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 李立加《如何认识美术学科概念性理解和美术学科实践》 2023-10-07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距今1年半之前,正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广东省美术教研员钟国荣老师专门找到我,提出一个教研策划和创意,要我给予支持。以中华美术经典之汝瓷水仙盆作为主题,邀请我在浙江省特级教师当中选择一位老师,与广东省的3位美术老师同课异构,共同对这一经典作品认识、理解和演绎。


接受此邀请的当下,我即刻给台湾省某美术教师发微信,请他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网站,下载相关作品图。



看着汝瓷精美的图像,我在思考,如此简约、如此高雅、如此精湛的汝瓷工艺及作品究竟该怎样给学生上课呢?


这一主题难度之大,在全国范围尚未有美术教师敢于在课堂教学里触碰。我想,究竟选择哪位浙江省特级教师迎战呢?


最终,我决定推选湖州的陈勇老师,时任学校副校长,也经常愿意挑战自我,执教不少公开课教学,他能够胜任此任务。


与此同时,钟国荣老师还特别请我邀请浙江省美术教研员冷莹老师、苏州市美术教研员范小虎老师,届时能够一起来广州,共同针对这一主题进行跨省教研。


作品局部展示图


在接受邀请本次教研活动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疫情和各种原因,本主题教研活动一直没有机会在广东省得到安排。正高级特级教师陈勇,虽说也在为汝窑水仙盆的主题进行研究,但毕竟时间拖了很久,也没有对本主题进行专门的试教活动。


直到今年的春节之后,《中国教师》杂志约稿时,陈勇老师发来了他专门结合汝窑水仙盆主题撰写的一篇论文,我才了解了他的一些教学思路和想法。《主题探究:“天青”到底是什么——“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教学建构》,此文发表在《中国教师》杂志今年第1期上。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在湖州市的美术教研活动中,陈勇老师亲自执教了一次这个主题。当时,浙江省美术教研员冷莹老师在现场观摩了教学。说实在话,这一次公开试教,我个人认为,对这个主题还没有什么感觉。也就是,对这一主题的认识、理解等尚在思考和研究中。


时间真快,一晃一年多过去了。本学期开学,接到钟国荣老师电话,计划在9月20日左右,将一直拖了很久的这件事情完成。心里对此主题教学的期待终于要落地了。

一、怎样达成美术学科概念性理解?


传统的美术课堂和教学,是一种存在诸多缺陷的、内容覆盖的单一传递模式。


几十年来的学科教学,一直依赖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编制课程。从学科知识到评价的认知层次为学校教育的设定了结构。例如,22年前(2001年)提出的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仅仅依靠代表不同层次的行为动词,将其附加在某美术主题上,并不能保证学生理解美术学科概念,也无法令学生达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以美育人目标。尽管设立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但育人的目标依然“在飞”。


怎样通过对美术的概念性知识深层次理解,达成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呢?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去记忆那些零散的、片段的事实性美术知识。这是新旧教育观下学生美术课堂学习的不同取向。当学生们在即将学习的新美术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时候,他们方能“理解”。更确切地说,新美术知识与学生心理经验的即存模式和认知框架需要相融合。


例:汝瓷水仙盆,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的、新的美术知识,大多数学生之前都没有关注到这一中华经典作品。学生如何对汝瓷水仙盆这一中华经典所蕴含的美术文化和知识达成自己的理解,需要结合自己原有的对美术认识的心理即存模式、认知框架,在思维融合中才能够形成美术学科的概念性理解。也就是说,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主题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对中华美术经典作品的高水平思考者。


发展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力和创造新观点的能力,需要更为复杂的课程和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协同思考”的模式(概念为本的教与学)。在美术学科知识与理解的事实性和概念性层次之间,有一个认知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激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思考,并引起学生对美术学科知识和概念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方法是:


使用相关概念框定重要的事实性知识和技能,以此进行课程设计,从而有效的达成终极目标。这就是提炼出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主题教学之大观念。


2023年9月20日,钟国荣老师亲自主持的广东省中小学美术教研员能力提升研修班在广州美术学院举行。钟老师专门邀请了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器物部首席专家、故宫研究院陶瓷研究所所长,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吕成龙先生,为230多位教研员做专题讲座《中国古代汝瓷艺术》。


这一研修力度,在全国来讲可以说也是首创。为了共同研究一个中华美术经典专题,专门邀请国内顶级专家先做专题报告,在全体与会教研员和美术教师对这一专题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然后,再进行同课异构的展示课教研活动,这极大地提升了研究活动的学术品质。因为,包括230多位美术教研员在内,之前对于汝窑何为?水仙盆何为?真的是了解太少了。


9月21日,深圳的于雪老师、广州的马咏怡、高玲玉老师、以及陈勇特级教师等4位老师,以各自对于汝窑水仙盆的认识和理解,架构出4节不同视角的课堂,引领学生对于汝窑水仙盆展开深入探究学习。


高玲玉老师执教现场


二、何为美术学科实践


美术学科实践是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汝窑水仙盆这一主题,课堂上的美术学科实践对美术学科所要着力培育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之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01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说



美术学科实践是一种基于身体、身心全面参与和亲身经历的自主学习活动。只有在身心整体参与和经历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相应的经验和感悟,有意义的美术学习才能真正发生,学生(人)与美术学科知识才能真正融合。因此,美术学科实践可称之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


02

从汝窑水仙盆主题的美术课堂教学角度来讲



美术学科实践秉承的是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的理念。教师需要以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本主题学习的主线,坚持在美术课堂里实施学生自己的做中学、行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把学生对于某个美术主题(例,汝窑水仙盆)的基本认识和实践研究融合起来,并让两者互动发展,这是实现美术学科知识技能学习与学生整体能力发展相统一的根本机制。


03

从美术学科的角度来说



针对汝窑水仙盆主题的美术学科实践,是一种基于美术学科宏大的文化理解和社会境遇的历史探寻,并充分体现美术学科精气神的学生主动学习活动,是在美术学科理论引领下的有针对性和教育性的学生自主学习实践。


由于美术学科实践是以美术学科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实践性学习活动,这意味着美术学科门类中不同的实践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必定有所不同。这种美术学科特有的实践活动是挖掘美术学科育人价值和培育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的根本路径。例,高玲玉老师和陈勇老师教学的片段细节,可由教学局部的某些片段窥全貌。


以下为高玲玉老师教学设计和实施中“了解与探究”环节,引导学生审美观看时,对于汝窑水仙盆的“瑕疵”带来的视觉效果进行深度观看、思考、分析、探寻。


第一个“瑕疵”为“支钉痕迹”

第二个“瑕疵”为“内部气泡”

第三个“瑕疵”为“棕眼”


由此看出,美术学科实践在这一主题当中并非是学生动手画什么、做什么,而是依据图像识读、审美判断这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于汝窑水仙盆的一般观赏走向深度审美观看、思考和探寻的过程。


探寻汝窑水仙盆的“瑕疵”

为何有“气泡”?


因而,如何认识不同美术主题的美术学科实践,需要美术教师认真读书、学习和研究,才能设计出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


高玲玉老师设计的美术学科实践活动,紧密关联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原本学生群体非常冷僻的汝瓷制作工艺中的学科概念词语,与生活里学生可以感受到的细节联系在一起,由此破解美术学科知识点的单一传递习惯。


陈勇特级教师课堂上的美术学科实践则是围绕核心问题“天青釉色到底是怎样的色?”展开深入探究,这一问题的探寻是由课堂学习一直延续到课后持续思考与研究的系列挑战性学习任务展开的。


以下是陈勇特级教师该主题单元框架:


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这个主题任务的探究肯定延续到课后


我的思考


本次教研展示课即将开始之前,得知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临时由小学生改为初中生(离广州美院最近的学校为中学),我即兴对陈勇特级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以下思路(建议),按照KUD设计框架:



学生应该知道:汝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无纹水仙盆为汝瓷精品。


学生能够理解:汝瓷无纹水仙盆天青釉色蕴含的宋代美学意蕴。


学生可以做到:感知赏析汝窑无纹水仙盆,体悟天青釉色蕴含的文化意义。


真实生活情境:周杰伦有一首歌《青花瓷》,哪位同学会唱? 老师播放音乐片段,会唱的同学请一起唱。


请问:《青花瓷》这首歌词中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究竟描述的是什么?是一般民众认识中的青花瓷吗?


大观念:汝瓷天青釉色独特的视觉美感境界


基本问题:北宋汝窑工匠精心烧制天青釉色所追求的是什么?


任务1:初步赏析汝瓷无纹水仙盆


小问题1:仔细观赏汝瓷无纹水仙盆,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 


小问题2:汝瓷无纹水仙盆的釉色是什么颜色?

(1)用什么词语描述较为恰当?

(2)水仙盆的釉色色调用一般绘画颜料可以调配出来吗?


任务2:探寻天青色的秘密


小问题1:天青色到底是什么色?


小问题2:围绕汝瓷天青釉色的各种传说有哪些?

(1)汝瓷天青釉色的传说有什么(宋徽宗之梦)?

(2)汝瓷天青釉色的典故来自哪一部古代文学作品?


(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戏剧作品《牡丹亭》中杜丽娘梦境里遇到意中人柳梦梅的情节:天青色汝窑瓷器成为这段爱情故事例的象征物:纯洁、美好、永恒)


课后任务:汝瓷无纹水仙盆的制作工艺


小问题1汝窑天青釉色的烧制究竟经历了哪些工艺?

天青釉色为何要等烟雨?

柴烧工艺的难点在哪里?


小问题2: 怎样才能体悟汝瓷无纹水仙盆天青釉色特殊的视觉美感?

汝瓷天青釉色是怎样表达了宋代审美?

汝瓷无纹水仙盆看似器型平常,为何成为国宝经典?



讨论1

开放性问题情境在美术课的应用


开放性问题情境将学生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置于超越个人原本真实认知水平的情境当中,为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创造了最近发展区。汝窑水仙盆的课堂学习就是依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深度思考提供了平台。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学生遇到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遵循既定规则行走,教师那里有固定的答案或预先确定好的解决方案。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是没有确定的答案。针对汝窑水仙盆这个主题学习,由于学生个体预先并不知道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解决当前的问题,便更有可能与其他同学、教师发生互动交流。


如,课堂学习中,根据教师对汝窑水仙盆相关的提示线索和引导,学生个体就更容易将新问题与自己已知的信息建立起联系,激发深层次的信息加工。


讨论2

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课堂需要探索性对话


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课堂上,探索性对话指的是:参与对话的任何学生个体围绕汝窑水仙盆的主题(话题),发出自己“批判性地、建设性地、参与对问题的想法”。


探索性对话为学生个体创造了与他人(同学和教师)交流思想的机会,为学生个体的思维和认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刺激,促使学生个体将汝窑水仙盆呈现的外部信息纳入到个人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


围绕汝窑水仙盆主题引出的探索性对话中,参与对话的学生和大家分享了所有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并给出理由,同时,教师也支持那些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对某个问题发起挑战,通过共同的探讨做出最终的审美判断。因而,针对汝窑水仙盆主题引出的相关问题的探索性对话中,学生不同观点的提出,不仅打破了全班学生个体原有的认知平衡,引发了认知结构的解构和重构,促进了认知结构的更新。


而且,当学生个体发现其他同学与自己持有不同观点或者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思路时,会自发地审视自己的思维,并反思自己对问题的推理,进一步形成新的想法、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