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实践任务,生长言语品质[1]
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梁昌辉
语文学习是儿童学语文、用语文、建构语文的过程,核心目标是指导儿童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解决生活问题和实现自我表达的需要。这种需要的实现既展现出相应的言语品质,也需要一定的言语品质来支撑。因此,把促进儿童言语品质的生长作为语文学科实施“生长性课程”的目标定位,既是语文课程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性质体现,更是实现语文学科育人、为人的价值需要。
一、在把握现代社会需要中定位语文教学取向
现代社会在对人才标准的要求中越来越多地突出交际、表达与合作(包括信息素养)能力。一个人言语品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在团队中、在社会中怎样发挥作用以及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
作为对人才需求和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积极响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习语文这门课程的目标就是能用、会用、善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水平、品位就是言语品质,而言语品质又是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和进行得如何的支持力量,言语品质与言语活动之间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类似螺旋递升的结构关系与表里关系。
儿童期是主体言语生命意识成长的关键期,言语生命意识蓬勃,言语创造力特别旺盛。指向言语品质生长的小学语文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儿童言语生命的天性、个性的了解、顺应、养护和成全,对儿童言语生命意识的唤醒、激发、淘洗和引领。
二、在把握规律中搭建言语品质生长台阶
结合王尚文教授等人的研究[1],根据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与要求,我们初步搭建了言语品质生长的四个台阶:规范—准确—得体—创造。说是台阶,其实也只是大体的轮廓认识和对阶段重点的安排,四者之间既不能截然分开,也并一定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
1.规范性。
规范性是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的基本要求。因为是母语学习,每一个儿童在进入学校之前就积累了一定的母语经验,这是基本学情。但前期的母语经验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可能造成其母语学习的不便,方言、家庭的言语习惯等等都可能与作为课程的规范母语不一致。比如江苏的苏南地区在让别人拿东西时会说:“你递一个我先。”“你拿一个先。”别的地方的人就可能听不明白。规范的表达应该是:“你先递一个给我。”“你先拿一个。”
同时,作为学校课程的语文,学习的重心在书面语言上,小学阶段是起点。在起步阶段就指导儿童学习规范的语文,学会规范地言语表达,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2.准确性。
准确性是从言语信息的角度来说的。一是言语实际传递的信息与事物实在的情形相符,这建立的是言与物(内容)之间的吻合关系;二是言语传递出来的信息与言语主体所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这建立的是言与意之间的吻合关系。在小学阶段,对言语品质准确性方面的要求,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述:想明白,说(写)清楚。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言语品质的基础性质量标准。
3.适切性。
适切性是从言语交际的角度来衡量的,包括言语的适体与适境。适切的第一方面是适体,即言语要遵循相应的的文体与语体规范。如,同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六上第三单元,散文《竹节人》读起来富有情趣,形象生动,而《宇宙生命之谜》是科学说明文,专业术语较多,多运用数据,按照提出问题-具体分析-得出结论的结构逐层推进,逻辑严密,这里既有文体的差异,也有语体的不同。适体而读,才能读出其中兴味;适体而写,方可表达得体。
适切的第二方面是适境,即适合交际语境。交际语境包含交际意图、对象、场合等要素,要求言语主体能根据具体的交际语境选择言语内容、形式与策略,以便更好地实现交际意图。统编版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注重言语的交际性。四下习作四“我的动物朋友”,要求在特定的情境中来介绍动物,是请人寻找它,喂养它还是收养它,情境不同,介绍的重点也就不一样的。同时,因为对象不同,介绍的口吻也会不同。统编语文教科书从一年级开始就注意了对言语品质适切性的培养。一上第二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用多大的声音”,意在引导儿童尝试和初步了解怎样根据不同语境来采用大小不同的说话声音。
4.创造性。
创造性指向的是儿童的言语个性,就是让儿童说儿童的话,让儿童说自己的话。在首届“冰心作文奖”作文比赛中,七岁的郦思哲以107字的短文《妈妈回来了》从五千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小学一等奖。评委们认为这篇文章“自然率真, 素面朝天,充满童趣, 非常清新”。如果这篇短文作出现在我们的作文本或者试卷上会怎么样呢?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类似“雪化了是春天”判零分的现象并不鲜见[2],因为依据标准答案,或者作文的评分标准,似乎就应该这么评判。在规范与创造之间,我们需要谦逊,保持一种审慎的平衡,不能因为过于强调所谓的规范而导致对正处于蓬勃期的儿童言语生命的扼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这种天性就是儿童言语生命的创造力。因此,培育儿童言语创造力,其本质就是对儿童言语生命的顺应与呵护,这应该成为我们指向言语品质教学的理性追求与教学自觉。
三、在言语实践中生长言语品质
提高学得语境下言语品质培养的有效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言语实践活动任务,让儿童积极参与其中,获得丰富的言语经验,进而主动建构,不断促进言语品质的生长。
1.在比较中敏锐言语。
比较是锐化语感的重要策略与学习活动。除了常用的“删”“换”等方法,我们还需要充分利用统编教科书本身提供的学习资源来进行比较学习活动。如六下“语文园地2”的“词句段运用”,提供了不同译者笔下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这是绝佳的增强言语敏锐度的实践任务,要引导细致比较,发现同一意思在不同译者的表达中语词的不同、重心的不同,读一读,还能感受到言语在音乐性上的差异。
还有一类文本也许对言语品质提升来说别具价值,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未定稿本”。他说:“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五下“语文园地2”的“词句段运用”提供了叶圣陶先生对一篇中学生作文的修改稿,殊为难得,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份“实物”,让学生静心“比对”,用批注、交流的方式进行言语表达的“考古”,感受修改前后一字一标点的细微“声响”与温度变化,可以勾连、对比自己的习作经验,还可以联系肖复兴的成长经历来感受锤炼言语品质的重要性(可以适机拓展阅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不断实践这样的比较性活动任务,学生才会对言语品质的“优劣”“巧拙”“雅俗”有越来越强的直觉力与领悟力。
2.在联结中明辨言语。
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格兰特·威金斯与教育评估专家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出,一个成熟的理解应该包括六个方面: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和自知[3]。
洞察的本质是透过言语现象走到文本深处,发现其背后的言语意图与思维。说话者的意图常常是藏而不露的,如寓言故事中,大量运用对话,揣摩说话意图,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寓意。狐狸真的是在称赞乌鸦唱歌好听吗?狐狸说葡萄是酸的是真的知道它是酸的吗?……在不断地追问中,隐藏的言语意图和心理就逐步显豁起来,寄托在故事中的道理就逐渐明晰起来。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就是一种追问的艺术。
学习论述类文本,重心不在于相信,而在于思考。从接受理论看,分清事实与观点,才能理解文章表达了什么观点,是怎样表达的;从提高思维能力的角度看,注意分辨事实与观点,抓住别人“隐藏”在议论中的观点,把它从事实中“拎”出来,才能学会思考、质疑,不盲信[4]。统编教科书编排了很多功能性的口语交际话题,如辩论、意见不同怎么办等,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把握对方陈述的事实与观点,使自己的辩驳有针对性,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来实现交际意图。
神入与自知的关键在变换立场,换位思考,或者移情体验,在多重视角下反思觉察。阅读《芦花鞋》,学生在角色代入中把自己当成青铜,深切感受到家庭穷困到何种程度,才能理解青铜为什么冒着一尺来厚的大雪走了那么长的路、等了那么长的时间甚至把脚上的鞋子也卖掉了赤脚走回去的种种举动,才会对贫穷下青铜的那份勤劳、执着、善良、朴实有一份比较深刻的领悟。联结生活,我们发现交际中的阻滞常常来自于“一己之见”的自说自话,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言语表达时多从对方立场思考问题,从对方角度提出建议,这样就能比较好地化解矛盾,达成共识[5]。
3.在运用中建构言语。
真实情境下的运用,是学生面对言语任务的主动学习,更利于调动言语经验,转化言语图式,进而从模仿走向言语的创造。
我们对传统语文学习内容进行活动优化,变单向被动的学习为指向言语品质提升的主动实践。统编教材是把讲故事作为重要的长程学习活动,贯穿二至五年级。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增加了年级间的互动,高一年级的学生为低一年级的学生讲故事,任务的真实性与新鲜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言语实践热情与创造力。同样,微信公众号上学生通过微视频的方式进行好书推荐、朗读“好声音”的展示等,都成为因为疫情居家学习的言语任务中别样的精彩。
借助陌生化策略,在反观性实践中提升言语品质。录制自己的言语实践过程,如朗读、讲故事、口语交际、戏剧表演等等,再观看回放,相信每一个试过的人都知道这种策略的激励性。这次疫情居家学习期间,笔者安排了以演讲的方式分享特殊假期的特别见闻与体验的实践活动,很多孩子看了不满意甚至不敢看自己的演讲,于是不止一次地修改文稿、反复练习、多次拍摄,才敢拿出来放在班级群里分享!
设计学习任务群,进行多样化的言语实践,让学生的言语品质获得多方面的生长。针对六下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可以设计系列化的学习任务群:任务1,收集、整理资料,绘制成长轴、纪念册等;任务2,采访师生,收集素材,创编并排演情景剧;任务3,师生赠言,互诉别情;任务4,选择诗词歌曲,进行歌咏排练;任务5,给老师、同学、母校或自己写信,表达感恩,提出建议或畅想未来;任务6,策划邀请,排演节目,举行毕业典礼活动。
言语品质的培育是语文教育哲学的命题,它表达的是语文教育的旨归,即母语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和能力的获取,也不仅仅是为了“应付生活”,而是以儿童的自我实现为目标的,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通过言语品质的提升来彰显生命、体悟人生、感受世界的过程。正如王开岭所说:“在一个孩子的精神发育和心灵成长中,语文扮演着保姆和导师的角色,它不仅教授语言和逻辑,还传递价值观和信仰,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其人格和心性的塑造,其内心浪漫和诗意的诞生……这些任务,一直是由一门叫“语文”的课来默默承担的。”[6]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品质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卞志娟.“郦思哲奇迹”的思考.[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7(3):34-35.
[3]【美】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 [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梁昌辉.论述类文章教学应关注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J].江苏教育,2017(65).
[5]梁昌辉.走向言语生命的"敞亮"——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1(11).
[6]王开岭.语文的使命[J].人民教育,2014(22).
[简评]
言语品质的高低,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的综合表征。指向言语品质生长的语文教学,以儿童言语生命的呵护与滋养为价值旨归,遵循儿童认知发展与言语生长两方面的基本规律,统合儿童、生活与语文三个维度,设计和实施多样化的言语实践任务,在真实的情境中,促进儿童积累言语经验,培养言语能力,锻造言语品质,实现语文学科育人的独当之任。
[备注]
该文章已发表于《江苏教育》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