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彩 颜色 2020-10-15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物理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九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已选用 资源内容:教学设计

§3.1《光的色彩  颜色》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亲历光的色散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

2.通过观察色光的混合和物体在不同色光照射下呈现的颜色,能解释生活中与光的色彩有关的现象。

3.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培养他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光的色散

难点:物体的颜色

【实验资源】

教师:三棱镜1只、强光手电筒、双色气球若干、大功率激光笔、色光混合演示仪、光的色散演示仪

学生:三棱镜1只、强光手电筒2只、白屏、彩色玻璃片4块、喷雾器1只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小游戏:击破内部红气球

(将双色气球内部的红色气球击破,外部的气球安然无恙)

自然界中有各种颜色的光点亮了我们身边五彩缤纷的世界和精彩的人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光现象,揭开物体的颜色之谜。

通过趣味实验引入,打破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光源

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发光的物体,概括得出光源定义,教师强调关键词——“本身发光”。

教师提问:桌子是光源吗?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如何验证?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的光源发出的光的颜色不同,太阳发出的白光是最单纯的吗?自然过渡到太阳光的研究。

第二部分:光的色散

活动一  人造彩虹

学生利用强光手电筒和三棱镜尝试制造彩虹。提醒学生使用强光手电时切勿照射眼睛。

教师介绍牛顿和光的色散现象。

教师演示光的色散实验,进一步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板书】光的色散

第三部分:色光的混合

活动二  获得单色光

从多种色光混合过渡到最简单的两种色光的混合,首先需要获得单色光。

【板书】色光的混合

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尝试找到红光、绿光和蓝光。学生实验,并选一组向全班同学展示其做法。

以红光为例,学生讨论红色玻璃片的作用并回答,教师用PPT辅助讲解。

归纳总结:红色玻璃只能透过______光;

          蓝色玻璃只能透过______光;

绿色玻璃只能透过______光。

教师追问无色透明体能透过哪些色光,学生让获得的各种单色光射向透明玻璃板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为解释“气球破了”做好铺垫。

教师介绍滤色镜,并现场展示添加滤色镜前后拍摄的学生照的不同。

得到单色光后,自然过渡到两种色光的混合。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红、绿、蓝中任意两种色光的混合情况。

活动三  观察色光混合的现象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要领,学生自主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填入课本相应空白处。

现象:红色光与绿色光等比例混合,能产生______

红色光与蓝色光等比例混合,能产生______

蓝色光与绿色光等比例混合,能产生______

将红、绿、蓝等比例混合,能产生______

由于光源、玻璃颜色、自然光等因素影响,学生实验结果往往不明显,教师利用色光混合演示仪演示色光的混合情况。

教师介绍光的三原色,并辅以视频解释彩色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第四部分:物体的颜色

活动四  观察彩色图片(鹦鹉)

问题1:没有光照在鹦鹉上时,你能看到它身上的颜色吗?为什么?

(强调看见物体必须有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

问题2:在自然光(太阳光、白光)条件下,我们能看到不发光鹦鹉,这是为什么?

(鹦鹉反射灯光)

问题3:你看到鹦鹉的嘴、翅膀、尾、身体分别是什么颜色?

问题4:为什么照在鹦鹉上各部分都是白光,而人的眼睛看到鹦鹉的身体各部分的颜色却各不相同? 以鹦鹉的嘴(红色)为例。

学生尝试回答。

(教师用手电筒照射红色物体,再用白纸承接,白纸上出现红色光斑)

学生得到启发后模仿实验并解释翅膀呈蓝色,身体呈白色的原因相对难度减小,由学生讨论后回答。

归纳得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板书】物体的颜色

第五部分:光具有能量

教师介绍光能以及在生活中的典型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并释疑。

问题1:透明气球为什么没爆炸?

问题2:为什么红色气球爆炸了?

学生讨论后回答。

问题3:怎么做才能让透明气球爆炸?

(学生实验)涂色后,透明气球爆炸。

学生讨论后实验成功,体现物理学科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光源,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归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充分体现sts教育理论。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关于光的科学的物理观念的形成,并通过对牛顿的简单介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

在色光的混合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光既然可以分,也就可合,也为今后学习光路的可逆埋下伏笔。通过身边的教室玻璃为什么选用白色、彩色电视机的光屏等再次提现和强化物理在生活中的妙用,即物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在处理物体的颜色这一环节要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如何简单化,鹦鹉的嘴、翅膀、尾、身体分别是什么颜色?先分析红色产生的原因,然后加以拓展至其它颜色,培养学生类比思想的学习方法。

前后呼应,利用所学知识、原理、方法来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同时改进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以“问题解决”代替“知识测验”。

进一步实验提升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

  

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教师引导总结学习物理的方法。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学会细心观察生活,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坚持以恒的精神,同学们就会发现物理的奇妙之处。)

课堂评价

实验评价

课后作业

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3.1 光的色彩  颜色

一、光的色散

二、色光的混合

三、物体的颜色

教后记

  • 阅读(182)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