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研讨
理解,让学生与知识零距离 2018-01-15
网站类目:在线研讨

理解,让学生与知识零距离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

江阴市南闸中心小学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然而,从教十多年,真正去思考、去学习的时间却少之又少,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一名假老师,今年暑期,趁着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东风,拜读了导师包特推荐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说实在的,对于书里讲的理解,真是云里雾里,表示不太能理解啊。下面,就谈谈我读了第四章:理解六侧面的一些感想。

一、解释,真正的理解

正如杜威(1933)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解某事“就是从它于其他事物间的关系中对它进行观察:注意它是如何运作的,它怎样产生的结果,它的起因是什么”。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时,会思考的学生就有疑惑了,学了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百分数呢?分数与百分数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呢?一堂课,如果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想对于百分数的理解也基本是深入了。所以这堂课可以这样设计,某篮球队进行投篮训练,先出示两个人的投中次数及投篮总数,发现光比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行,想到要比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逐渐加入人数,感受到大量的繁、难、复杂的分数要进行比较,使用通分的方法比较麻烦,从而想到规定一个大家比较有感觉的数据作为分母,再来进行比较就容易、方便多了。让学生经历了这个分母100的分数产生的详细过程,突出了百分数相对于分数来说的一个重要优势:便于比较。让学生解决了学习了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百分数的原因。接着通过判断哪些时候的分数可以改成百分数,哪些时候不可以来理解分数有两种意义,而百分数只有一种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无疑是能解释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是真正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

二、应用,理解的深层次

老师经常说:“如果学生真懂(理解)了,那他就会用┅┅”应用在两个方面不同于知道和简单的理解:一是不用给学生具体知识的提示;二是问题也不是老生常谈的。例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学生已知道了转化的策略,通过转化可以把未知的转化成已知的,把复杂的转化成简单的,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那么在后一课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老师就应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应用转化的策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对于理解的六个侧面,我的认识还是很粗浅,期待经过我第二遍、第三遍的拜读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