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任重而道远
——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有感
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潘兰兰
暑假读孙绍振先生的《如是解读作品》,顿觉眼界开阔。孙先生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文本,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文本,从而使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深入而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并深以为然。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语文教师最紧要的能力是文本解读能力,而最难提升的也是文本解读能力。英国作家约翰勒卡雷说:凡事都有一个与一望而知不同的真相,文学作品亦包含在这个凡事范围内。孙绍振认为的“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便是对语文教师提出了须文本细读,不断提升解读文本能力的要求。
孙先生认为,面对一个文本,坚信它是可分析的,然后用各种方法寻找切入口。面对不同的文本,可采用还原法,比较法,通过还原或比较找出了矛盾点或差异点,这矛盾点或差异点就是分析的切入点,然后就可以进行分析了。当然,还原的方法是多样的,如艺术感觉的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审美价值的还原等。比较,也有同类比较、异类比较、横向比较、艺术形式比较,历史比较,流派比较风格比较等。
孙先生在文中举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碧玉妆成一对高,万条垂下绿丝缘,不知细叶谁载出,一月春风似剪刀。表面上看来好像很简单,但你能把它讲清楚吗?它流传千年脍炙人口,肯定有它的好,它好在哪里?好在比喻十分巧妙?当然,读者凭直觉就能感到它的不同凡响,感觉到了,却说不清缘由,想在你的解读中寻找答案,你怎样解释?这时老师就应该紧扣“看似一望而知,实则可能一无所知”的文本细节、言外之意或聪明绝顶的语焉不详处来做细致的解读。
从整首诗来看它的艺术形象是统一的,我们对它进行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找出的它的差异性或矛盾性,然后从矛盾性或差异性出发。当然分析的角度,面对不同的文本是不同的。对于《咏柳》这首诗中的艺术形象“垂柳”,它并不等同于生活,它是生活中的柳树和作者某一时刻情感的猝然遇合,这种遇合是不现实的、假定的,想象的,那个时刻的情感只有通过这种假定的想象才能抒发,在这里用“还原法”,大自然的柳树和诗中柳树的矛盾就出来了,例如:柳树明明不是玉的。偏偏要说是碧玉的,明明不是经织品,偏偏要说是丝织成的飘带。为什么要用贵重的玉和丝来假定呢?是为了美化,诗化,表达了诗人珍贵的感情,这就是借助想象,让柳树的特征转化为情感的特征,情感的特征是什么呢?再用还原法。大自然中的柳树很美,春天来了,温度提高了,湿度提高了。柳树的遗传基因起了作用,柳树开始生长,才有了柳树的美。这种美,大自然中,科学理性中是自然而然的,这种美在某个时刻突然被作者看到了。他很激动,他感觉这种美,比大自然的美还要美,“碧玉”“绿丝绦”是爱美的少女精心“妆成”,自然美加上人工美,理由才充分,诗人的情感强化了,这就是以情动人。
相较传授自然科学的教师而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因而,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我们用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来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而在这条路上,我还有很多要学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