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敏论文《非遗“珠绣”融入小学劳动教学的探究》 2022-04-11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非遗“珠绣”融入小学劳动教学的探究

 

摘要:珠绣是中国传统刺绣品种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现在作为新一代的祖国花朵们,对于中国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知之甚少,尤其是这样小众的珠绣艺术更是如此。非遗“珠绣”融入劳动课堂,进行了挖掘丰富资源,探索课堂教学,融合课程体系,丰硕教育成果这四个方面的探究。

关键词:非遗珠绣 劳动课堂 教学模式

正文:

珠绣是我国传统刺绣品种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著名的珠绣品种有潮州珠绣、厦门珠绣、广州珠绣等。据考古资料显示,古人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采用穿有珠、管或者贝类的发绳装饰额头,在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出土各种形制和材质的珠子,其中有西周红色玛瑙珠、战国蜻蜓眼玻璃珠、战国水晶珠、夏家店的天河石管和绿松石珠子。'先秦著作《尚书》中也有关于“玑组”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很早就已经掌握了在珠上穿孔的技术,有孔的珠子具备了珠绣的基本条件,为珠绣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明清以后,有了把珠子穿缀成戏剧服装的行当。用于生活服饰的珠绣,采用的是玻璃珠,开始盛行于国外,1921年捷克首先生产玻璃珠,1937年传到日本,50年代日本转让到台湾,80年代我国上海、广州等地进口加工珠绣。江阴市的珠绣工艺主要流传在临港开发区利港西石桥一带。1986年,西石桥成人教育中心校办厂成立礼品厂,生产珠绣产品,1988年,利港珠绣生产有了充足的材料,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利港杜鹃珠绣,2010年被列入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珠绣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珠绣为中心载体的珠绣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现在作为新一代的祖国花朵们,对于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博大精深知之甚少,尤其是这样小众的非遗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通过劳动课堂进行非遗珠绣的学习,提高学学生劳动工艺鉴赏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对传统珠绣文化的热爱及传承,使劳动学习成为一种文化艺术。

一、挖掘非遗珠绣丰富资源

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相关教学活动,首先需要深入挖掘社会资源,制定合理的劳动课堂教学方案。首先通过网络和书籍对珠绣文化进行基本的了解,其中包括珠绣的基本概念、珠绣的形成、历史脉络、所需的材料、艺术特色等内容的学习研究,再将这些内容进行综合性的整合,挖掘非遗珠绣丰富的资源。通过对服装中的珠绣纹样以及珠绣绣制手法的讲解和分析,开拓学生的眼界和知识,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探究,提高学生对珠绣的兴趣和关注。在此基础上,有效利用我们江阴杜鹃珠绣厂的展览厅,带领学生亲近珠绣,走进珠绣,直观感受珠绣文化的历史价值。

二、探索非遗珠绣课堂教学

其实珠绣离学生的生活可以说还是比较遥远,怎么让学生喜欢珠绣,了解珠绣的绣制技巧和文化内涵呢?这是在研究过程中一直在探究思索的。孩子们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对专业术语往往一知半解,怎样能让孩子们既轻松学习,又能对珠绣感兴趣。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又是很爱听故事的,为此,我采用了以故事叙述形的上课方式,制定了一系列《非遗珠绣》的劳动课,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的一件清代的吉服袍一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纹吉服袍,以这件文物为主线,展开一系列文物的故事。在教学中穿插博物馆清代吉袍服的传奇故事,让孩子们通过曲折的故事加深对这件文物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能了解中国珠绣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别具匠心。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清代的吉服袍一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纹吉服袍珠绣工艺的探究,学习珠绣工艺的制作技巧。课堂上,孩子们先尝试绣制简单的平面构成图案,使用的材料是以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各类珠子、珠管、珠片等点的形态呈现的,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排列后,以点的连接形成线,线的排列形成面,即在平面构成原则中所表达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通过不同粗细、不同方向、不同疏密的点、线、面,结合不同珠子的大小、形态、色彩与质感等要素,形成虚实相间、层次丰富、变化万千的视觉效果。通过自己亲手绣制的作品,其实是对珠绣文化的一个学习和消化的过程,孩子能感受到珠绣的乐趣和不易,可以说是表达了儿童对珠绣文化的喜爱和一种珠绣文化精神的延伸,也是对珠绣文化的一个学习和消化的过程,孩子能感受到珠绣的乐趣和不易,可以说是对心灵的一次成长。

三、融合非遗珠绣课程体系

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连通性,我们在开展珠绣文化教学的过程当中可针对劳动、语文、科学等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探讨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全新的教学内容,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劳动教学课程当中,我们要带领着学生发现珠绣的美的特质,探讨珠绣是如何制作的,珠绣的美感是如何体现的?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例如老师在课余时间可带领学生到相关城市博物馆参观,让学生真实的感受珠绣的美感。还可以与美术学科融合,美术老师可以充分借助珠绣的艺术表现开展相应的教学,形成美术学科与劳动学科的融合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可通过珠绣图案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了解与发掘珠绣的相关知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同时也能够扩展学生的劳动技能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到更多的内容。

四、丰硕非遗珠绣教育成果

通过非遗珠绣教学,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最大的收益群体,因此开展相应的非遗珠绣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低年级主要开展游戏式教学,通过玩珠子、挑珠子、摆珠子、串珠子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的了解珠绣文化的相关知识,而到了中、高年级我们则会开展设计、选材、绣制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珠绣文化的魅力,不同年级所学习的内容不同,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同时学生也可以接受到较为系统的珠绣文化教育,学习掌握珠绣文化的历史、设计制作等方面的知识。其次,老师通过开展相应的演讲活动,对珠绣文化进行宣传,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可以进行自我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崇尚艺术,讲求科学,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不断的增强文化自信。

珠绣包含了我们中国人太多的情感在里面,我们劳动教育老师要做的就是在劳动教学中把中国的文化艺术和情感传递给我们的孩子,让“珠绣文化”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将“非遗珠绣”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