学期要上好本校的适应课,第二学期要上好街道汇报课;积极参与街道“磨课练功”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结对子”的教研活动;积极参与街道教研共同体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此外,陈主任还为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指明方向,提出“一三五成长目标”,即一年入门,三年优秀,五年名师。“一三五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计划,大到专业成长规划,小到学年计划、学期计划、课时计划,通过把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一个小目标,再把实现这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具体措施写下来,并落实到教学中来。我们每年都可以翻阅和思考这些计划,来检查和反思自己的工作:哪些已经做到了,哪些还有待去做,哪些还有待改进。同时,还可根据计划的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希望自己能做到笔耕不辍、认真细致,用心撰写好每一份计划,认真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随笔,勤于计划,善于反思。

 

四、换位思考,关爱学生。

“只有你自己依恋孩子们,离开他们就感到无法生活,只有在跟他们接触中你才能找到幸福和欢乐的时候,孩子们才会依恋你。”读到书中这一段话时,我会心一笑。确实如此啊,这也是我坚定自己职业道路的缘由,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如此依恋孩子,每次上课精彩时,总忍不住拿出手机把孩子们的表演录下来,把孩子们的享受课堂的笑容记录下来,在朋友圈里与朋友分享。刚开始有些孩子在镜头面前不免会有点腼腆羞涩,到后来都争着上台表演要上镜。还记得一次课间,我说奖励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自拍,孩子们一窝蜂涌上来争着要上镜,除了一两张能看清脸蛋,其余皆模糊不清(可谓网络上所言“开心到模糊”)。

教师可通过读懂微表情、倾听无评判、善用同理心、班级共议事和调查大数据等方式做学生的心理同龄人。换言之,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倾听,去思考,让学生信任你,尊重你,像朋友一样与学生沟通交流。张主任还分享了陶行知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一名老师,永远不要低估我们的学生,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这样才能处处有新发现,处处有新探索。

 

“未来的教师,我亲爱的朋友!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希望初为人师的自己能够在教学之路上“依恋孩子”,换位思考,关爱学生,做个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的好老师。

曾经有贵人与我勉励:人的一生都需要吃苦奋斗的精神,随时都是起点,努力就能改写。青春尚在,哪敢不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