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文章推荐

良好教育:意蕴与追寻 贡和法

发布日期:2016-03-14 08:10:37     来源:gonghefa
 

良好教育:意蕴与追寻

贡和法

20097月,英国教育战略学家巴伯(M.Barber)提出了一个“良好教育WE”的模式:WE=EK+T+L),其中, K代表“知识”,T代表“思维方式”,L代表“领导才能”(包括领导自己和他人),E代表“道德品质”。

这一模式揭示了良好教育的意蕴,启发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并追寻实施良好教育的路径与策略。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成长”必须有正确的目标,方向不正确,教育绝不可能是优质的。

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有言:“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当下,是到了我们去追寻基础教育的本质和价值的时候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在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奠基,其根本的价值是育人。

曾几何时,知识本位、应试教育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缝隙;学科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表层化现象;师生虽争分夺秒的获取知识,却出现了“成绩有效背后的兴趣缺失,教学有效背后的教育缺失”的教育困境。过度的知识教学导致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受阻。

面对困境,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坚守教育良知,坚定信念信心,寻求教学对策,拓展教育境界:教育,必须遵循生命本身的逻辑和教育教学深刻的内在合理性;让教育回归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原点。教育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从价值取向而言,“核心素养”应是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因此,基础教育应给予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一是思想素质,它是学生做人的基础;二是思维素质,它是学生做事的基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那么,“世事洞明”的学问功底(智商)与“人情练达”的人格修炼(情商)的融合,正是我们所要追寻的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的一种形象概括。

教育转型首先要夯实学生的思想基础。基础教育必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我国,内涵着“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准则,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夯实学生的思想基础,就是要突出强调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培育,更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塑造,也就是为学生奠定着做人的基础。通过“蕴含、融合、渗透”等路径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能够落小、落细、落实。

教育转型还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根本的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核心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21世纪公民必备的素养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2003年又增加了“学会改变”,将这些基本素养视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五大支柱。基于此,核心素养体系下的新课程教学要实现“四基”“四力”的任务,即通过教学给予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能力”。 教学不能止于知识,而要进入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告诉”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学习热情、“引领”处事方法、态度、价值观以及综合能力。一旦将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学生主体性的激发,“智慧火把”的点燃,那么知识的积极建构、意义的自主找寻将成为现实。

实施以“学力提升与人格陶冶”为导向的良好教育,是我们重构的未来教育图景。我们既要心向往之,更要为此进行探索与实践。

(此文是为以教育理论刊物写的卷首语)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