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材料、组织与奔放 ——《风筝》教学杂谈 2021-08-06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风筝:材料、组织与奔放[1]

——《风筝》教学杂谈

郭初阳

摘 要:风筝制作有三步:材料准备,材料组织,奔放放飞(简称 “奔放”)。执教鲁迅先生的《风筝》,也一如制作风筝,可分类似三步:(1)材料:找到与课文相关的必要文本。(2)组织:根据课文与必要文本的相关度、紧密度、显性或隐性,考虑这些文本适当的搭配组合。(3)奔放:课堂上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此过程,以一线牵引,人与“风筝”彼此借力,融为一体。 

关键词:鲁迅 《风筝》 中学语文教学 

    

风筝制作的第一步,得准备一些材料,竹篾、薄纸(长纤维有韧性为佳)和线是少不了的;第二步是这些材料的组织,绑定竹篾、黏糊薄纸,连接线索;第三步是到户外,趁着风,一边奔跑一边把风筝放起来,可以简称为奔放。

《风筝》一文的教学,作为教材放在中学课堂里,同样要经过三个步骤:

材料:找到与课文相关的必要文本。

组织:根据课文与必要文本的相关度、紧密度、显性或隐性,考虑这些文本适当的搭配组合。

奔放:在课堂上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此过程,以一线牵引,人与“风筝”彼此借力,融为一体。

材料

除了《风筝》一文,另外有几则重要材料,于本课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下:

材料一:鲁迅《自言自语》之《我的兄弟》——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看见我的兄弟,正躲在里面糊风筝,有几支竹丝,是自己削的,几张皮纸,是自己买的,有四个风轮,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

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我很抱歉,将这事说给他听,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他仍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阿!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我能请你原谅么?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材料二:鲁迅《自言自语》之“序”——

水村的夏夜,摇着大芭蕉扇,在大树下乘凉,是一件极舒服的事。

男女都谈些闲天,说些故事。孩子是唱歌的唱歌,猜谜的猜谜。

只有陶老头子,天天独自坐着。因为他一世没有进过城,见识有限,无天可谈。而且眼花耳聋,问七答八,说三话四,很有点讨厌,所以没人理他。

他却时常闭着眼,自己说些什么。仔细听去,虽然昏话多,偶然之间,却也有几句略有意思的段落的。

夜深了,乘凉的都散了。我回家点上灯,还不想睡,便将听得的话写了下来,再看一回,却又毫无意思了。

其实陶老头子这等人,那里真会有好话呢,不过既然写出,姑且留下罢了。

留下又怎样呢?这是连我也答复不来。

材料三: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之《鲁迅与弟兄》——

散文集《野草》里的《风筝》。这篇文章流传得很广,因为我记得曾经选入教科书选本之类,所以知道的人很多,有教师写信来问,这小兄弟是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只能回答说明,这类文章都是歌德所谓“诗与真实”,整篇读去可以当作诗和文学看,但是要寻求事实,那就要花一点查考分别的功夫了。文中说他不爱放风筝,这大抵是事实,因为我的记忆里只有他在百草园里捉蟋蟀,摘覆盆子等事,记不起有什么风筝。但是他说也不许小兄弟去放,一天发现小兄弟松寿[2]在偷偷地糊蝴蝶风筝,便发了怒,将蝴蝶的一支翅骨折断,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事隔多年之后,了解了游戏是儿童的正当的行为,心里觉得很抱歉,想对小兄弟说明这意思,可是后来谈及的时候,小兄弟却像是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说“有过这样的事么”,什么也不记得了。这里主要的意思是说对于儿童与游戏的不了解,造成幼小者的精神上的虐待(原文云虐杀),自己却也在精神上受到惩罚,心里永远觉得沉重。作者原意重在自己谴责,而这些折毁风筝等事乃属于诗的部分,是创造出来的。事实上他对于儿童与游戏并不是那么不了解,虽然松寿喜爱风筝,而他不爱放风筝也是事实。据我所记忆,松寿不但爱放风筝,而且也的确善于糊制风筝,所糊有蝴蝶形、老鹰形的各种,蝴蝶的两眼不必说,在腿的上下两部分也都装上灵活的风轮(术语称曰风盘),还有装“斗线”。即风筝正面的倒三角形的线,总结起来与线索联接处,也特别巧妙,几乎超过专家,因为自制的风筝大抵可以保险,不会在空中翻筋斗的。我曾经看、也帮助他糊过放过,但是这时期大概在戊戌年(一八九八)以后,那时鲁迅已进南京学堂去了。

材料四: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之《邬波尼沙陀》——

大概我那时候很是懒惰,住在伍舍里与鲁迅两个人,白天逼在一间六席的房子里,气闷得很,不想做工作,因此与鲁迅起过冲突,他老催促我译书,我却只是沉默的消极对付,有一天他忽然愤激起来,挥起他的老拳,在我头上打上几下,便由许季茀赶来劝开了。他在《野草》中说曾把小兄弟的风筝折毁,那却是没有的事,这里所说的乃是事实,完全没有经过诗化。但这假如是为了不译吠檀多的关系,那么我的确是完全该打的,因为后来我一直在懊悔,我不该是那么样的拖延的。

材料五:周建人《回忆大哥鲁迅》之《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

鲁迅有时候,会把一件事特别强调起来,或者故意说着玩,例如他所写的关于反对他的兄弟糊风筝和放风筝的文章就是这样。实际上, 他没有那么反对得厉害,他自己的确不放风筝,可是并不严厉地反对别人放风筝,这是写关于鲁迅的事情的作者应当知道的。 

组 织

以上五则材料中,《我的兄弟》与《风筝》的相似度很高,都围绕着“风筝事件”而展开,然而将二者视作毛坯与成品(或初稿与定稿),似乎不妥,因为《我的兄弟》虽不足三百字,也是一个自足的成品——外在的叙事完整而明快,内心的隐情也流露无遗——所以称《我的兄弟》为第一稿,称《风筝》为第二稿,也许较为妥当。[3]

两篇文章的内在结构是一致的,都含有四个部分,“风筝事件”的起承转合如一首律诗,截取《我的兄弟》里的词语,可以简要概括为:

①我不喜欢; 

②我踏碎; 

③我抱歉; 

④他记不起。 

仿佛经过了再一次的发育,《风筝》中的四个部分都舒展开了,枝叶匀停,对照一下《我的兄弟》,《风筝》里增长的部分是很明显的:

①我不喜欢——交代了“不喜欢”的缘故,是出于一个传统观念,“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也让读者看到了小兄弟的模样与对风筝投入的爱。

②我踏碎——详细呈现了小屋中的一幕,先破获,再破坏,由第 一稿的128字扩充到了266字,字数翻了一倍多。 

③我抱歉——强调自己已经人到中年,也明白了新的观念(儿童需要游戏与玩具),于是试图补过。

④他记不起——增补了小兄弟的表情与回应的句子,我的下坠的心。

倘若以手艺人之眼来看《风筝》的文本,其精巧的编制与细心的穿插,就像一个出自潍坊的精巧风筝,由一位在此道中浸淫多年的巧手扎成。若把《风筝》比作风筝,则“风筝事件”里的四个部分,就是四条竹篾牢牢结成的骨架;而开头(第12节)与结尾(第12节)新添置的部分,就像细心贴上去的纸张,从头到尾严丝合缝,将事件之骨架完全地糊裹于其中,使之筋骨联络浑然一体。那么,用以糊裹的是什么呢?是“风筝时节”。首呼尾应的“风筝时节”,将此地此时的三个要素(北京、冬季、肃杀),对照彼地彼时的三个要素(故乡、春天、温和),值得注意的是,“风筝事件”与“风筝时节”的交叠与贴切之处,就是童年与故乡[4]——童年是时间之外的乌托邦,故乡是空间之外的飞地。说得更明确一些,童年是时间上的故乡,故乡是空间里的童年——二者是合一的,以个人化的、非日常的、追加虚构的光色碎影,把人吸引,让人依恋。

行文至此,回头来看后四则材料,有一点就可以看得分明:

《自言自语》序中写得很清楚,这里记录的是一位“陶老头子”的纳凉闲话,“夜深了,乘凉的都散了。我回家点上灯,还不想睡,便将听得的话写了下来”;周作人说《野草》整篇读去可以当作诗和文学看;周建人说鲁迅是故意说着玩,“他自己的确不放风筝,可是并不严厉地反对别人放风筝”。

鲁迅的两位兄弟都在生活事实层面将风筝事件予以否定,鲁迅自己也说这是陶老头子所讲的昏话,在这些材料中,读者可以看明白的一点,就是涉及文学创作的核心秘密:虚构。

关于这一点,杨绛先生曾以火与光的妙喻来解释:“真人真事的价值,全凭作者怎样取用。小说家没有经验,无从创造。但经验好比点上个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儿的大小……想象的光不仅四面放射,还有反照,还有折光。作者头脑里的经验,有如万花筒里的几片玻璃屑,能幻出无限图案。《红楼梦》里那么许多女孩子,何必个个都真有其人呢?可以一人而分为二人、三人;可以一身而兼具二美、三美。”[5]

纳博科夫说得更明确:“文学是创造,小说是虚构。说某一篇小说是真人真事,这简直是侮辱了艺术,也侮辱了真实。其实,大作家无不具有高超的骗术,不过骗术最高的应首推大自然。大自然总是蒙骗人们。从简单的因物借力进行撒种繁殖的伎俩,到蝴蝶、鸟儿的各种巧妙复杂的保护色,都可以窥见大自然无穷的神机妙算。小说家只是效法大自然罢了。”[6]

总结一下,《风筝》一文,是以一桩虚构的童年事件,来呈现中年的乡愁,对儿童的重新认识,对手足情谊的怀念,以及对以往过犯的忏悔。

奔 放

以上的材料与构想,如何实施于课堂,才能获得理想的功效呢?

有一半的功效取决于上课之前,需要提前布置,请学生熟读《风筝》与《我的兄弟》两个文本。如果有条件,学生在课前通读《野草》全书,以及《自言自语》全文七则,那就再好不过了。教师可以布置几个预习思考题:

1.《我的兄弟》的情节含有一些要素,请从文中找出几个动词加以概括。 

2.《风筝》中是否含有以上要素?若有,对应的分别是哪几节? 

3.《风筝》的开头和结尾,是否有一些共同点? 

这节课,既是文学鉴赏,也是写作研讨,以鲁迅为师来学习写作,可以分为三个板块:作品的陶造,作品的真实,作品的准确。

课堂伊始(作品的陶造),观察、比较《我的兄弟》与《风筝》,从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入手,先确定前文情节的四要素,再在后文里确定对应的段落。预留半节课的时间,探讨第一板块的核心问题:“与第一稿相比,第二稿增加了哪些内容?”因为学生对两个文本都比较熟悉,预习题也提供了稳固的支架,所以比较阅读的效果可以预期,核心问题的探讨当能收获一些成果。

课堂过半(作品的真实),新鲜出示鲁迅两位兄弟的文章,此事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过!当场激起学生的一片惊奇,思维流自然地引向了第二板块的核心问题:你如何看待本文的真与假?这个板块所需的时间不多,然而很有意义,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很少有机会从教材与教师那里获得清晰的文体意识,对于真实与虚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未经审慎的思考与辨析,《风筝》一文,正是一个绝佳的范本,帮助学生认识到“最真的诗是最假的话”。(莎士比亚《皆大欢喜》第三幕第三场)

课堂尾声(作品的准确),不妨请学生化身为编辑,就《风筝》结尾处的“但是”一词的使用,与作者鲁迅有一次平等的商榷。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只是浅尝辄止,还有许多重要的问题有待思考,比如:鲁迅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风筝线的?为什么鲁迅要在大年初一写这篇文章?写《风筝》之时,鲁迅与兄弟的情感关系是怎样的?罪感与悔改意识的源头出自哪里?赦罪的权柄掌握在谁的手里……课后,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

附:

作者简介:

郭初阳,浙江省杭州越读馆创建人、负责人,被业界称为中学语文界新生代领军教师,当今语文教育界的新锐。曾就职于杭州外国语学校,与蔡朝阳、吕栋合称“浙江三教师”。著有《言说抵抗沉默》《颠狂与谨守》《大人为什么要开会》《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等。

 

推荐理由:

在以文本阅读为主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与文本的相逢恍若旧时山阴道上的寻常风景,熟悉而陌生。一方面,文本自足封闭,又蕴藉无穷;另一方面,教学中固有的、程式化的阅读套路易于陷入泥潭,形成种种阅读偏差。

    因此,读郭初阳老师的《风筝:材料、组织与奔放——〈风筝〉教学杂谈》,想到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所写“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有一种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作者以鲁迅先生《野草》中《风筝》一文为例,从风筝制作的材料准备、组织过程到奔放放飞,延伸到文本阅读中,同样需要经历这样三个阶段,即材料选择、组织搭配、奔放参与。其中,基于相关多重文本选择、呈现所构成的群文阅读,更有助于学生从“风筝制作”,走向“风筝事件”,进而体味“风筝时节”背后所隐喻的价值意义。

这样的阅读设计仿佛剥洋葱,是对文本肌理的一次探寻与重构。从阅读的本质来说,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文本面前都是读者。教师的意义在于如何用已有经验,帮助学生建立与文本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而对文本材料的选择、组织、应用,则见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与用心。从此意义上来说,郭初阳老师《风筝:材料、组织与奔放——〈风筝〉教学杂谈》一文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与范式。

《风筝》原文:

风 筝

鲁迅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 本文刊于《教育研究与评论》,2018年第1期。

[2] “松寿”,即周建人。

[3] 《自言自语》里的《火与冰》,与《野草》里《死火》,也是如此。

[4] 童年与故乡:对于“童年与故乡”的书写,《朝花夕拾》是显著的,几乎每篇都是;《野草》是隐微的,潜藏在《希望》《雪》《好的故事》《过客》《死火》几篇里。吉尔布兰生把自己的书命名为《童年与故乡》,显然是洞察了这二者的合一性。

[5] 杨绛.事实——故事——真实[C]//杨绛作品集(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46-147

[6] 【美】纳博科夫.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C]//纳博科夫.文学讲稿.范伟丽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