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文学作品阅读实践与思考 2020.1 《中小学外语教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23-10-07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文学作品阅读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张珍

【摘 要】在高中阶段可以通过开展文学作品阅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根据美国蓝思分级阅读测评体系选择读物,围绕核心素养设计活动,探索文学作品阅读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极影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文学作品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教师要在实施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教学中,辩证地处理好教学与考试的关系,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放在首位,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目前,由于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缺乏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专业指导,不能带领学生进行大量有效的英语阅读实践,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内容仍局限于词汇、语法知识等,并没有很好地依托学科内容,教授语篇背后的寓意(王蔷,2017)。这种阅读教学和教学资源的局限性导致部分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导致其思维能力薄弱,文化意识不够,学习能力不强。

笔者选取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最受欢迎的小说《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在高三年级开展了文学作品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英语文学作品阅读的理论依据

张载梁等(2019)就文学阅读的意义和作用阐述如下:课堂不可能包含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但文学作品里面有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各种各样的、微妙的、不同的关系。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比较深入、形象地理解语言。

文学作品承载着优美的语言和优秀的文化,文学作品阅读能开拓读者的视野。尤其是高中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能丰富知识面,增强见识,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戴军熔,2015)。阅读英语文学名著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葛春生,2019)。

三、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文学作品阅读实践

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有无数的文学名著,如何选择适应高中生阅读的素材是一个难题。笔者选择《傲慢与偏见》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小说具有品读的价值,如语言丰富且幽默风趣、文本主角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等。第二,该小说难度与学生的阅读能力基本匹配笔者依据美国蓝思分级阅读体系The Lexile Framework for Reading)确定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小说的阅读难度。在蓝思分级标注中,蓝思(Lexile,简写为L)是衡量读者阅读水平和标识出版物难易程度时使用的单位。简单来说,一个蓝思是一个难度单位,蓝思值为0L~2000L,蓝思值越高,读物的难度越大,学生的阅读水平越高。蓝思分级阅读的独到之处是可同步测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本的阅读难度,并将两者的蓝思值进行匹配(张金秀,2017)。笔者所教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蓝思平均值为980L,超过半数的学生的阅读能力蓝思值在1020L以上,小说蓝思值为1070L,通常读物的蓝思值应位于学生蓝思水平值﹣100L和学生蓝思水平值﹢50L之间。本书由教师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做指导性阅读,小说的难度虽然高一些,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大致读懂。第三,高三学生对小说内容并不陌生,但是对小说具体细节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并不十分了解,有必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切实感受·奥斯汀的思想和语言魅力。第四,《傲慢与偏见》可以作为牛津译林版模块八Appreciating literature and art的拓展阅读读物,且有同名电影,能为阅读活动提供资源。

笔者带领学生阅读《傲慢与偏见》整本小说,并设计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开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文学作品阅读实践,使其感知、理解、整合、内化语言和文化知识,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鉴赏评价、自主表达,使这一过程成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思维品质的提升过程、文化意识的建构过程和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最终实现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1. 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教育部,2018)。笔者围绕文学作品阅读,将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组合起来开展以下活动:

1)通过看、听、说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课时有限得不到有效锻炼,口头表达仅限于简短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语言错误多,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

通过观影和讨论交流作者和作品信息,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和社会经历对其作品的主题思想、写作风格、情感态度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师生共同探讨作者信息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也很重要(何开朗、曾红敏2019)。

       笔者组织学生观看《成为简·奥斯汀》,了解简·奥斯汀本人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该影片用传记的方式描述了简·奥斯汀的一生:她的母亲竭力为她撮合婚事,对象是上层社会的有钱人,但简·奥斯汀拒绝没有爱情的婚姻。随后学生观看了电影《傲慢与偏见》,影片展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乡村生活和社会风貌,呈现了人陶醉的爱情及其完美的结局。通过观影,学生对作者·奥斯汀和小说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了宏观的视觉感受。笔者随后提出以下两个问题:What is Jane Austen’s opinion of marriage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Jane’s and Elizabeth’s opinions of in marriage? 以此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中简·奥斯汀和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婚恋观的异同点,并在组内简述作者生平,以及她通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表达的自己的婚恋观。各小组长记录和整理讨论结果,然后由代表在全班发言。通过观影和小组活动学生了解了作者和作品背景信息,在语言表达和思维碰撞中打开思路,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② 通过电影配音,增强学生语言的表达性技能

施丽华(2019)建议教师在学生阅读全书后组织观看作品的影视片段或全剧,尝试让学生选取部分章节进行改编、表演和配音,学生的理解性能力和表达性技能得到进一步锤炼,语言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心灵得到熏陶,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笔者选取电影《傲慢与偏见》中的高潮部分——达西(Darcy)向伊丽莎白(Elizabeth)首次表白遭拒,让学生配音。改场景要求配音者在4分钟内完成近500个词的配音,台词与原著34章基本一致。在配音活动前,笔者将需要配音的电影片段剪辑出来,反复听电影片段校对台词,确认无误后印发给学生,并给学生提供了有电影原声和去除电影原声、保留背景音乐的两个视频,让其模仿,理清词义句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视频,熟读台词,记住影片中人物的语气与表情,揣摩人物的情绪,确保口型与人物吻合。为了保证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体验和提高,笔者将全班分成四大组,大组内抽签进行淘汰赛,推出四组最强组合进入决赛环节,最后选出最佳组,由他们在全班展示。在配音表演中,学生语音纯正,情绪饱满,让听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物的性格和立场。本活动人人参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夯实理解能力和表达性技能,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概要写作能力

阅读主要是一项语言输入活动,读后活动则是以语言的输出、思维的展开为主。其中读后写作活动是最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建构阶段(罗永华,2018)。教师应该注意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语篇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促进学生两种能力共同提高(陈康、张洁,2019)。在本小说教学中,笔者先告知学生应从四方面评价概要,即本章内容要点呈现、词汇语法使用、上下句连贯性和对原文的依赖程度,让学生从如何评价概要的角度思考如何写好概要。

以第七章为例,该章约2000词,叙述了班内特家的经济现状,两位小女儿对军官的迷恋,重点写了简应宾利小姐之邀骑马去Netherfield庄园,如其母所愿遇大雨致病,伊丽莎白徒步前往探望。本章语言风格辅助了人物形象的推进,给读者展示出鲜活的人物:班内特先生幽默和讽刺,班内特太太粗俗、自私但深爱女儿,Elizabeth勇敢与骄傲,Darcy内敛且傲慢等。以下为一位学生所写的概要:

The little girls showed a great interest in the arrival of the officers, causing Mr. Bennet’s complaint to his wife about their girls’ silliness. Jane was invited by Miss Bingley to dinner in Netherfield. Eager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let Jane stay there all night, her mother insisted that she go there by horse. Unfortunately, Jane came down with a bad cold after being caught in the heavy rain. Elizabeth was so anxious about Jane's illness that she couldn't wait to get there on foot. (Word count: 86)

该学生的概要涵盖本章3个要点,词汇和语法使用准确,地道。例如:第一句中使用现在分词causing…作状语表结果,简洁到位;第三句使用形容词短语eager to作状语表原因,谓语动词insist后跟宾语从句的谓语部分为省略should的虚拟语气,句子长,信息量大;第四句开头unfortunately承上启下,上下句连贯自然。

       2. 文化意识的培养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梅德明,王蔷,2018)。教师可充分利用文学名著的内容,挖掘名著的人文功能和育人功能,在教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断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唐玉婷,2019)。

1)阅读小说重点章节挖掘作品的育人功能

笔者以第34章达西向伊丽莎白首次表白的高潮部分为例,帮助学生追溯前情故事(第1~33章)和了解后续故事(第35~45章),引导学生关注达西和伊丽莎白由各自的傲慢和偏见到互相吸引的细节描述,感受主人公追求真爱的人生态度和积极改正自身缺陷的行动取向。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Q1: How did Darcy come to notice Elizabeth and finally fall in love with her?

Q2: When did Elizabeth gradually begin to dislike Darcy and eventually to hate him?

笔者将全班分成七个小组,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并汇总讨论结果,汇报环节要求在呈现观点时提供相关凭据的页码和行号,便于听者核实。在展示课上,笔者随机任选一组学生上台陈述相关情节,其余学生倾听、记录后作出评价。以达西为例,他是个不讨人喜爱的傲慢男人,他一向不屑周围肤浅的人际关系,直到他为伊丽莎白动心的那一刻;他在压抑多时之后决定勇敢示爱,不料却遭受对方毫不留情的拒绝;达西痛定思痛后改变自己,放下傲慢。而伊丽莎白饱尝自己因偏见所产生的苦果,她在弄清真相后重新认识了达西。学生走进文本,了解了男女主人公因傲慢和偏见产生的种种经历,并跳出文本思考人生和人性,感悟到在与人相处中必须抛开偏见,努力成为理性的人,从而体现文本的育人价值。

2)探究小说的婚恋观,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张金秀(2018)建议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主题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通过阅读学习新的知识和道理,让学生对该主题有更多的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该小说提供了很多当时英国乡村的社交场景,学生可以感受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表达和思维模式。在读完整本书后的主题讨论课上,笔者提出两个问题:

Q1: What are the themes of the novel and what did their pride and prejudice arise from?

Q2: What is your dream marriage like?

学生在小组互动中熟悉情节,探讨小说主题和产生傲慢和偏见的原因以及他们理想婚姻的理解。达西求婚遭拒后用实际行动让伊丽莎白了解其为人,慢慢消除对他的偏见,开始欣赏他的所作所为;在姨妈凯瑟琳夫人企图阻挠时,双方都看清了彼此的心意,二人终于冲破一切阻力,缔结良缘。通过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作品的学习活动,学生得出结论:小说主题是爱和婚姻,傲慢和偏见源自误会和缺乏沟通。学生在谈论对未来婚姻的看法时认识到:恋爱和婚姻以爱情为基础,应认真对待他人和生活。

3. 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教育部,2018)。文学作品阅读是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拓展,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一种全新的途径。培养学生思维品质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梯度、有深度、有广度的问题(赵钰莲,2019)。高三学生已经具有较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这为培养思维品质提供了良好契机。

1)设置问题,层层推进,培养高阶思维

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巧妙连贯的追问能够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不断思考,培养评判性思维(谢婷婷,2019)。笔者根据小说阅读内容设计问题,层层推进,促进探究,引起深度理解。学生通过搜索第1~33章文本信息来了解两人对彼此的情感态度,可以了解达西和伊丽莎白两人对彼此的情感态度,可以了解伊丽莎白人和达西人物特征的变化过程,感受他们如何通过自省和改变,逐渐消除各自的傲慢和偏见,客观看待对方。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行追问:What do you think of Elizabeth and Darcy making changes to themselves?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suffered losses due to your prejudice? 学生先对男女主人公为对方而改变自己发表看法,然后假设因自己的偏见而遭受损失会采取的弥补措施,分享自己的类似经历,逐渐开始关注自身存在的偏见,由此展开批判性思维层面的探索。通过探讨新问题,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比较,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

2)创设情境,迁移创造,提升思维品质

笔者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在整个故事中的运用的讽刺艺术,通过现实对人们的主观臆想进行嘲讽。比如,达西最初断定,班内特家有那么多不利因素,几个女儿很难找到有地位的男人,后来是他娶了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曾经发誓绝不嫁达西,可最后她做了达西夫人。为了让学生了解主观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引发学生思考现实中的困惑,笔者设计如下问题:

Q1: How will reading this novel influence how you choose your Mr. Right / Miss Right?

Q2: How can we avoid pride and prejudice when interacting with others in life?

以上问题帮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深度讨论小说对他们今后择偶的影响,并举例说明与人相处时应如何避免因傲慢和偏见而产生误解和隔阂。文学作品中人物经历促使学生感悟人性、思考未来,在交流中学生能发散思维,达成共识:人只有放下傲慢消除偏见,才能看清真相完善自我,最终达到和谐包容。

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观看了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Green Book),该影片基于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有优越感的白人司机托尼(Tony)和黑人钢琴家唐·谢利(Donald Shirley)由最初各自先入为主的歧视和偏见到最终惺惺相惜成为一生挚友的故事。学生从文学作品阅读转入影片提供的新情境,处理、解决新的问题,从多视角认识世界,提升思维品质。

4. 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是构成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自主、高效地开展学习(教育部,2018)。

1)合作学习,养成学习习惯

《傲慢与偏见》原版小说的蓝思值为1070L,其阅读难度之一是词汇量大。教师通过重点指导学生摘抄文学作品中的好词好句,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基本阅读习惯和方法(何开朗、曾红敏2019)。笔者在学生开始阅读前,着重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词典,使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并养成了查词典、做摘抄的好习惯。大部分学生没有读整本小说的经历,让学生开始阅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为了减轻查阅生词的负担,各小组长将查生词的任务分解到组员,按页码拍照,汇总后按章节注明文件包,上传班级QQ群,学生按需下载。每周留足时间让学生按章节摘抄圈点勾画出来的好词好句。学生既积累了语言知识,也在合作学习中增强了学习能力。

笔者建立班级微信群,以群公告形式分配任务,在平台上分享阅读笔记,积极打卡参与师生互动。寒假里学生每天自主阅读时间为平均15~20分钟,晚上8点前将摘抄和概要拍照上传到打卡小程序,同伴互看互评,相互借鉴,教师点评学生成果,激励同伴良性竞争,注重合作,这样教师能有效监控、提醒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助力学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主学习,拓宽学习渠道

在老师的督促下,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能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任务。部分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和阅读能力,选读了《欧亨利短篇小说》(O. Henry Selected Stories)、《饥饿游戏》(Hunger Games)、《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等文学作品。还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蓝思学生分级外刊”公众号阅读原版外刊文章,文章选自国外专业刊物和严肃媒体,如英国卫报(The Guardian)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等,每篇文章标明来源、主题和蓝思值,学生根据兴趣和阅读能力选读,扩大英语原版外刊的阅读量。

笔者通过改变以练习为主的高三课堂,加入师生共读文学作品,帮助学生进行新知识的自我建构,鼓励他们阅读更多的作品和原版文章,将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提升学习兴趣和效率。

四、总结和反思

       高中文学作品阅读过程是促进新知识增长、优化认识结构的过程。《傲慢与偏见》的阅读实践历时五个多月,平均每周两节课,寒假打卡阅读任务10章,完成10万多词阅读量61章的摘抄和概要写作的阅读笔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影、配音、写概要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语言能力;在比较和判断中汲取文学作品的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婚恋观,构建文化意识;通过回答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挖掘文学作品的育人价值,联系实际形成自己的观点,培养思维品质;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宽学习渠道,发展学习能力

1. 在阅读中优化学习方式

文学作品阅读改变了课程结构,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在紧张的高三阶段,通过文学阅读和围绕阅读设计的教学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缓解了高三升学压力。由问题引领的师生互动、小组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在课外,学生在阅读中主动预习、复习、归纳、整理,能积极拓展学习资源,丰富英语知识。本次阅读实践帮助学生养成了读书习惯,最终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者逐渐转化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主体,学生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2. 在阅读中收获学习成果

很多学生认为本次文学作品阅读最大收获是增加了词汇量,主要是因为词汇反复出现,有利于记忆;通过每章的概要写作,增强了概括和写作能力;通过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以及配音等口头表达活动夯实了语言知识和能力;通过频繁的小组活动学会合作,在问题讨论中发表观点,学会如何做人处事,从多角度认识世界;部分学生通过丰富的学习渠道拓宽视野、自主增加阅读量。文学作品阅读实践中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英语学习而设计,最终提升学习能力。

王蔷(2017)认为:“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积极引导和落实阅读素养的各个指标,改变过去长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采用多种形式,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投入阅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次阅读英文原著的实践活动,学生沉浸在文学作品阅读中,促成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培养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陈康、张洁. 2019. 高中生英语概要写作质量评价研究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5)1-7.

戴军熔. 2015. 区域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程群的教材开发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1)58-65.

葛春生. 2019. 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文学作品导读教学例谈 [J]. 江苏教育,(6)20-24

何开朗、曾红敏. 2019. 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7)39-44.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罗永华. 2018. 高阶思维培养:高中英语教学的价值追求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8)7-12.

梅德明、王蔷.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丽华. 2019. 如何通过的活动助力阅读加工,发展写作能力 [J].英语学习(教师版),(7)10-13.

唐玉婷. 2019. 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英语学习(教   

师版),(1)22-24.

王蔷. 2017. 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原则、目标与途径 [J].英语学习(教师版),(2)19-23.

谢婷婷. 2019. 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设计 [J].英语学习(教师版),(8)41-45.

张金秀. 2017. 运用分级阅读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理念和实践 [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7)13-18.

张金秀. 2018. 中学英语书籍阅读策略探析 [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8)1-6.

张载梁等. 2019. 北外英语教育传统——

  • 阅读(87)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