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解为核心构思教学设计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
江阴市北漍中心小学 丁雪莲
美国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的著作《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初读起来深奥难懂,但细细品味,里面蕴含的教学思想却能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特别是该书后几章节提到的一些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悟。
感悟一:更新观念,是智慧工作的前提条件
作为一线教师,其实大家内心都愿意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深度学习,但又因某些确实存在的主客观原因而导致我们的实际教学依然趋向于为应试而教。我们因为有太多内容要讲,或觉得需要的课程设计和评估工作太难,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好,而疲于应付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
我们是多么向往能不为了应试而教,能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研究教学上,能让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先要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要充分相信,两者是可以兼顾的,只要我们能够把花在枯燥的灌输式、机械性重复练习上的时间用于认真准备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上,那么我们的课堂肯定能活跃起来,学生也能进行深度思考,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有意义。也许我们并不能在短期内让我们的教学达到理想的境界,但只要努力去做,总有一天能实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感悟二:准确切入,是设计过程的良好开端
在“设计过程”这一章节中,作者提到了确定设计过程的六个常见切入点和一般方法:从内容标准开始、从考虑现实世界所需的应用开始、从一种重要的资源和一次喜欢的活动开始、从一项重要的技能开始、从关键的评估开始、从已有的单元开始。这些确定设计过程的切入点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的特点,是我们探寻“理解”的设计过程的有效方法。
庖丁解牛,所解数千牛矣,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是因为庖丁熟知牛的身体结构规律,每次下刀,选准切入口,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这告诉我们,通过找准切入点,就可以让我们厘清设计思路,更全面地规划我们的设计方案。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如果能够预先选准、选好教学设计的切入点来设计预期结果、评估证据、学习计划,就可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比如“认识线段”一课,“线段”这一概念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因此需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拉毛线活动”作为切入点来进行“理解”的教学设计。首先,让学生经历“化曲为直”这一过程,凸显线段“直”这一特征,并让学生获得初步认知:可以把“拉直毛线后,两手之间的一段看成是一条线段”;然后,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拉毛线指线段,让学生认识到:不管毛线怎么摆放,只要“直直的”一段,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再次强化线段“直”这个特征;再通过比较同样横着摆放的三条长短不一的毛线,发现线段的第二个特征:有长有短。线段的第三个特征“有2个端点”是一个学习难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端点的存在,才能真正“知其所以然”。所以在线段变长变短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线段之所以有长短,是因为两手所捏位置不同。”这样,就突出了两手所捏位置的重要性,而这个重要的地方就是线段的两个头,在数学上被命名为“端点”。最后,让学生说说线段有哪些特征,并把它画下来。在画线段的过程中学生不太能想到把“2个端点”这一特征明显地标示出来。可以通过画完线段后,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画的线段、比较几位同学所画的不同线段来进行讨论,最终统一结论。“认识线段”这一课始终围绕“拉毛线”的活动来展开,学生从“拉毛线”活动本身思考到里面蕴含的“线段”这一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形象,用活了这一次活动,在观察、比较、思辨等活动中,让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真正理解了“线段”这一概念。
感悟三:定期反馈,是持续改进的关键环节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困境,让我们感到矛盾,不知如何取舍。其实,有时我们是无法完美地解决这些两难问题的,只能尽可能地平衡那些对立的要素。书中建议我们在工作时积极获取反馈,多尝试,多比较,然后进行调整,在不断改进中最终获得接近我们需要的理解的教学设计。
例如,可以每周进行一次反馈单填写,调查哪部分的设计效果显著,那部分未能起到作用,并分析原因。这么做的目的,是要通过及时的、有帮助的和真实的反馈,从学生的角度来观察设计方案的实施情况。只有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设计,同时也能获得符合教学目标的学习成果。
教学工作是复杂的,并且需要持续地完善,需要我们敢于摒弃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旧思想,勇于尝试改变,才能让我们更智慧地工作。而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只有以理解为核心构思教学设计(即预先选准、选好教学设计的切入点来进行理解的教学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中积极征集反馈意见,再以此来改进我们的教学设计),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趋近于能被学生理解与接受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