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指向关键能力的语文纸笔测试探索实绩与改进可能 2023-10-04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推荐语:以评价倒逼教与学方式的变化,新高考具有极大的指挥棒作用。因此,对试卷的研究对于一线教学无疑是有关键的作用的。



指向关键能力的语文纸笔测试探索实绩与改进可能


——简析2023年高考语文四份全国试卷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郑桂华




【摘 要】随着高中新课标的落实,近年来语文高考试卷也在发生改变。2023年高考四份全国试卷聚焦关键能力,提升测量目标的代表性;追求结构化,提高试卷的整体测试效能;与真实情境结合,化一般技能为关键能力,这些探索代表了语文学科纸笔测试的方向。与此同时,在考查内隐性强的核心素养以及提高适应核心素养测试的命题技术等方面,高考试题命制仍有探索空间。


【关键词】语文素养;关键能力测试;语文高考;命题技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称“高中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推出了学业质量标准,这些在高考试卷中必然也会有所反映。近年来,我国高考语文试卷命制在落实高中新课标理念、体现核心素养导向上有什么积极探索?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未来制约高考语文命题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有哪些?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本文试以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试卷(以下简称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甲卷、乙卷)为对象[1],从语言文字运用关键能力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为理解高考语文改革动向提供参考。


一、基于关键能力架构语文测量目标体系



明确测量目标,即厘清“考什么”,是学科测评的首要课题,也是高考语文试卷命制的一大难题。语文测试目标之所以不易确定,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高考纸笔测试形式的矛盾。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培养核心素养的理念,都要求其测评目标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不宜分解过细,但高考纸笔测试形式又希望其测评目标划分得相对单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决定了其测评目标必然含有不少内隐成分,但高考纸笔测试方式又要求其测量目标尽量显性化,利于观察与测量;测评目标应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与水平,但受考试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一份高考试卷的容量、测评目标的类型和数量又不能过多;素养导向的测评理念应利于将日常学习导向真实、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但测评又会引发师生的应试化行为,从而使实际测试结果与学习目标有所背离。这几对矛盾从不同角度对高考语文命题的智慧提出挑战。而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试卷以关键能力为基点确定测试目标体系,较好地权衡了测试目标的概括性与具体性、内隐素养与外显标志、全面考查学生与有限测试任务的关系,有利于将考试行为导向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语文学科纸笔测试的探索方向。


1

聚焦典型,提升测量目标的代表性


高考试卷中理想的测试目标,应该对语文核心素养有较高的表征价值,也就是目标指向的关键能力有代表性或典型性。2023年四份全国试卷在这方面体现了比较一致的追求。


第一,典型的测量目标应适用于真实的、常见的语文实践活动,而不是单纯用于考试。以实用类文本为例,从文本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真实的、常见的阅读需要,而判断说明方法、理解关联词的作用,则不属于阅读该类文本的典型需要。在这一点上,近年的高考试卷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如今年甲卷现代文阅读部分,第二则语料的内容为植物之间是如何传递信息、以减免被侵袭的,其中第4题要求判断“植物之间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原理;第6题要求考生回答“与野生植物不同,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这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这两题的测量目标对应高中新课标学业质量4-2中的“能用文本中提供的事实、观点、程序、策略和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2]。这与日常语文生活是一致的,因而也是典型的。


第二,典型的测量目标应反映某类语文活动中蕴含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即那些对学科知识概括度高、对解决问题迁移性强、对语言建构价值大的能力,而不是一般的甚至可有可无的能力。在一份试卷中,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应处于优先地位,并赋以较高分值,而其他能力则应放在次一级地位上并赋以较低分值或不考查。比如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核心概念、理解作者意图、辨析其论证逻辑就属于不可或缺的关键能力,应作为测试中优先考虑的测量目标,而分析转折句的作用、发现句式的特点等,测试价值就小,除非通过它们能更好地实现对文本的整体理解,即指向高一级的测试价值。以新课标Ⅱ卷的第5题为例,该题引导学生思考调查研究中的“客观”问题,属于该信息性阅读测试中优先级很高的测试目标,因为调查研究的客观与否是该文讨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是文本理解的重点,也有方法借鉴的价值。推而广之,这一问题还能引导读者反思自己的认知方式、指导思考和研究,具有发展价值,因而这一目标便关乎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再看文学性阅读试题,新课标Ⅰ卷古代诗歌阅读的两道试题,虽有首联、颈联、尾联、类比等知识概念,但是都指向对《答友人论学》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丰富人生经验、提升精神境界,这类测试目标都指向文学阅读的关键能力。


讨论典型关键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如何看待学科知识的问题。一个学科能独立存在多年,一定有其独有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类型一样,语文知识体系中也有必备知识与一般知识的差别。一般来说,能用于复杂、变化、关联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的属于必备知识,而适于简单、静止、孤立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的便属于非必备知识。以此标准衡量,文体知识的测试价值就小于标点知识,因为抽象的一般文体知识对文本理解的支持度较低,而不同的标点则能传递语言表达中停顿的长短、语气的变化等,直接服务于表情达意,是一个人在真实语言实践活动中能更好地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必不可少的知识。但对标点知识的测试价值往往又低于对关键句意、关键段落的理解。


第三,典型的测量目标应有可靠的学理依据,即测试目标基于共识、内涵清晰,而不应是陌生的、边界模糊的。比如对小说阅读能力来说,要求理解人物形象、从中获得社会和人生启迪,所依据的学理共识度高,内涵清晰,适用于作为目标;而感受故事张力、叙述风格,学理的共识度和清晰度低,则不适于作为测试目标。2023年四份全国试卷都没有为创新而求新求异的试题,语文学科概念术语、文本类型、作文题型及其测量目标都有很高的共识度。


高考试卷的测量目标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就能以少代多、以简驭繁,达到以显性目标表征隐性素养、以有限的测量目标表征丰富的语文素养的目的,从而为高考的测试效度提供基本保障。


2

追求结构化,提高试卷的整体测试效能


测试目标的典型性能保证单个测试内容的表征价值,要提高整张试卷的测试效度,还需要考虑各个测试目标之间的关系,以能力类型和分布的结构化提升试卷的整体测试价值。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试卷对关键能力的结构化追求,至少反映在三个层面。


第一,一道试题的相关要素之间或一组试题指向的某一关键能力之间形成内在联系。按照通常理解,名句默写自然是散碎的,彼此间很难建立起有机关联,但甲卷的三道默写题则给出了另一种答案。它的第(1)题要求结合语境提示默写《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前后相关的两句,第(2)题给出鲍照的两句诗,要求学生用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去对应,第(3)题指出古诗中常有“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的现象,要求学生写出例句,其内容与形式都让人眼前一亮。主动积累古诗文及其学习经验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它应该包括古诗文的记忆、在理解中记忆、不同诗文的记忆与梳理、古诗文中某一语言现象的记忆与梳理等,认知维度也包括记忆、理解、运用、分析等不同层级。这组题改变了“给上句写下句”类默写题型模式,增强了默写语句之间的联系,既有篇与篇的比较,也涉及更复杂的语言现象和规律。借助名句默写,将语言材料积累这一能力的结构部分地呈现出来,其命题思路与高中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3-1要求的“在扩展和整理自己语文积累的过程中,能发现联系,探索规律”[3]十分吻合。


第二,一类语文实践活动涉及的关键能力形成整体关联。这一点在新课标Ⅱ卷古诗文阅读部分的试题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先看一道题目内部的关系,如第12题的四个选项,依次描述了淝水之战的战前态势、战斗经过、苻坚战败的结果、后人对战役得失的研判。这四个选项引导学生完成文章脉络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起到化零为整的作用。再看对第10~14题关系的处理。第10题是断句,第11题是关键词语的理解,第12题是把握文意,第13题是重点句子翻译,第14题是总结战役得失,这五道题的考查内容分别指向阅读古文的常用能力,做题次序也符合古文阅读的经验,它们共同表征古文阅读理解的素养。


第三,把整张试卷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关键能力的分布。按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语文实践活动类型组织试卷板块,再依据其语言实践活动类型确定关键能力、设计测试目标。当然,这种整体设计思路多年来已经形成惯例。


3

与真实情境结合,化一般技能为关键能力


高中新课标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4],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这三种大的类型。用来确定测试目标的关键能力不应该是抽象的,而是要与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相结合。


第一,这种结合要与目的一致,即能力运用满足具体语言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用所当用。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例,精确辨析词意、推敲语言表达、修改病句,都是常见的语言实践活动,但如果离开具体语境单纯测试其中的某些项目,就容易成为一种文字游戏。今年的四份全国试卷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设计思路一致,都是把几项具体的语文运用能力测试融入一段相对完整的语料中,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语料的基础上,完成推敲字词、补写句子、斟酌标点、修改病句等。这些测试虽然也需要单独完成,但并不显得零碎,因为这些测试往往与文意理解产生关联。如新课标Ⅰ卷第21题考查对标点符号作用的理解,试题并没有止于孤立的标点符号知识判断和标点技能运用,而是给出了有关文学作品中逗号的作用这一知识支架,引导学生探究语文学科中标点符号这一基础知识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推敲标点就是推敲语意情意。


第二,语料的内容贴近生活,比如有的语料反映学生完成作业的规划问题,有的语料介绍生活中的遗忘现象,有的语料讨论关于佩戴耳机的利弊。这些语料呈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情境,高考试卷将它们作为展现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平台,就显得自然而贴切。在追求二者的有机结合上,甲卷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尤其值得称道。试卷语料是一段六百多字的文本,以课堂教学观察者的视角介绍了自己听课的几个片段:三位老师对“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的不同讲法。首先,听老师讲课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学生参与词语辨析之类的认知活动一点儿也不生硬。其次,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字中的特殊现象,成语积累和运用是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内容;在此情境下理解成语内涵、辨析成语差异、恰当运用成语表情达意,能将关键能力和语言运用情境自然结合。最后,根据语料情境设计的五道题目,都围绕成语学习这一任务,没有旁逸斜出的测试内容,既合乎课堂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又保证了所有测试都围绕关键能力展开。学生作答试题时不仅要针对文本信息,还要关联自己的语文学习经验;不仅需要一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涉及比较复杂的比较、归纳等认知方式和思维能力。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与具体语言情境紧密、自然结合,对关键能力测试不仅有聚焦效应,还能提升整个试卷的测试效度。





二、指向关键能力的语文测试探索仍然有空间



指向关键能力的语文测试,在2023年高考全国试卷中已经有很多努力与成果,但是,由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复杂,有限时间的纸笔测试又存在诸多局限。因此,基于关键能力确立高考语文测试目标体系,并据此编制合宜的测试题目,进而形成整张试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另外,试题命制技术也会影响这项工作的效能。从关键能力的角度来看,2023年高考全国试卷还有一些提升空间。


1

质疑、反思等关键能力的测试偏弱


虽然一张试卷并不能全面覆盖所有关键能力,只能尽量选择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测试目标,但一些居于核心地位的关键能力,比如质疑、反思和提问等能力,还是应该有所涉及的。一方面,质疑、反思、提问等能力都是一个人终生受用的关键能力,有助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学业质量水平4关于质疑能力有明确的规定,如要求“能就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质疑”,“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尝试提出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5],为确定该类测试目标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今年高考全国试卷中的情境和语料蕴含着不少值得质疑、反思、提问的机会。如新课标Ⅰ卷第一则语料,作者用数据和调查材料反驳了“反对消费藜麦”的声音,并指出反对派使用的新闻材料有误或编织了事实。但是反过来看,文章作者是站在支持消费藜麦的立场上的,他使用的一些材料也存在选择性,他的调查、推论也有逻辑漏洞。如果设计试题适当引导学生就文本某些内容进行质疑,便可以补充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再如乙卷的文言文语段,描写的是晋公子重耳逃亡与复仇的故事,文中提到的晋公子、釐负羁、叔瞻、秦穆公都有过人的智慧,但是以今天的眼光看,他们的行为也各有局限。如果在初通文字、粗解文意的基础上,再配以人物分析以及文化反思的试题,则可以落实质疑、反思等关键能力的测试。


当然,也许有人会认为,质疑、反思、提问等能力在写作中会涉及,不一定要借助单独的题目来测试。不过一般来说,写作体现的是综合能力,许多能力往往隐藏其中,一般难以分别判断,因此对日常教学的引导价值不如单独测试题目明显。


2

命题技术对关键能力测试的支撑还有不足


一份试卷或者其中一组试题的测试价值,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基于关键能力的测试目标,需要命题技术提供更精准的支撑,否则可能会影响测试意图。例如新课标Ⅱ卷第16题:“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将对古诗的感受提升为理性分析,指向关键能力的测试意图明显。但是,题干中的“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表述略有瑕疵,含有“宋人林逋知道这一观点并写诗加以印证”的意思,这会对部分学生的答题思路造成干扰,从而影响预设的关键能力测试取向。


在2023年的四份全国试卷中,有些选择题的题干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此类表述并没有设计指向明确的任务,测试目标不够聚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关键能力的测试。另外,也有语料与测试目标的关联不够紧密。如乙卷的语言文字运用Ⅰ提供的语料有五百字左右,而第17题要求判断“能”字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第18、19题是推敲句式句意,如果从中摘出相关的三四句话(以句号为单位)分别命题,学生基本上可以作答,尤其是前两道选择题。也许命题人选择用一定长度的语篇来营造测试情境,是希望将语文知识的测试放在整段文字的阅读理解过程中,从而避免抽离语境的抽象分析。但由于这几道题并不服务于文意的整体理解,用长段语料就显得失当。


总体而言,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测试还是一个新课题。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命制,在很多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尤其是2023年高考全国试卷在聚焦关键能力、整体规划试卷结构、指向语言文字真实运用、写作任务设计等方面的探索,都得到普遍肯定。当然,还有一些课题有待人们深入研究、大胆实践,比如关于内隐性语文核心素养考查的探索,关于反应试化、套路化命题策略的探索,关于高考试题稳定与创新关系的探索,这些都需要命题人持续地付出智慧与汗水。




【参考文献】

[1]四套试卷均来自网络。

[2][3][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8,37,48,38.


文章转载自“语文建设杂志”微信公众号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3年7月(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