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研讨
怎样细读现代诗歌 2017-03-15
网站类目:在线研讨
 

怎样细读现代诗歌

——以顾城的《远和近》为例

这里说的现代诗歌,泛指以现代性追求为价值取向,具有现代主义文学倾向的诗歌。现代汉语诗歌发展到今天,从内在的精神指向来看,仍属于现代诗歌的范畴,或有延续,或有深入,或有反拨。
  现代诗歌形态多样,流派纷呈。读者的趣味不同,进入作品的方式也有差异。宽泛地说,古今中外,都有以品评鉴赏为主要内容的细读诗歌的方法。中国古典诗话诗论中,对于诗歌用字、声律、句法、结构等方面细致入微的推敲、咀嚼,随处可见,令人回味。不过,作为西方现代文学批评中的一个专门术语,细读close reading)是英美新批评派(The New Criticism)倡导的批评方法之一,对现代文学批评、特别是诗歌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大约在80年代后期,新批评理论被系统地译介到国内,有意识地用细读法解读现代汉语诗歌,成为当时诗歌批评的一个显著特征。90年代后期以来,细读重新受到关注,特别是在学院里,被当作训练、培养学生文学批评素养、能力的基本手段。以细读为主、师生共同围绕若干现代汉语诗歌进行讨论的课程,也成为中文系研究生的热门选修课。
  下面,我们将以顾城的《远和近》为例,运用细读的基本原则,具体看看细读是怎样进行的;然后,简要介绍细读的含义、特征,以及运用于现代汉语诗歌解读时存在的问题;最后,综合借鉴其他批评方法,对细读作延伸、拓展。

              细读作品示例

  《远和近》只有625个字: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据《顾城诗选》)

  为便于讨论,我们先提出三个问题,再逐一分析:一是这首诗传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感?诗中的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二是在诗中有怎样的意味?三是在语境中,有何意蕴?
  关于第一个问题。从直感上说,这是一首表达之间特殊感情的诗,两人的关系具有特定性。首先从建行的特征看,全诗仅6行,其中字单占一行,显然有突出、强调的意思。另外我们知道,在朗读(默读)诗歌时,单占一行的字会引起较长时间的停顿,这种停顿本身也是一种突出、强调:既突出在全诗中的位置,也突出心目中的地位。其次,全诗6行中,有4行是两两对应的,只在个别地方换字。这使得我觉得两行无形中形成呼应。这种呼应,既是由建行特征引发的读者对诗行排列的视觉感应,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暗示的一切感觉(觉得)是以为中心的。
如果觉得上述解读比较勉强的话,我们试着重新排列一下诗行:

    你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很明显,重新排列诗行后,诗的表义功能没有变化,但表情功能则弱化了许多。因为:(1)取消单独占行后,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心理上,我觉得的呼应关系都不复存在。(2)由于单独占行而在读者那里引起的对,包括对我觉得的突出、强调作用也消失了;朗读或默读时的停顿时间自然也缩短了许多。而且,从表义层说,我觉得其实是多余的;因为在语境中,肯定是而不是其他人觉得。假设重新排列诗行后,删去我觉得三个字,对表义不会有什么影响:

    你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甚至某种程度上,诗的语言显得更加简洁。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强调我觉得?如果从作品自身着眼,除了要在诗行结构上形成呼应外,诗人也借此传递之间非同一般的关系。(3一会看、一会看云的举动,也许是漫不经心的,没有什么微言大义,但却十分在意的一举一动;不仅在意,而且敏感,是从瞬间的动作和飘忽的眼神中,捕捉到的隐蔽的感情信息。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两个——也是两个人的——世界:一个是的。对此,诗人只是客观描摹的举动,没有掺入任何的主观因素。第一节中,是一个独立的、不受干扰的存在,行为也是自在的。另一个当然是的,是的心理世界,是的自在世界的感受,是某种介入。我觉得之后凸显的是的自主世界,很主观,甚至相当武断。因为不论赞同还是反对,也不论的看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要我觉得是这样就够了。这一方面表明的一点一滴的在乎,也说明对自己内心感受的看重。这两个世界,一个自在,一个自主,同样的平等、独立,同样的值得尊重。当然,作为此诗的抒情者,诗的重心是落在我觉得之后,演绎出两个彼此独立的世界之间一场无声的内心冲突。由此也进一步证明,我觉得无论在诗的结构还是含蕴上,都是不可或缺的。
  综上分析,我们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是:《远与近》是一首表达恋情的诗,既单纯又复杂。
  关于第二个问题。在分析的意味之前,首先明确,它们是我觉得的结果,来自的内心感受,也可以说是一种直觉;是赋予看的举动的,也就是说,没有觉得和看的举动无以显现,的差异更无从谈起。前面说过,诗的第一节保持了的世界的独立性、自在性,没有掺入的任何主观因素;而第二节则纯然是的举动的主观感觉,是的心理活动的呈现。所以,表达的不是物理距离,而是心理距离。从物理距离说,是近的,是远的,但从心理距离说正好相反——诗意往往是从违反常识、常理的地方开始的,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陌生化。物理距离一般来说是恒定的、可以度量的,心理距离则是模糊的、不可度量的。不过,这并没有超越常识、常理的范畴。关键在于,用来作比较的两方是不对等的、异质的——一个是人,一个是自然物象,表面上似乎不存在可比性,除非诗人将云拟人化。但诗中对没有作任何修辞处理,也没有任何修饰性的界定。那么,怎么比较?此外,为什么是而不是其他的自然物象,成为了的对立面?这个问题先提出,下面分析的意蕴时再讨论。
是心理距离,本就模糊,只可意会;诗人又加上程度副词,固然有音节上的考虑(将单音词变为双音词,更和谐上口),却使这种心理距离变得越发模糊。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有了之后,读者对”—“”—“之间差距的感受,仿佛更为明晰,也仿佛更为强烈,虽然依旧无法量化。这是诗带给我们的很难言语的奇异感受。
  如果结合诗的语言特点,全诗使用的是最单纯的人称代词、名词和动词,是汉语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词汇,几乎没有修饰,但却使用了两个副词:一是表示时间的一会,一是表示程度的。表示程度加深、加强的副词,实际上有越来越的含义,本身有的趋向,有绵长的意味。它将一会看这种视觉上的短暂,转化为心理感觉上的绵远悠长。同时,这两个词的语音与语义也有着奇妙的联系:的第三声(悠长),的第四声(短促),与它们各自的语义非常吻合。声调与语义的协调,是汉语特有的,古诗中的例子很多。倘若不是出现在诗歌中,我们可能不会知觉到这种联系;正是诗歌唤醒、挽救了我们对语言、对一个一个字的敏锐感知。
  下面解读第三个问题:关于的意蕴。
  按照庞德关于意象image)的定义,即在一刹那间呈现出来的理智与情感的复合物,云是这首诗唯一的意象。而按照艾略特的说法,云是诗人找到的抒发情感的客观对应物objective correlative):表达情感的唯一的艺术方式便是为这个情感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言之,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被转变成这个情感表达的公式。于是,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事物一旦出现,那个情感便立刻被呼唤出来了。他认为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一方面是说诗人没有什么纯粹的个人情感或个性可言,另一方面是说,诗人不能在诗中直接宣泄情感,而要通过发现客观对应物来间接表达;直接宣泄造成情感的单一,间接表达则会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意象客观对应物这两个概念都强调物象的重要性,但后者比前者的包容性要大一些,不只是一个,而可能是一组;不只是物象,也包括情境或事件。
  如果用中国传统诗论术语,云可称诗眼,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正是在这里,诗人为我们留下联想和想象的开阔空间。我们阅读时,第一步尽可以联想形容云的状貌、习性、特征的相关词汇,然后大致分一下类。例如:飘忽不定,变幻无常;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洁白,纯净;宁静,高远,等等。第二步,我们需要动用更多的阅读经验,不限于诗歌的,因为云在各种文字典籍中,同时被赋予了许多文化寓意,诸如神秘、浪漫、唯美、虚无等。
  回到前面提的第二个问题,即为什么是而不是其他的自然物象,成为了的对立面?我们可以说,是在象征意义上形成对比:云象征着别处的、梦幻的生活,象征着此在的、世俗的生活;云的飘逸、自由、纯洁等象征含义,会反过来暗示所代表的生活是呆板、拘束、沉闷、浑浊的。因此,表达的,是对超越世俗生活之上(云在上端)的理想生活境界的渴望和追求;或者说,对如此的生活境界有着一种天然的、出自本能的亲近感,而对则越来越疏远。
  小结一下上述细读的结论:(1)诗在情感指向上:恋情——恋人(单纯而复杂)。(2)诗中的意味:物理距离——心理距离(模糊而清晰)。(3)诗中之意蕴:灵——肉(平常而非常)。因此,这首诗的主题可理解为现实/理想、实在/欲望、精神/物质的对立和冲突,即灵与肉的对立和冲突。歌德说:每个人都有两种精神:一个沉溺在爱欲之中,/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面。/另一个则猛烈地要离去尘面,/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浮士德》)这是一种文学母题,会以各种方式出现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诗歌中。
  但这样的理解可能失之简单,因为这一切是我觉得的,不一定符合的主观意愿。1985年,旅法艺术家、也是诗人和批评家的熊秉明,曾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念,专门分析过这首诗(《论一首朦胧诗》),其中特别提到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重要的接触方式。依据他的解释,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看云的举动。看云实际上看的是什么?看的是内心的幻象:看云——“看的是自己内心的幻象。那么,看的是云,还是?都不是,看的是看云的这个不经意间的举动。准确地说,其实是看看云——“看的也是自己内心的幻象:就是内心的一个幻象;因为好像是从前的影子,是另一个对这个,既陌生又熟悉。毋宁说,眼中和心中,是一个未曾受到尘世污染的真人,一个生活在自己幻想世界里的人,依然葆有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而不知世途的险恶和残忍——“对云的近(亲近)是天然、本真的,是每一个不谙世事的人在人生的特定阶段都会有的诗意的梦。而我们可以体会到的比照中所流露的淡淡的忧虑和不安,这既来自你看我时很远,其实更多的是来自明了的这种天性、本性最终的结果,但又不忍心去戳破——所以,只是静静地看,静静地想,静静地承担内心的微澜。
  云这个意象极单纯,极平常,但它使一首小诗获得了极大的情感和意蕴上的张力。在阅读过程中,它实际上调动了我们两方面的经验:一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过对云的观察和感悟。一般人在两种情况下看云,一是在不谙世事或涉世不深的童年少年时代,云寄托了向往,给予了愉悦;一是进入社会之后,人只有在摆脱了世俗羁绊,有闲情逸致的时候,才会坐下来静静看云。这两种情况都说明天上的云与地上的生活是对立的、完全不同的。二是我们储备的阅读经验,即在长期阅读中积累的对有关云的各种文化含蕴的理解。那些在文学经典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如蝴蝶等等,往往携带大量的文化信息和诗性因素。后者积累的厚薄,有时直接影响我们对诗的阅读能力的深浅。

          细读的含义、特征和局限

  前已介绍,细读作为批评术语,由英美新批评提出并身体力行。它是指对一篇作品进行详细的、甚至不惜篇幅的结构和语义的分析评论,而对文本外的任何因素不加考虑。新批评在西方现代理论批评史上,特指20世纪2050年代英美的一个文学理论派别。新批评提倡一种科学化的纯批评purer criticism),也被称为客观主义批评。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他们在批评中力排非文学因素,只关注作品,认为作品即本体,包含自身的全部价值和意义;而且,他们只研究单篇作品,不问这一作品与同一作者其他作品、与不同作者同类作品之间的关系(参见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因此,细读的特征可概括为三点:一是以文本为中心的向心式批评,一是只论及孤立作品、不涉文类的个体批评,一是以语言技巧分析为核心的语言批评。
  相对于当时盛行的传记式、文艺社会学式、印象式批评,新批评的细读确实在作品解析上有独到的一面,尤其当运用于现代诗歌批评。因为诗歌是公认的语言的艺术,而现代诗歌语言的晦涩、歧异丛生,正好为细读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大舞台。它在四五十年代美国理论批评界占统治地位不是没有原因的。但是,它的孤立、封闭的,有时近乎语言分析游戏的咬文嚼字,它的追慕客观、冷静的科学化批评的导向,在面对饱蘸情感、意蕴的诗歌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出现过度阐释在所难免。50年代后,受结构主义、现象学理论的冲击,新批评及其细读作为批评流派的影响力渐渐衰退。
  而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非常重视文与人两者间的关系。认为诗人与他诗中的人生经验密不可分,强调诗人要通过独特的个性来传达他对人生的体悟;文学欣赏则是读者追体验的过程,所谓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即读者在作品中要一步一步地追到诗人创作时的心灵活动状态,才真正算得上是欣赏,进而予以批评。(徐复观)以意逆志沿波讨源,说的都是读者的欣赏要由文及人,而文如其人往往成为对一部作品的最高褒扬。因此,传统诗话诗论虽不乏精彩的、对语言文字技巧的细琢慢磨,极似新批评的细读,但总体上服务、服从于对诗歌的人生体验、情感的品味把玩,而不可能就事论事、就诗论诗。鲁迅曾说:“……就诗论诗,或者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要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题未定草(七)》)此外,由于中西语言差异很大,对汉语言的解读不可能完全套用新批评的一整套模式,即使是有意识的借鉴,也肯定会有所变形;一如我们前面所做的,常常是将细读与诗的情感、意蕴、语境,乃至主题的阐释结合起来。这已不是原汁原味的新批评的细读了。我们看到,8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诗歌批评,凡运用新批评细读法来解读作品的,成功者莫不在一定程度上对它加以适合国情的改造,取其基本精神而有所转换;失败者则无不是因为僵硬地照搬它的批评程式,落下故弄玄虚的口实。
  简言之,在细读法的三个特征中,以作品为解读落脚点、以语言技巧的字斟句酌为解读核心这两项批评的基本原则,值得认真吸取借鉴,可以很好地纠正或从作者生平经历、创作体会,或从时代背景、政治运动,或仅凭个人浮光掠影的感觉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不顾作品实际面貌而强解的偏差,使文学批评回到解读作品本身,而不是相反,让作品成为批评家任意肢解的俘虏。

           细读的延伸和拓展

  在简单概括细读的含义、特征、局限之后,我们将采用传记式批评、社会历史批评等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细读的方法作延伸和拓展。
  我们知道,《远和近》是顾城的代表作,除收入顾城各种诗集外,一般的朦胧诗选本都会选,如早期的《朦胧诗选》和最新的《新编朦胧诗选》。顾城身后增补的《顾城的诗》,封面选用了两首诗,一首是《一代人》,一首就是《远和近》,可见它在诗人创作历程中的代表性。它最初和《在夕光里》《雨行》《泡影》《感觉》《弧线》一道,以《小诗六首》为题公开发表于《诗刊》1980年第10期(选入首届青春诗会)。在所附诗观里诗人如是说:

    我爱美,酷爱一种纯净的美,新生的美。
    我总是长久地凝望着露滴、孩子的眼睛、安徒生和韩美林的童话世界,深  深感到一种净化的愉快。
    我渴望进入这样一种美的艺术境界,把那里的一切,笨拙地摹画下来,献  给人民,献给人类。
    我生活,我写作,我寻找美并表现美,这就是我的目的。

六首诗都作于19806—8月间,有五首写到两个孩子”——“。《泡影》与《远和近》同写于6月,显示着某种关联:

    两个自由的水泡,
    从梦海深处升起……

    朦朦胧胧的银雾,
    在微风中散去。

    我像孩子一样,
    紧拉住渐渐模糊的你。

    徒劳地要把泡影
    带回现实的陆地。

,自由、梦海、银雾、模糊、泡影、现实、陆地这些词语和意象,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和近》。梦海深处、朦朦胧胧的银雾,点明了是一个童话般的梦幻世界。一当从梦海回到现实的陆地,自由的水泡就会变成泡影,而对此无能为力。梦想与现实尖锐对立、不可调和。这是孩子的世界,一个影影绰绰、渐远渐逝的世界。诗歌留驻了它。
  顾城提到,《一代人》《远和近》发表后,全国近百家报刊发表了评论文章,围绕这两首极短的笔记型小诗展开争论,前者获得了一些赞扬,后者受到了一些批评(《剪接的自传》)。艾青的《从朦胧诗谈起》也说到有关这首诗争论的情况,表示了自己的不解。诗人自己则这样解释:

    《远和近》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主观距离的  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的习惯性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这组对  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转引自朱先  树《实事求是地评价青年诗人的创作》)

他的很多文章谈到了,《剪接的自传》中说:世界上有一种引人幻想的东西,叫做是需要距离的;当人们真正走近它时,它就化成了’……”云即是幻想,可以远观,不能近看;近看则幻想会像雾一般消散。诗人13岁(1969年)离开北京时写过一首《我的幻想》: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新批评的细读严格回避作者的自我阐释,意图谬见说指责的正是许多批评家将诗与它产生的过程相混淆,迷信作者事后对创作动因、思想观念等的解释。现代阐释学也取消了作者阐释在各种阐释中的优先权。我们自然不是完全排斥作者的阐释,我们反对的是在文学批评中,认为作者的阐释是最有说服力、最准确的观点,甚至于以作者的阐释为前提去按图索骥。顾城上述的诗观、自我阐释,可以为细读的结论提供有力的佐证。
  前已讲到,细读主张将单个作品孤立看待。事实上,对诗人同一时期、同一类型或风格的作品尽可能多地了解,有助于我们对某一首诗的判断。当然,这种判断最终要落实到那一个作品上。由此,我们不妨拓宽一下视野:
  (1)关于。顾城同一组诗中有五首涉及,可以看作是爱情诗。恋爱的对象,这在《在夕光里》表达得很明确(诗略)。《雨行》中则写道:在缓缓飘动的夜里,/有两对双星,/似乎没有定轨,只是时远时近……”在这些诗中,都被描摹成天真、纯洁、顽皮的孩子形象,互相依偎,也互相慰藉。他们对现实保持着警觉和距离,执拗于内心的向往;也可说,正是由于他们执著于幻想的姿态,才在现实中显得异常醒目和刺目。如《感觉》: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爱情诗在今天不足为奇,但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里,表达个人的、完全是两个人世界的爱情诗,又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只沉浸在自我梦幻中的这种爱情诗,无异于异端。这层意义,则必须综合考虑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动机。
  (2)关于我觉得。它传达的是强烈的、不可忽视的自我的声音。这个自我相对于另一种非我的,即自我取消、自我毁灭的。它是全新的,打碎了迫使他异化的躯壳,在并没有多少花香的风中伸展着自己的躯体。他相信自己的伤疤,相信自己的大脑和神经,相信自己应作为自己的主人走来走去(《请听我们的声音》)。在和父亲的激烈争辩中,顾城说:

    我是用我的眼睛,人的眼睛来看,来观察。
    我所感觉的世界,在艺术的范畴内,要比物质的表象更真实。艺术的感   觉,不是皮尺,不是光谱分析仪,更不是带镁光的镜头。
    我不是在意识世界,而是在意识人,人类在世界上的存在和价值。
    只有自我的加入,自我对生命异化的抗争,对世界的改造,才能  产生艺术,产生浩瀚的流派,产生美的行星和银河……  (顾工《两代人——  从诗的不懂谈起》)

我觉得同时强调的是,只有在自我的意识中,世界才存在,才是真实的;诗人有义务维护这个自我的世界。这从反面印证了这一代诗人对现实世界(十年浩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