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思考 2023-10-02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县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何洁 所在单位:江阴市青阳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3-10-02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思考

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核心目标

(一)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培养

理性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内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强调对学生两方面的培养和强化,分别是“思”与“辨”。思考与辨析是一个人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也是基本素质,对于小阶段的学生来讲,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思维模式等相关方面的引导与培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其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等能力进行强化与提升[2]。科学理性的思辨方法是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究,通过寻找问题、分析问题、探究方法等一系列操作过程来获取信息与相关数据,继而去检测和验证,以此来形成真理性的思考结论。通过这一过程的实施,学生可以逐渐增强自身思考能力,培育自身的理性思维模式,将这种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当中。

(二)表达能力的提升与强化

思辨性表达与思辨性阅读是在这一过程同时进行的,但是表达与阅读在表现方面有先有后,思辨性表达是思辨性阅读与理性思考的直接表现形式。关于思辨性表达,新课标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进行专题式的研讨、演讲和协作”“运用文艺评论中的观点评析作品”“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以口头和书面方式参与讨论” [3]。思辨性表达的方式和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讨论、评点、演讲和协作等等,在很大范围上涵盖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的主要方法。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拥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生存的必备技能,也是个人持续成长和发展的基础,通过表达这一过程,能够将每个人的所思、所想以及所感传达出来。通过学习任务群的强化练习,能够在培养学生们理性思考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们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相结合,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学生们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三)语文综合素质的建立健全

传统的语文教学具有单一性、固定性的特点,日常语文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便是将确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传输给学生,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主要围绕拼音读写、生字生词、文本阅读与理解、简单写作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授课,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较为单调,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仅仅是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来获取知识。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时代的更高要求,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们实现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语文综合素质除了最为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包括逻辑思维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输出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通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能够通过丰富多样的文本阅读、多元的教育形式和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等,帮助学生摆脱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式教学,从而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沟通交流以及技能运用等过程中实现语文综合素质的建立与健全。

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

(一)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增强任务群意识

教师要努力在思想观念和教学理念方面作出转变,只有在思想观念上走在前列,才能保证教育行为走在前列。学校等相关方面也应该着眼于对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培养,组织开展政策讲解、培训授课等活动,为教师普及教学政策和教育知识精神,让教师充分理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意义和实施目的,帮助教师”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使得教师在深入了解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也才能保证授课行为更加具有针对性[5]。同时,帮助教师梳理任务群意识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开发多样的语文学习资源,打造高效语文教育课堂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当和新课程建设同步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是关于语文学习内容的新的结构形式,通过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学习内容,要求教师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完善知识架构,提升教学技能,从整体上强化语文学科素养,从而保证自身专业化发展。

(二)充分开发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历久弥新的经典篇目,学生通过对作品、作者、写作背景、写作技巧等内容的了解和学习,逐步建构自身的语文知识体系,为了保证教材与时俱进,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探究和挖掘,更新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让小学语文教学真正做到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学生资源通常会被忽略,但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相关资源的开发在教学活动完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对学生生活经历的关注、对学生个性化想法的了解,不仅仅把学生当作单纯的知识接受者,更要认识到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素养的开发与培养。

比如《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这一课描写了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对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有两个突出的写作手法,一个是反衬,另一个是对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文中反衬手法体现在哪里,让学生自己找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如今的残败的鲜明对比,然后教师再启发学生,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让学生想到,在美好面前,破坏才显得更加可恶,作者通过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如今的残败对比,使读者产生对圆明园的破坏愈发痛惜,进而增强读者对侵略者的愤恨,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本文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写作手法:对举,比如,文章中“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依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这种一一对举的手法给人带来怎样的体验,让学生说出,对举使文章更加清晰,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圆明园。通过这种问题导思,学生可以形成清晰逻辑思维,从而为创新思维发展做铺垫。

(三)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根本目的的,丰富的教学形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灵活的教学方式也能进一步丰富课堂环节。可以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打造智慧课堂,将信息科技与全新的教学形式完美融合,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同时,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着眼于授课内容和学生个性特点,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主动构建学习交流平台、提供合作探究机会,让学生们进一步在交流中了解他人想法、丰富自身观念,从而培养和锻炼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思辨性表达能力。

以韩翃的《寒食》为例,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开头两句写了寒食节的景色:春天的京城中柳絮到处飞扬,寒食节的东风将宫城的柳枝吹斜。这两句交代了创作背景,为后面的写作做铺垫。后面两句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描写,寒食节在古代史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这一天是不允许生火的,但是傍晚时分,皇宫内传赐新火,袅袅青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作者很巧妙地借寒食节的烟火讽刺了特权阶级。这首诗相较于单纯写景的诗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所以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或者引入一节微课,展示一下诗中描写的场景,让学生感受一下寒食节这一天百姓家中是何等清冷,再看一看飘散着热气的王公贵族的府邸。两者对比,可以使学生理解这首诗讽刺的事情:权贵阶层完全不被禁令所约束,从而对这首《寒食》理解得更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