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点评分析

析透本质、明确主线、捕捉生成、彰显智慧

发布日期:2016-08-10 23:34:50     来源:jiangwangjian

——评苏科版七年级下《证明(1)》

周建香(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本次课型研究听、评课内容为苏科版七年级下《证明(1)》。从课型分类视角,属于新授课型,课堂教学的设计、展开应尽可能围绕新授课的特征,彰显新授课的教学艺术,梳理新授课的教学要点,挖掘新授课的核心价值,开辟新授课的授课新视角。

一、教材研究:析透本质

分析教材,研究教材,析透其思想本质,方能理解教材,应用教材,开发教材,拓展教材,最终高于教材。

:教者的原本分析:“在学生经历了将近两学期的初中数学学习中,经历过观察、实验、操作、猜想、类比、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了一些图形的性质,一些数学结论,感受到了以上数学活动得到的结论基本都是正确的,积累了不少的直观判断经验。但仅仅凭借观察、实验、操作是不够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这就是这节课学习“证明”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再析:针对教者的分析可以看出,教材分析缺失,学生分析略浅,点面化分析较少。其实,学力基础远远不止初中二年积累,应追溯至孩子有动手、思维的自觉意识,至少也是进入校园生活起始。大量的生活实例,学习范例已经储存,只不过未曾给予“证明”的正式“命名”。而学情背后还有“案情”。案例本身就有着悠久历史,各种理论、实践的支撑不胜枚举。不妨举之例之,更有似曾相识之感,更有激发性、“诱惑力”。分析空洞。即使是分析学生,也需点面结合。将本课的使命融入本章节、本册书、整套教材,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立意深一点,课型明确些,设计精准些。

:所谓透即是对本课要表达的数学使命理解通透。为什么要在这个章节安排这节课?《证明(1)》意欲何为?想传达给学生什么信息?怎么传达?传达到什么层次?课上要达到什么预期效果?每个教学点该如何设置?有无细化目标?预设怎样?…通过层层的设疑,教者逐步理清教材的编排意图,吃透教材。通透理解的条件下,精彩适切的教学设计、实践才有可能合理展开、生成。

:这里的本有三个理解。一是案例这个“本”,二是学生这个“本”,三是教师这个“本”。

案例“本”:建议以本为本,挖掘拓展。学生“本”:以生为本,看清学生已有本事和要学本领,析出差异,弄清何处链接,以做到无缝对接。教师“本”:教师的本分是什么?是“教”。教师的本事是什么?是会教。教师教什么?是教本质。从“本”的层面看,教材不透,一课难成,一书难教。

:质有两解,一者,问题的本质,即本课的核心。还是得从教材入手,研教材,钻课标,获得一节课的核心任务,核心知识,核心主线,核心问题。二者,质量、效率。就本课而言,核心是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忆曾经的证明种种,看今朝的证明翩翩,为今后的证明、推理开萌、引路。

综上,教者对于12.2《证明(1)》的教材分析、研读有一定收获,但核心、本源性理解有所缺失,建议在教材研究、课标把握方面做一些总结、提升。毕竟,只有析透教材,明确意图,才能制定出鲜活的三维目标并落实于教学实践,切实把控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生为本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教学视点:明确主线

教者课堂实践表现的主题需更清晰,主线更明确,欲表达的思想、内涵力争透过课堂观察可发现。让原生课堂变得可测。

教者设计:

情景引入:在黑板上展示如图所示的两张弧形纸片

1)纸片AB哪个比较长?

2)你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你的判断是否正确?


 

 

 

观察思考:

活动1我们知道实验、观察、操作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线段a与线段b哪条比较长?说说你的做法。

a

b

 

 

活动2图(1)的长方形草坪中间有一笔直的小路,为了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现计划修改为图(2)中的弯曲小路,这两条小路的面积相等吗?说说你的理由。


 

活动3小明想研究代数式x2 2x2的值,于是他取了一些数值代入计算,得到了结论。

请你再取一些x的值代入代数式算一算,你能发现这个代数式的值有什么特征?并说说你的看法。

思考:本题中,你用什么方法去说明别人的观点不正确?你又是怎么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实验操作:

活动41)图①拼成8×8的正方形纸片,把它剪成4块,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直角梯形.



2)这4块纸片按图②的方法重新拼合,能恰好拼成长为13,宽为5的长方形吗?为什么?

 

 

活动5如图:(1)画∠AOB=90°,并画∠AOB的角平分线OC

(2)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OC的任意一点P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AOB的两边分别交于点EF,并比较PEPF的长度。

(3)把三角尺绕点P旋转,比较PEPF的长度。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你的结论一定成立吗?与同学交流。

 

 

排除上课的实际情况,这里的环节设置较完整,问题类型很全面,除了素材1(情境引入)外素材本身没有问题。那么,利用这些素材可以做什么?借助素材有什么意图?每个素材怎样最大化展现本课核心“证明的必要性”?这些素材之间有无一个显性或隐性的主线,随着课堂的展开,主线逐渐清晰,学生的学就紧紧围绕这个主线,朝着中心“证明必要性”一路感受、体验、回顾、展望?注意切不可将本课理解或诠释成“技巧课”、“规律课”。

对于《证明(1)》,全课围绕的教学主线应是各种途径展现、体会证明的必要性。本课实质上不是证明的全新开始,早在七年级的各章节中都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证明”,本课的安排是给予揭示证明的时机,回顾教材、所学可见一斑。所以体会、感受证明,领悟其现实存在,承认其必要性是本课的中心主线,应将其细化并贯彻于课堂教学实践。

教者可设计连环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感受、接纳“证明”这一新鲜事物。并预期学生能拾起这一新的武器武装自己的知识架构,改善解题策略,丰富数学思维,学会“以理服人”,“以证导学”。扩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视野,增加“见识”,学会“分析”,提升数学素养。

建议教者设计活动以:“初步感受→进一步感受→对比感受→提炼感受→应用感受”为主线,沟通给学生的是一种情结,一种视角。即用“证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学会“辩证”,既不盲从,也不全盘否定,用“证明”为自己开辟观察世界的新“视维”。

三、课堂实践:捕捉生成

生成是一节数学课最宝贵的意外财富。本课的主要生成点在活动345。活动3:不可能所有同学都是一致性的发现了结论“值总是正数”、“值不小于1”。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直接扼杀了同学的个性化发现,小组内的结论往往都是盲从于个别平时有影响力的同学,其余“金光闪闪”的宝贵生成被简单“格式化”,被野蛮的“统一”。课上其实还有特别多的同学没有发现,也有部分同学有“惊人的发现”,诸如“得出的 代数式值总不小于代入的x的值”等。

活动4:能不能拼的问题其实很好判断,教者的教学顺序不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不应该是先操作拼图、验证结论,之后再忽然发现计算很简单就能验证。其实,对于七年级的孩子而言,这本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问题。最要不得的就是问题还没解决,就先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这个是很难解决的,很高大上的。这种“教学恐吓”会切断学生的思维链条,被逼无奈走教师预期设定的解决路线。实质上,学生应该先独立思考是否可行?先发现的方法应是面积验证,而不是拼图验证,因为问题表述中已经给出了一张“是非图”。随着计算说理的浮出水面,拼图操作验证才有必要“眼见为实”。最终两种方式比较,感受其不同的证明风格,从“数”和“形”两个角度理解、探究,加深学生对证明的认识,深化概念。

活动5:教材提供素材的本意是什么?一定要按照素材本身,将几个问题都抛给学生吗?其实,活动5是活动1234的生命力的延续。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对计算说理、逻辑推理的感知渐深,活动5就是考察学生的证明思维是否已经建立。至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具体怎样证明都不是活动5的核心。活动5的核心是“意识的激发,思维的引领”。所以,活动中应关注学生是否有“意识思维”的生成,及时捕捉、定格,将证明的意义引向深处,为后续证明的学习搭台。

四、教学把控:彰显智慧

适当的教学控制是有必要的。但把控的目的是防止偏离课堂中心,或节外生枝。岂不知,很多节外生枝都可以被教师引导为精彩生成,既展现数学魅力,又彰显教学智慧。不要害怕同学的意见多,很难统一,讲不清楚,导致课堂节奏变慢,预设内容无法完成等。

如活动3。为了能尽快完成活动,教师采取的是封闭管理。分组讨论就是封闭。数学并不是组内讨论就可以将个性全部显现,最终综合回答。相反的,组内只会存有一种强势学生的答案做主流,这无疑是把控过度。好的学生资源被埋没,好的生成资源被浪费。学生的智慧无法展示,教师的智慧更无法传递。

课堂上有出乎意料的情形并不可怕,将教学事故变教学故事,畅谈“算理”,力推“证明”。用应对教学意外的智慧疏导引流,变僵局为智慧场、生成源,提升学力更提升教品。

五、几点反思

反思1

就课堂观察看,全课教师、学生的行为表现平淡、无味,顺利、无奇。但就本课教材的安排而言,本课应属于“小鲜肉”型新鲜大餐,既有已经消化、吸收的前部大量“事实”做铺垫,又有棘手难解的新问题需探究,学生的思维应是活跃的,学生的情绪应是高涨的,学生的表现应是多样的,学生的意外应是不可避免的。那是什么扼杀了这些该有的“意外”、“生成”、“精彩”、“真实”?

1、学生被提前“告知”

学生被提前“告知”往往导致课堂反映平淡,教学贯彻“顺利”无碍,学生“猎奇”心理缺失。很多情况下,教师一些不严密的说辞,一些教学前置的行为会给学生新课的学习带来困扰。

如果在这一节12.2《证明(1)》之前,教师就曾经给予过数学证明的种种说明,那么,这一节新授课就变得没有新意可言。这节新课就如同鸡肋,无味且无奈。

2、教师的学情“失判”

教者对学情的失判会导致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一节新授课。学生的基础究竟为何?认知有何障碍?能力有何不足?已学与要学之间究竟关键点在哪里?

就如同小学生学习26个英文字母,大量的拼音事实和学力基础已经建立,只是多一层含义,高一层理解。如何将英文字母教出新意?现在的问题是证明其实由来已久,教科书上证据不菲。如何既承认我们已经涉猎了大量的证明,方法从数和形两个角度都有,又要将证明当成一节新课来上?其实数学学习都是需要一定认知基础的,本课也不例外。完全可以由知识生长性视角展开教学,在回顾中感受,在新例子中感知,在新问题中感悟。

3、教学的死板“桎梏”

由于课堂教学是鲜活的,任何想用自己预设走完全课的流程式课堂教学实践终究是死板、桎梏的。

拘泥于课前预设,即使学情有所改变仍然旧路重走的实例也不少。哪怕是带领学生兜圈,也要绕回预设,这样的教学太过机械化。教师教学过程不可避免会有预设外产物。如活动2:其实平移法求面积不再是七年级新有能力,早在小学已经普遍掌握。本课而言,对学生的学情足够了解很关键。活动想表达的仍然是“算着证明”和“说理证明”都是实用的证明方法。对于学生的种种回答,教师应顺势利导,为课所用,也不一定要人人动手操作,灵活处理这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应用,才是解决之道。

反思2

就课型研究看,新授课的“新”字怎样尽可能的展现,给人感觉不再老腔老调,新意缺失?如何打造生意盎然的智慧课堂?

1、“动”之以“情”

引入学生的活动,载体是创设情境。其实数学情境的创设不需要额外加个设计背景,就可以从最简单的一些数学知识入手,数学的味道更浓,实用价值更高。

2、“晓”之以“礼”

课堂教学尽可能设置学生的活动。以活动为导引,在活动中总结、提炼、提升。在活动中通晓数学原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礼貌”(数学的解决问题)。

3、“辩”之以“法”

新知需要检测、反馈,辨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各种形式问题的设定,辨析学习成果的习得率,而辨析检测需要方法。新课的方法习得很关键。

4、“用”之以“道”

新授课总是要将新课所学的方法加以应用。应用的目的又是什么?是“道”,“悟道”。教师教的就是“道”,一节课上要做到道法自然,方能为学生传道。

六、结束语

纵观本课的设计、实践,笔者仍觉得一课一中心的重要性。可能有不少老师会将本课的中心理解偏。就证明这一课,中心无疑是证明的必要性。但是具体落实到每个活动中,教材想表达的意图是什么?每个活动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笔者观点是:感受计算证明、操作证明、推理证明的必要性之外,还有一些深意:

1、证明可以为我们提供严谨的说理途径;

2、可以用证明进行严谨的说理;

3、证明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学习证明?)

教材是一本永远读不尽的书,每多读一次,就多一层收获,析透教材,明确主线是数学课的认知前提。捕捉生成,灵动教学是学生学力、能力生长的必须营养。只有与时俱进,不停钻研,才能不断提升教师水平,打造智慧课堂,彰显师生共有智慧。

 

201678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