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吴喜喜
最近我阅读了杨晓燕老师讲座中推荐给我们的一本教育专著——《静悄悄的革命》,这是国际著名课程专家佐藤学教授从事教育研究工作20年,在日本、美国近万间教室进行实践观察研究的总结。作为行动的研究者,作者拜访了世界各地的幼儿园、中小学和护理学校,和老师们一道,探讨对课堂和学校进行改革。他推动着教室里活动的、协同的、反思的学习的实现,促进着学校里老师们互相成长、同事性关系的构建,推进着学校和社区合作,并提出了“学习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不断推动学校从自身入手进行改革。
好的教育专著,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背景,能洞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经过实践的检验,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书中深入浅出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带给教师诸多有益启发,对众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更能加深教师对课堂的理解。当我阅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我被书中深入浅出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所启迪,佐藤学先生的平易、深刻、务实的作风让我油然而生了钦佩之情。书中对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对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颇有启示。
在这部专著中,佐藤学教授提出了这样几个观点。
一是“倾听比发言更重要”。佐藤学教授非常强调“倾听”的重要性,认为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他提出“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佐藤学教授认为,形成互相倾听的课堂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及时作出应对,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
学会倾听要求教师面对学生时,从眼神、语言、表情和身体姿态各方面,充分关注和期待,这对学生是无比重要的精神力量。教师“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这对教师们来说是需要花费精力的,但其实也是我们理所应当要做到的。
真正的倾听其实就是理解,教师不能只看学生发言的表面意思,而要认真仔细地去倾听他们的发言,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教师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语句来讲解,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
二是提倡教师要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以促进学校从内部开始发生改变。这种合作的同事之间的关系一日不形成,学校的改革就一日不能成功。而这种同事关系只有在所有教师都开放教室,互相观摩学习、互相批评时才能建构起来。只要有一个教室封闭教室的大门,那么,想从内部进行学校改革就不可能。
佐藤学教授认为“关起教室门来上课的教师不能称之为公共教育的教师”,他提出,一个改革中的学校,在改革的第一年,所有教师都必须参加上公开课的教研活动。有30个教师的学校,一年就要进行30次校内教研活动。而很多教师出于“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的原因,不愿意主动参加公开课。
佐藤学教授提出,打开教室的门,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校长的领导能力,因为只有校长能要求不肯上公开课的教师打开教室的大门。第二是要“充实”教研活动。只有通过十几次甚至几十次的案例研究,才可能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而且,在研讨教学问题时,比起事前的研讨来,开展事后对教学过程的反省,针对实际的事例进行学习更为重要。
教授认为公开课后进行教学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相互讨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
三是以“学的课程”为中心来设计课程。佐藤学教授提出“如果以‘学的课程’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的话,那么其创造课程的中心课题应该是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单元主题、作为主题探究的资源的素材或资料,以及促进学生的探求和交流活动的学习环境等,而且对该单元中学习发展性的预见也非常重要”。
学习是通过创造世界(认知的实践)、人际交往(交往的实践)和完善自我(自我内在的实践)这三种对话性的实践而完成的,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具体说来,就是把与对象物的接触与对话、与学生的接触与对话、与自我的接触与对话作为单元的单位而加以组织。不论是学科学习还是综合学习,都是把“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作为一个一个的单元来加以组织的,可以说这就是创造课程。
佐藤学教师提出,学校教育的单元有必要设计为以“主题·探求·表达”为单位的“登山型”课程。在这种模式中,要创造这样的学习,即设定作为教学内容核心的主题,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并能互相表现和共享学习的成果。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带给我们许多冷静的思考,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目前我只是初读了这本专著,感悟还不够多,理解也不够深刻,但确实受到了很多的启发。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我想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改变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