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六侧面之洞察
青阳实小 谢烨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目标的结果目标表述时运用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4个行为动词。这是我头脑中对于“理解”的定位:高于“了解”,即要知道事实,并要弄懂事实的含义。在拜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后,我发现,书中对于“理解”的定位是:能讲授、使用、证明、联想、解释、辨析所学内容,并领会其言外之意。此外,书中格外强调,真正的理解必须是能够有效地运用所获得的知识。由此不难看出,书中所述的“理解”,囊括了结果目标中4个动词的所有意义,文中指出,理解是多维的和复杂的,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方法,同时和其他知识目标也有概念上的重叠。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必须从多个侧面来全方面理解:能解释、能阐明、能应用、能洞察、能神入、能自知。
在6个侧面中,前3个侧面比较容易理解,即让学生解释所学内容,给出合理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能够表达自己的一些见解与看法;能在新的、不同的、现实的情境中有效地使用知识。在泛读一遍之后,我又认真地阅读了侧面4:洞察。
洞察——批判性的、富有洞见的观点。
逐渐理解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能够按多种不同的方式拆分问题,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单一、死板的陈述并不能表现出真正的理解。
——霍华德·加德纳,《未经教育的头脑》1991,p.13
感受1:洞察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比如,一个聪明但呆板的学生只知道用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拒绝考虑用另一种方式进行数学思考,这就是洞察力不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问一句:“还有别的方法吗?”多预留时间让学生思考。例如:在二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在掌握了乘法意义之后,教师可以出示3+3+3+3+2,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学生列出了3+3+3+3+2=3×5-1=3×4+2=2×7……虽然课堂费时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
我……遵循一个黄金法则——无论何时,只要遇到与我的结论相冲突的文章、观察或想法,我都立即把它们记录下来,绝不延迟。根据我的经验,与那些支持自己结论的事实和想法相比,这类东西更容易从记忆中溜走。得益于这个习惯,极少有我没有注意、没有尝试回答过的反对我观点的意见。(p.123)
——达尔文
感受2:洞察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内容的意义与价值。在课堂上应废除答案“唯一”论,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学生与教师策略不一致时,应积极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另外,对于重要的观念,教学应使学生有机会涉猎相关的各种理论与观点,通过课程和教学材料的设计,展示出专家们在同一观点上的不一样的洞见。
精彩的书籍值得我们一读再读,我相信,在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中,我们能收获不同的观点,涌出不一样的思维火花,把理论慢慢内化,期待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精神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