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研讨
设计学习的吸引力与有效性 2018-01-16
网站类目:在线研讨

设计学习的吸引力与有效性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

                                        江阴市璜塘实验小学 周旨哲

拜读美国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的著作《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从序、译者绪、前言、致谢、绪论到每一章节的内容,我的大脑像卷入了一场信息风暴,各种教育理念扑面而来:逆向设计、理解、理解六侧面、UbD框架和模版、大概念等等。当我在书中二次读到这些新鲜理念,总要往前翻阅,重新认识它的内涵。是的,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反复翻阅的书。

我尝试用“逆向设计”的理念来阅读这本书。读完这本书我要达到什么目的?在本书的背面我找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提升教师指导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教师是设计师。学生是我们的客户。明确了自己的定位,我决定带着这几个问题来阅读:什么是理解?它和知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如何指导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下,我们怎样才能建设一套严谨的、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儒效篇》

设计学习活动在课堂中占有核心地位。一个好的学习计划需要兼具吸引力和有效性。这在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中有更深入的分析。我针对性了阅读了H吸引(Hook)和保持(Hold)。

学校的学习不应该是枯燥的,也不应该是零散的。为了使学习者达到更高的智力标准,我们必须提升自己的能力来激发学生的思想、好奇心和动力。当学校活动由乏味的技能训练和过多的被动聆听组成时,那学习真是一件无聊的事情,它的所有内容都脱离了有趣的问题,脱离了基于现实的和有价值的表现性挑战。

思考一:主题的吸引力

我们观摩不少有吸引力的学习设计,这些学习设计包括有趣的、神秘的和刺激的挑战。当然,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关注本质,而不仅仅是提供令人感兴趣的任务。比如:一些目标相同的学习设计虽然拥有一样的教学工具、材料,但是加入了引人入胜的主题,使学生沉浸其中,促进思维激荡,获得震撼体验、接入个人连接,那么这样的学习设计往往更具参与性。下面这个案例来自于一个同课异构,几位教师在准备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时,准备了大量充分的学习工具,大同小异。其中一节课的教师加入了孙悟空金箍棒变小放入耳朵,变大拿在手中的主题,更具吸引力,学生就会对内容进行辨认、识别,体会两个单位之间的差异和进率,并且同已知的厘米和米这两个单位联系记忆。这个主题是超越娱乐、关注本质的很好体现。

思考二:问题的有效性

现实的课堂中免不了教师提问,教师通过问题和学生建立联系,但是,有教师一堂课从头至尾一百多个问题,有些问题学生不作思考就能脱口而出,这样的学习不是灵动的,更多的是被动和零散。对于有效性,教学设计中的各部分应该帮助学习者在完成有价值的任务时变得更有胜任力,更有成效。那么,涉及学习活动中的问题设计要少而精,考虑会实质性地增加学习的价值。能通过回答问题发展更高层次的技能和理解,以及更强的智力和反思能力。而且,围绕激励性问题和挑战性问题组织教学,被认为是促进学生持续参与的有效方法。

通过作者的阐述,一次一次更新了我对“理解”的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将以“为理解而教”的设计理念投入实践,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在教学实践中对“理解”有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